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预习
详解
练习
拓展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唐 杜牧
资料宝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轼
资料宝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
字词乐园
惠
崇
蒌
蒿
豚
魂
词 语
huì
惠泽
惠顾
拼 音
词 语
chóng
崇高
崇敬
拼 音
词 语
lóu
蒌蒿
拼 音
词 语
hāo
蒌蒿
蒿草
拼 音
词 语
tún
河豚
鸡豚
拼 音
词 语
hún
灵魂
鬼魂
拼 音
预习
检查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你能试着把古诗读通顺、读出节奏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
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了解《惠崇春江晓景》的写作背景吗?
《惠崇春江
晓
景》是苏轼为惠崇和尚的画所作的题画诗。
惠崇
是
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
晓
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课文解析
[注释]
1.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
春天河豚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
,
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
《
惠崇春江晓景
》
[
诗意
]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课文解析
[注释]
1.
清明: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
2.
纷纷:细雨不停地下着。
3.
欲:将要。
4.
断魂:指心情有些茫然惆怅。
5.
遥指:指向远方。
《清明》
[
诗意
]
清明时节,细雨不停地下着,路上的行人心情有些茫然惆怅。想找人问问哪儿有酒家,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看到的
:
想到的
:
竹林 桃花 春江
鸭子 芦蒿 芦芽
结构梳理
河豚欲上
《
惠崇春江晓景
》
前两句:描写天气特征
后两句:抒情寄托希望
结构梳理
《清明》
主题概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
惠崇春江晓景
》
《清明》
写法点拨
点明早春时光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植物旺盛的生命力
春天动物的活动
写法点拨
点明时间天气情况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
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多么生动有趣
的画面!
诗人的感情世界
拓展提升
心灵感悟
《惠崇春江晓景》作者依据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色,竹、桃花、 蒌蒿、芦芽,一派早春欣欣向荣景象。但诗人并不局限于画面的意境,而是写出视觉之外所感觉到的春的气息,从鸭子在水上嬉戏感知春江水暖,又联想到暖流中“河豚欲上”,把画写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心灵感悟
《清明》这首诗通过写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随堂练习
1.《惠崇春江晓景》
这是一首
( )
诗,诗的作者是
(
)
。
2.《清明》
这首诗描写了
( )
时节的景象,
抒发了( )
。
题画
苏轼
清明
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