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形图判断》优秀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1.4《地形图判断》优秀ppt课件》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形图的判读 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 你会量身高吗? 确定起点、终点 垂直距离 记录数值 地面高度(图 1.27 ) 读图:甲乙两地海拔及他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米? 海拔(高程或绝对高度):高出 海平面 的 垂直距离 。 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 垂直距离 。 地图上都是用 海拔 来表示地面某点的高度 等高线及其绘制 单位:米 等高线: 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1 、等高线 定义: 特点 1 、闭合曲线 2 、同线等高 3 、同图等距 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缓坡 陡坡 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 、等高线 定义: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 1 、闭合曲线 2 、同线等高 3 、同图等距 4 、密陡疏缓 等深线 标注深度 —— 海底的深浅 疏密状况 —— 海底坡度大小 水体中深度相等各点的连线。 2 、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顶 山 脊 山 脊 山 谷 鞍部 2 、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 实例 山顶 鞍部 陡崖 陡崖 山顶 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 闭合曲线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凸出(线) 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线) 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注意等高线的特点 2 、山地 山顶 陡崖 中高周低 向低凸 向高凸 中间部分 山脊 山谷 鞍部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分层设色地形图 ——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绘制而成的。 读图分析 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何不同? 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着色规律 陆地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由绿色系过渡到黄色系。 绿色越深,海拔越低,黄色越深海拔越高。海洋蓝色越深,海底越深。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 :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思考: 根据下面所描述的地形形态,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地形: 1. 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2.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_______________ ; 3. 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称为 _______ 。 丘陵 高原 盆地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 :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 超过 500 米 低于 200 米 超过 500 米 低于 500 米 不一定 起伏程度 中间平坦,边缘陡峭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中 间 低 ,四 周高 等高线特征 边缘密, 中间疏, 数值高 稀疏, 数值低 密,数值高,内高外低 与山地相似,数值较低 封闭曲线,内低外高 为了 更直观 地表示地面上 沿某一方 向地形的起伏状况,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读等高线地形图解决问题 从 B 和 C 处上山到 A 点,哪里更容易?为什么? 位于山脊线上的是哪个点? 做一做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凸出是山脊,向高凸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随歌谣学地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