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
红楼梦
》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
初步了解
《
红楼梦
》
和曹雪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疏通字词,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
文学常识
(
1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
1715
年
5
月
28
日
—
约
1763
年
2
月
12
日)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
《
红楼梦
》
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清代小说家。
二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
2
)背景介绍
现在看得到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作为背景的。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衬托下充分的得到表现。如果说
《
红楼梦
》
表现了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
《
红楼梦
》
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我们今天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
1
)字音
(
2
)词义
旁
骛
( )
寥溆
( )( )
撮
弄
( )
发
怔
( )
岔
气
( )
筵
席
( )
调停
:
撮弄
:
岔气
:
促狭
:
2.
生难字词
wù
liáo
xù
cuō
zhèng
chà
yán
劝说双方停止纠纷。
1
、摆布;捉弄。
2
、教唆;煽动。
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多由于用力过猛或急剧转身时肌肉或神经受损伤而引起。
喜好捉弄人。
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
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节
);
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
2--4
节):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明确: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
2
、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明确: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明确
: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
3
、 这场笑剧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小,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明确:
(
1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
2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
3
)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
4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
5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
6
)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探春
史湘云
林黛玉
贾宝玉
贾母
惜春
明确
: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2
、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文小结
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位来自农村的善良纯朴的,言谈风趣,饱有见识,并有趋炎附势,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刘的姥姥的形象。
拓展延伸
作者想通过刘姥姥这位形象,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明确
:
这一普通的农村穷老婆子形象衬托了一些像宝玉、凤姐、妙玉等大人物。她对于升华小说主题,拓展其思想内涵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
——
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