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
作者:闻一多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
年
7
月
11
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
月
15
日,云南大学召开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他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
《
民主周刊
》
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作者简介:
本名家骅,湖北省浠水县人。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3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
红烛
》
,闪耀的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
死水
》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1946
年遭暗杀,遗著由朱自清先生编成
《
闻一多全集
》
四卷。
预习检测:
1
.读准音:
卑
劣
捶
打
赋
予
诬蔑
挑拨离
间 蛮横
2
.辨清形(组词):
诬( ) 蔑( ) 跨( ) 陪( )
侮( ) 篾( ) 垮( ) 赔( )
3
.弄懂义:
所以他们制造
恐怖
,其实是他们自己在
恐怖
啊!
你们杀死一个
李公朴
,会有千万个
李公朴
站起来!
整体感知:
1
.作者就什么事情做讲演?你们读了文章后有何感受?
2
.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最卑劣”“最无耻”的呢?
3
.闻一多先生对不同的听众表现出了怎样不同的感情、态度?
4
.那么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5
.“‘黎明’必然来临,但不会在等待中来临,‘我们’该去迎接黎明
!”
那我们该怎样去迎接黎明呢?
6
.从闻一多先生激烈的言辞中,你感受到了讲演者怎样的形象?
7
.谈谈这篇讲演的结构。
敌人:卑劣 无耻
人民:光荣 骄傲
敌人:虚弱 必败
人民:强大 必胜
敌人:终将毁灭
人民:发扬传统
表达鲜明观点
揭示本质规律
鼓舞人民斗志
爱憎强烈
观点鲜明
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民
对敌人
赞扬 激励
鞭挞 揭露
为了加强作者演讲的语气,作者在行文上运用了哪些方法?
1
.
句式
2
.
人称多变
3
.
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4
.
修辞
感叹句
反问句
设问句
句式
情绪激昂,断兵相接
语气凌厉,怒不可遏
语气凌厉,怒不可遏
人称多变
我们
你、你们
他们
表现了讲演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你们、我们相间
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褒义
贬义
光荣、宝贵、骄傲、光明
无耻、卑劣、卑鄙、疯狂、挑拨离间
修辞:
(
1
)对比
(
2
)排比
(
3
)反复
加强语气
增强效果
本文写作小结:
褒贬色彩的词语形成强烈对比,表达讲演者的强烈的爱憎。
人称代词不断变换,有利于配合讲演者表达思想感情。
句式的灵活运用,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
反复、排比、对比的运用,更增加了表达的效果。
讲演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结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要求:
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加字、减字、改字,句读分明,不重复,不读破句;
突出重音,掌握节奏,读得流畅;
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
1.
我的“
3.15”
2.
召唤雷锋精神
3.
趣味运动会动员讲演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