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
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
你会量身高吗?
确定起点、终点
垂直距离
记录数值
地面高度(图
1.27
)
读图:甲乙两地海拔及他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米?
海拔(高程或绝对高度):高出
海平面
的
垂直距离
。
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的
垂直距离
。
地图上都是用
海拔
来表示地面某点的高度
等高线及其绘制
单位:米
等高线:
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1
、等高线
定义:
特点
1
、闭合曲线
2
、同线等高
3
、同图等距
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缓坡
陡坡
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
、等高线
定义: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
1
、闭合曲线
2
、同线等高
3
、同图等距
4
、密陡疏缓
等深线
标注深度
——
海底的深浅
疏密状况
——
海底坡度大小
水体中深度相等各点的连线。
2
、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顶
山
脊
山
脊
山
谷
鞍部
2
、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
实例
山顶
鞍部
陡崖
陡崖
山顶
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
闭合曲线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凸出(线)
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线)
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注意等高线的特点
2
、山地
山顶
陡崖
中高周低
向低凸
向高凸
中间部分
山脊
山谷
鞍部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分层设色地形图
——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绘制而成的。
读图分析
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何不同?
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着色规律
陆地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由绿色系过渡到黄色系。
绿色越深,海拔越低,黄色越深海拔越高。海洋蓝色越深,海底越深。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
: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思考:
根据下面所描述的地形形态,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地形:
1.
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2.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_______________
;
3.
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称为
_______
。
丘陵
高原
盆地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
: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
超过
500
米
低于
200
米
超过
500
米
低于
500
米
不一定
起伏程度
中间平坦,边缘陡峭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中
间
低
,四
周高
等高线特征
边缘密,
中间疏,
数值高
稀疏,
数值低
密,数值高,内高外低
与山地相似,数值较低
封闭曲线,内低外高
为了
更直观
地表示地面上
沿某一方
向地形的起伏状况,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读等高线地形图解决问题
从
B
和
C
处上山到
A
点,哪里更容易?为什么?
位于山脊线上的是哪个点?
做一做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凸出是山脊,向高凸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随歌谣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