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中考物理考点研究-机械运动【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版中考物理考点研究-机械运动【人教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章 机械运动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考点梳理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差与错误 误差 错误 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俩种方法 运动的快慢 速度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测量平 均 速度 实验原理 测量工具 实验步骤 长度 的 单位: 基本单位: _ _____ 符号: _ ___ . 常用单位有 千米( _ ___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μm )、纳米( nm )等 单位换算: 1 km= _____ m 1dm= ___ m ; 1 cm= _____ m ; 1 mm= _____ m 1μm= ______ m ; 1nm = _______ m 常考长度举例: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0.75 ___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 为 18 ____ ,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 13 cm, 教室每层楼高 约为 ___m, 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 0.8 m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19 cm,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 m 米 m  km 10 3 0.1 10 -2 10 -3 10 -6 10 -9 m cm 3  长度 的测量 常用测量 工具: ______ 、三角尺、卷尺;精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使用刻度尺做到 6 会 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做到6会 1. 会认:正确认识刻度尺的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__ 2. 会选:所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 ______ ,且要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3. 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的边缘保持平行,不能 ______ 4.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______ ,不得斜视 5. 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 会记:长度测量必须包括准确值 ______ 、及 ______ . 测量结果要由 ______ 和 ______ 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歪斜  垂直 估读值  单位 单位 数字 时间的测量: 基本单位: ______ , 符号是 __ . 常用单位有 小时( ___ ),分钟( min )等 单位换算:1 h= ______ min,1min= _____ s 常用测量工具:现代生活中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运动场和实验室 用停表 来测量时间;还有更精确的计时仪器:铯原子钟 秒 s h 60 60 时间的测量: 停表的读数:( 1 )停表读数时,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 2 )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 3 )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 0 ;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已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 30 s ; ( 4 ) 常考时间举例 ( 4 )停表的读数应等于 读出的分钟数与秒数之和 . 如图所示的停表读数 为 _______ s 常 考时间举例: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 50 s ;正常人心跳的频率约为 70 次 /min ;中学生百米测试成绩约为 15 s 205.5 误差 特点: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特点:可以避免 错误 避免方法: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 把物体 _____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 被研究物体本身不能作为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物体运动快 慢的两种方法 a. 相同 _____ 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 运动得 _____ b. 物体 运动相同 _____ 时,比较它们所花时间,所 花时间 _____ 的物体运动得快,结论一般 也不一样 . 位置 时间 快 路程 短 速度 定义:在物理学中 ,把 ______ 与 ______ 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 v = ______ v 表示 _____ , 单位是 _____ s 表示 _____ , 单位是 ____ t 表示 _____ ,单位 _____ 变形公式:求路程: s = ____ ,求时间 : t = ____ . 物理意义: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 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秒钟人通过的路程为1.1米 路程 时间 速度 m/s 路程 m 时间 s vt 速度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 基本单位是 ______ ___ ,符号是 ____ 或 m·s- 1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 也常用 _________ ,符号是 km/h 或 km·h- 1 单位换算: 1 m/s = ____ km/h 常考的物体速度:人正常步行的速度 约为 ____ m/s , 15 ℃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为 ____ m/s ,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5 m/s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10 8 m/s 米每秒 m/s 千米每小时 1.1 340 直线运动 匀速 直线 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 直线且 ____ 速度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 图像 一般有两种 ,一 种 为 v-t 图像,如图 甲; 另 一种为 s-t 图像,如图乙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动 _________ 平均速度 不变 不相等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研究, 可以用 来 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实验 原理: ________ 测量工具:刻度尺和停表 . 实验步骤:用刻度尺测出物体 运动的 _____ , 用停表测出物体 运动的 _____ , 利用公式 ____ 求得物体的平均速度 路程 时间 测量平 均 速度 图说物理 (RJ八上P17图1.2-3)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1. (2016 郴州 7 题改编 )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 ” 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 ________ 为参照物,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小强是 _____( 选填 “ 静止 ” 或 “ 运动 ”) 的. 另一列车 静止 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 2. (2016 海南 3 题改编 ) 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中,当所选的参照物 为 ____ __ 时 ,我们说顾客“静止”;当所选的参照物为 _____ 时,我们说顾客“运动”. (RJ八上P18图1.2-5) 地面 扶梯 (RJ 八上 P18 图 1.2 - 5) 命题点:运动状态的判断、惯性的理解、机械能的转化 3. (2016 黔东南州 3 题改编 ) 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的情景,在加油的过程中,“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 _____ 的 ,受油机的动能 ____ ,重力势能 ______ ,机械能 ______ ;“受油机”加油完毕后,其惯性 ______( 后四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静止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例 1   (2016 河南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 ______cm. 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________________ . 12.02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重难点突破 刻度尺的读数 (10 年 8 考 ) 一 例 2 (2016福州)图中圆的直径是____cm. 1.54  方法指导 1. 从零刻度处 开始: (1) 分度值: 1 mm (2) 终端刻度: 47 mm (3) 估读值: 0.1 m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4) 读数:终端刻度+估读值= 47 mm + 0.1 mm = 47.1 mm = 4.71 cm 2. 从非零刻度处开始: (1)分度值:1 mm (2)始端刻度:20 mm (3)终端刻度:39 mm (4)估读值:0.1 mm (5)读数:终端刻度-始端刻度+估读值=39 mm-20 mm+0.1 mm=19.1 mm=1.91 cm 例 3 (2016梧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  ) A. 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C. 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 D. 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B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0 年 4 考 ) 二 例 4 (2016兰州)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___(选填“西”或“东”)行驶. 船   东 方法指导 (1)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所需的参照物 ①物体是静止的,则选取相对于物体位置没有变化的为参照物; ②物体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只要是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其中之一与研究的物体不同就符合条件. 注: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取地面为参照物,同一物体,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 5   (2016 钦州 ) 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 9 km/h 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 2.25 km 道路所用的时间为 _____h ,洒水车 1 s 内行驶的路程是 ___m.   0.25 2.5  速度公式 v = s/t 的相关计算 ( 必考 ) 三 例 6   (2016 北京 ) 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 AB 和 BC 所用时间均为 0.1 s .水滴由 A 位置下落到 C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_____cm ,则这个过 程中 水 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__m/s. 该水滴下落过程 是 ________(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 运动. 20.0   1   变速直线 例 7   (2016 兰州 ) 如图是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 s - t 图像,由图像可知,前 5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是 ____ m ,在 5 s ~ 15 s 内物体的运动的速度是 ____m/s.   0 0.4  例 8 已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1)由图甲可知甲小车处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由图乙可知,乙小车的运动速度___(选填“>”、“=”或“<”)丙小车运动的速度,丙小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_ m/s. (3)甲小车在0~2 s内行驶的路程是__ m,0~8 s内甲、丙小车相距____m 匀速直线运动 >   1 8 24 注意事项:在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的同一时间段或同一段路程,不能张冠李戴; ②计算时应根据题目要求统一; ③ m/s和km/h之间的换算关系:1 m/s=3.6 km/h. ④如果同一个题目中有多个时间、速度、路程,则计算时要加角标用于区分. s-t、v-t 图像的理解 s - t 图像 v - t 图像 纵坐标表示路程 , 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速度 , 横坐标表示时间 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 ① s 随着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②在 t 0 时刻 , s 1 < s 2 ; ③ 斜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 v 甲 、 v 乙 都保持不变 , 且 v 甲 > v 乙 , 甲、乙两物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 随着 t 的增大 , v 甲 、 v 乙 保持不变; ② 在 t 0 时刻 , v 甲 > v 乙 ; ③ 甲、乙两物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命题 点: 1. 实验原理: (_______) 2. 实验测量器材及作用 ( 小车、斜面、金属片、停表、刻度尺 ) ① 斜面 ( 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 ) ② 金属片 ( 确保小车终点始终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计时 ) ③ 停表 (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便于控制时间 ) ④ 刻度尺 ( 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 实验突破 v=s/t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 近 10 年未考 ) 实验一 3. 刻度尺与停表的使用 和读数 4. 在放置斜面时,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 ( 倾角太大会使小车滑行太快,不宜测量时间 ) 5. 小车运动形式的判断 (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 ) 6. 物体运动距离的确定 ( 在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时,要“头对头”或“尾对尾”测量,记录时间也要 如此 ) 7. 小车从斜面顶端 ( 不计摩擦 ) 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机械能及其转化 ( 重力势能 ______ ,动能 _____ ,机械能 ______)    8. 速度的相关计算 ( 求速度、求时间、求路程 ) 减小 增大 不变 9. 小车在各阶段的速度大小的判断 10. 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 ( 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是变速直线运动 ) 11. 增大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12.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 运动的 实验结论: 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例  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______. (3)小车从斜面 A 点滑到 C 点,在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_____能增大. (4)若实验中测得 t AB =1.6 s, t AC =2.5 s,则 AC 段的平均速度 v AC =______m/s, AB、BC、A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AB 、v BC 、v AC ,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 v=s/t 停表 动 0.32 v BC 、v AC 、v AB 补充设问 (1) 实验中所用的斜面的坡度要 ________( 选填“缓一些”或“陡一些” ) ,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 若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下滑过程相对于金属片是 ________ 的.  (3) 若实验过程中,小车过了 C 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的速度会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 . ( 4) 实验中要测量小车 B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某同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 BC 段的平均速度.该同学的做法是 ________(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 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缓一些 便于测量时间   运动 偏小 不合理   小车运动到 B 点的速度不为0 (5) 如果想要增大小车的平均速度,可采取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 . (6) 某同学计算 A 至 C 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 v AC = 方法 二: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 ) .   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方法一 (7) 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车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第一次实验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   由 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质量 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 . 实验次数 小车质量/g 运动距离/m 运动时间/s 1 100 1.000 0.8 2 150 1.000 0.8 3 200 1.000 0.8 4 250 1.000 0.8 ) 1.25 无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