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何
必
曰
利
俗话说:“
人为财死
,
鸟为食亡
。”
《
史记
》
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利
”和“
义
”呢?
孔子
曾经说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
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梁惠王
:即战国时魏惠王
魏罃yīng
,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
安邑
(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
大梁
(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
梁
,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
惠
”是其死后的谥号。
原文
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不辞长途辛苦(您不以千里为远)而来,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
这是当时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也是当时诸侯对孟子的期待。面对梁惠王的期待,孟子将如何应对呢?
原文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
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假如大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大夫说:‘用什么使我的封地获利呢?’士和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上层下层互相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但如果以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没有一个有仁心却会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会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
“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找出文段中孟子表达的中心论点
1
、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
、通过反面分析
“
利
”的坏处
国危矣
举例论证:
不夺不魇
3
、通过正面阐述“
义
”的好处:
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4
、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
义先于利
。
举例论证
仁不遗其亲
义不后其君
正反对比论证
王何必曰利
“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
。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
古人云:
“
衣食足,则知荣辱
”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
“
知足
”
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抢劫、凶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
“
毒瘤
”
。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欲望吞噬。
思考:
①
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
孔子
: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
: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
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孟子
: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
孔子
: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宋牼将之楚
原文
2
: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说,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译文:
宋牼将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了他,问道:“先生将要去什么地方?”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将去谒见楚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如果楚王不高兴,我将去见谒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楚王、秦王两人人当中,我将有投合的。”孟子说:“我不敢问详细的情况,希望听听您做这件事的大致意向,先生将怎样去游说他们?”宋牼说:“我将向他们说明两国交兵是不利的。”
原文:
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 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 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 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 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 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 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
原文: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译文:
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 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 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 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要去谈听‘利’呢?”
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得出结论“
王何必曰利
”的?
明确:
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
反面:
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正面:
用仁义来打动人
反面:人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正面:用仁义来打动人
正反对比论证
结论:
何必曰利
“
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
。你又如何理解?
点拨:
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
“
利
”
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人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
鸡鸣而起
原文
3
: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译文:
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要想了解舜和跖地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差别。”
作者在第
3
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
对比
,表现了“
为利
”与“
为善
”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孟子的义利观
孔子
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
·
里仁
》
)
孟子
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孟子
·
梁惠王
》
)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
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
荀子
·
荣辱
》
)
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
首先
,孟子积极
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
,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其次
,孟子认为,
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
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
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
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
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纵观
《
孟子
》
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
以民为本,以利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
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表达了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也使我们学到了,一味的追逐个人财利而且不择手段的人,是可鄙的。我们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并
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不幸、悲哀的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