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  《老子》五章 低下头,你才能看见我 老子哲学中,我觉得根源性的那句话应该是: “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 美德在低处,流水向低处,要把一个人的生命落到实处,实处也即低处。 老子告诉我们, “ 素 ” 是生命的原色。绚烂来自 “ 素 ” ,最终还是要回到 “ 素 ” 。 “ 素 ” 和 “ 朴 ” 一起,成为人生这首大诗的诗眼,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这双眼睛蒙了尘,人生就会黯淡无光。 “ 素 ” 是无杂色, “ 朴 ” 是无机心。一个人的内心,既无杂色,也无机心,他就是一个 “ 朴素 ” 的人,反过来也对,一个 “ 素朴 ” 的人。所谓 “ 天道 ” ,就在 “ 素朴 ” 二字中得到体现。 地位高的人,心可以放得很低,他也是一个 “ 素朴 ” 的人。心放得很低,生命的境界就得到扩展,他的那颗心,就会成为老子所说的 “ 谿 ”或者“谷”。“虚怀若谷”,就是这个意思。心像谷一样空无,一样宽绰,就能容得下东西。人的心要是成为一个“谷”,他就有了包容。有了包容,他就不会认为只有自己过的生活才叫生活,别人的都是瞎扯。他就不会盛气凌人,也不会虚张声势。他会活得本分,也活得踏实,活得像一个正常的人。 知识卡片 1 . 作家作品 (1) 老子 ( 约前 580— 前 500)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楚国苦县 ( 今河南鹿邑东 ) 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吏,晚年辞官隐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受益颇多。 老子第一个提出把 “ 道 ” 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 “ 道 ” 是世界万物的根本。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命题。 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 “ 无为而无不为 ” ,回到 “ 小国寡民 ” 的时代。老子的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2)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①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 ② 《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如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就展示了他的辩证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道 ” 。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的思想,即 “ 道 ” 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 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 , 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③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 “ 无为 ” ,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 (3) 《道德经》的影响 ① 《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 2000 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学派成为与儒家学派并列的思想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支柱之一。 ② 《道德经》短短五千余字,其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③ 近代以来,《道德经》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更是掀起 “ 老子热 ”“ 大道热 ” 以应对 21 世纪的新挑战。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称赞 “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 。《道德经》已经成为美国研究中国的必修课,美国学者感叹道: “ 老子的智能是人类的智能。 ” 2 . 背景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变革过渡的时期。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阶级矛盾突出尖锐,贵族集团内部争斗激烈,诸侯间攻战不休,社会动荡不已的年代。老子前半生遭遇坎坷,后来又失去了小小的官职,从统治阶级下层人物沦为庶民。这种经历和命运,不仅是老子后半生长期隐居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形成老子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原因。 老子提倡以 “ 无为 ” 之道治国,要求统治者无事、无欲、好静,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为,让百姓复归 “ 朴 ”“ 静 ” ,像婴孩一般无知无欲。与此相联系,老子反对战争。他说: “ 夫兵者,不祥之器。 ” 还反对提倡 “ 仁义 ” 和 “ 礼 ” ,在他看来, “ 仁义 ” 并不是人的天性中本来具有的东西,而 “ 礼 ” 则完全是外在的虚文,足以助人作伪。和 “ 无为 ” 思想相适应,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也强调柔弱、谦下、自足、不争,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全身远害。 3 . 文化常识 (1) 道家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崇尚自然,其思想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争斗。 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 “ 道德家 ” 。《汉书 · 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 “ 道 ” 的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政治上主张 “ 无为而治 ” , “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伦理上主张 “ 绝仁弃义 ” ,以为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等人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无为 “ 无为 ” ,是道家最基本的思想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老子的 “ 无为 ” 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 “ 无为 ” 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 “ 无为而无不为 ” ,意思是说: “ 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 ” 显然 “ 无为 ” 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 无不为 ” 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无为的本质就是 “ 无为而无不为 ” 。 老子的 “ 无为 ” 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数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 易误读字 2 . 通假字 自主学习 ji à o xi à n ɡò u y ú ch é n ɡ sh ì “见”通“现”,显露,表现 3 . 一词多义 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言说,说出 风尚 取道 途径,方法 名称、称呼 命名 名声,名望 有名的,著名的 弃绝 横渡 达到极点 隔绝的 依从 等,辈 隶属 通“嘱”,嘱托 撰写,缀辑 通“现”,显露,表现 看见 谒见,求见 被 会见,会面 接见 只是,表轻微转折 又,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并且,而且,表递进 如果,假如,表假设 通“尔”,你,你的 表修饰 接着,表承接 4 . 古今异义 不是永恒不变 抛弃学问 灾祸 5 .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使 …… 香甜、漂亮、安适、习惯 名词作动词,叫出 形容词作名词,微妙的地方 形容词作动词,看重,重视 6 .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道可道,非常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倒装句 天下莫柔弱于水 ( 介词结构后置句 ) 莫之能胜 ( 宾语前置句 ) 7 . 熟语集释 绝圣弃智: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这也要想那也要想的念头。 见素抱朴: “ 见 ” 通 “ 现 ” ,呈现,推出; “ 素 ” 是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 “ 朴 ” 是没有加工的原木。 “ 见素抱朴 ” 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 以柔克刚:用温和的方法、手段制伏强硬的对手。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东西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小国寡民:指国家小,人民少。 鸡犬相闻:鸡犬的叫声彼此都能听见。形容住得很近。 老死不相往来:形容彼此从不联系,从不交往。 8 . 名句集锦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3)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4)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5)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文本研读 【主旨归纳】 节选的《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 “ 道 ”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 自然 ” 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治理国家应该 “ 无为而治 ” ,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 “ 相安无事 ” 的自然状态。这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的 “ 圣人 ”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道法自然的 “ 圣人 ” 。道家的 “ 圣人 ” 有着世俗的超越性,他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 “ 虚静 ”“ 不争 ” 为理想的生活,鄙弃名教,摒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 ( 甚至包括伦常道德 ) 。 要点解析 老子认为 “ 圣人 ” 应 “ 处无为无事,行不言之教 ” ,即圣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应顺应自然实行教化,不强发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他还说: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同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不出户 ”“ 不窥牖 ”“ 其出弥远 ”“ 其知弥少 ” 的圣人,都是为了达到 “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这个终极目标。他以为圣人无须作为,只须守真归璞,依循着自然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 “ 圣人 ” 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 1. 《老子》第一章前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结合第一章中的其他内容,谈谈你对 “ 道 ” 的理解。 思路提示: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已成为老子的代表名句。老子的思想也以此作为出发点,因此他的 “ 道 ” 的含义也非常广泛。可以说出的道理,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了,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 “ 道 ” 又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的事物又都遵循着 “ 道 ” 的规律。不管多么玄妙的道理,从 “ 道 ” 上来讲,其本质是一样的。老子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文本探究 2. 你是怎样看待老子 “ 小国寡民 ” 的理想社会的? 思路提示: 在老子看来, “ 小国寡民 ” 的社会是经过长期的 “ 无为之事 ” 和 “ 不言之教 ” 使人类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的社会,是国家已经衰亡了的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德治社会。在我们今天看来,老子实际上是主张回到远古的时代去,并停滞在那个阶段不再向前发展;这虽然是因为他对所在的那个尔虞我诈、 “ 率兽食人 ” 的时代深恶痛绝,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第二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这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 2.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第七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拘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3.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第八章 ) 赏读: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 “ 道 ” 。 “ 处众人之所恶 ” 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 4.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 第十五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 “ 心静自然凉 ” ,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 “ 清 ” 。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5.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第十六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 “ 致虚 ” 和 “ 守静 ” 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总需要采取比较实际的措施。 “ 致虚 ” 和 “ 守静 ” 是比较实际的建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可以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 6.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 第二十二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夸耀,反能见功;不夸耀,反能长久。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 “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即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 7.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第二十四章 ) 赏读: 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规律。 “ 企者不立 ” ,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 “ 企者不立 ” 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8.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第二十九章 ) 赏读: 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骄纵。读完《老子》后,再返回来观察社会和身边的生活,我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 9.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 第三十一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战场,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 “ 兵革 ” 是一样的,属于 “ 不祥之器 ” ,是要谨慎对待的。 10.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第四十一章 ) 赏读: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 “ 道 ” 幽隐而没有名称。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大概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 “ 数量 ” 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 “ 小 ” 超脱到 “ 大 ” 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11.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第四十四章 ) 赏读: 您爱不爱 “ 名 ” ?您好不好 “ 财 ” ?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 12.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 第四十七章 ) 赏读: 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这种解释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但若不拘泥于习惯的话,我们似乎感到其中也透着鲜活的气息。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某个东西,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越来越专业,但他的兴趣和知识也就越来越集中,那么他所关注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了。 13.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 第五十六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 “ 与世沉浮 ” 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 “ 和光同尘 ” 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14.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第五十七章 ) 赏读: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 “ 奇招 ” 来解决,但正大光明做事的时候,要保持一种正常的状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 “ 企者不立 ” 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1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第六十四章 ) 赏读: 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他的学生李斯也说,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16.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第七十四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同样这也是老子阐述治国之道的话。将大道理变成小道理, “ 死 ” 是人人畏惧的,是人生存的底线,是绝境中必须面对的。一旦天天面对这个绝境,便不复畏惧,死不再是人们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也不要轻视别人的底线,否则您的自大将使您自己毁灭。 17.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 第七十九章 ) 赏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这是讨论解决怨恨的办法。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存相始终的一个话题。只要是人心理上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