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六2.1《水污染及其成因》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地理选修六2.1《水污染及其成因》ppt课件》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 章 环境污染 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1 . 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 , 结合实际 , 理解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2 . 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形成原因。 3 . 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 二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 . 环境的自净能力 : 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 消纳 、 同化 能力 , 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 2 . 天然水体的净化作用类型及机理 (1) 物理 净化机理 : 混合 、 稀释 、 挥发 、 扩散 、 沉淀 等。 (2) 化学净化机理 : 氧化还原 、 酸碱反应 、 分解 、 凝聚 等。 (3) 生物 净化机理 : 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 同化 、 氧化 、 分解 等。 3 .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 : 河流 水 > 湖泊 水 > 地下 水。 4 . 水污染 :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 , 如果污染物 大量 排入天然水体 , 并超过其 自净能力 , 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 理化性质 , 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 , 造成 水质恶化 、 水体利用价值降低 甚至丧失的现象。 一 二 图表导读 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 教材图 2.2)   本图在河道剖面上 , 说明河流自净作用发生的位置以及净化的机理。位置不同 , 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 : 一 二 二、水体污染 现象 2 . 水体 富营养化 一 二 3 . 海洋石油污 图表导读 富营养化过程对湖泊的影响 ( 教材图 2.6) 本图以示意图的形式描述了水体 ( 湖泊 ) 富营养化导致湖泊变为沼泽的过程。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 , 富集的植物营养会使藻类大量滋生 , 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 引起鱼类的死亡。死亡后的藻类又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应者。因此 , 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 , 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 , 湖泊演变成沼泽。因此 , 沼泽的形成是一种自然现象 , 但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这一演变过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 水体自净能力与水污染的关系 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 ; 二是取决于水的流速或水体的更新速度。一般来说 , 水体自净能力的大小排列是河流水 > 湖泊水 > 地下水。一般而言 , 在水体污染强度相同的条件下 , 自净能力强的水体因其自净速度快 , 相对来说容易使水体变得清洁 ; 而自净能力差的水体 , 污染物常只与局部水体混合 , 稀释慢 , 污染后自净较难。海洋的面积大 , 流速也快 , 对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强得多 , 相对来说不易造成水体污染。 河水不停地流动 , 若干天就可更新 ,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 , 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 , 污染物被氧化快 , 自净能力较强。湖泊水流动性小 , 更新周期长 , 以年或月计。在地下土层中或岩石空隙里渗流的地下水 , 自净能力更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 1 】 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 A. 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 , 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少 , 污染物稀释快 C. 湖泊水流动性小 , 水中溶解氧多 , 污染物被氧化快 D. 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解析 : 由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可知 , 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为河流水 > 湖泊水 > 地下水 , 据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 D 特别提醒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有的经过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过程被消纳或同化 , 但进入水体的重金属如不迁移出去 , 会长期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水体中 , 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日本水俣病事件就是甲基汞在食物链中的富集造成的。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 水体污染的类型、危害及其防治 1 . 水体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根据污染物的差异 , 可以把水体污染分成不同类型 , 具体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 . 水污染的 防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 2 】 (2014· 福建高考 )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 , 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 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 :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第 (1) 题 , 河流污染的变化特点要分段表述。水污染形成的原因与降雨量有关 , 降雨导致地表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 , 影响了河流污染的程度。第 (2) 题 , 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 首先是宣传教育 ,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 ;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 再次要加强管理 , 禁止污染物的无序排放 , 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 也可以采用引水冲污的方法净化河水 。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答案 : (1) 污染总体呈 “W” 形变化 ( 先减轻后加重 ,3 日污染最严重 , 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 。 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 ; 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 ; 河流流量小 , 河水自净能力差。 (2) 加强宣传教育 , 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 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 ; 引水冲污 , 增强河水自净能力。 ( 答三点即可 )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拓展 延伸 影响赤潮形成的因素 易形成赤潮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 气候条件 : 气温越高 , 越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 ② 环境条件 : 环境污染 , 如化肥大量施用 , 灌溉冲刷出的废水中含有营养物质 ( 氮、磷 ), 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营养盐类 , 这些废水通过江河汇入大海 , 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③ 生物条件 : 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 ④ 水域条件 : 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 , 一方面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 , 自净能力差 ; 另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 , 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 1 2 3 4 5 6 7-9 10 1 下列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理解 , 正确的是 (    ) A. 水体的自净能力就是水体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 , 人类的破坏力越大 , 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 由于水体具有自净能力 , 因此不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C. 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 当人类向水体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 , 水体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发生水污染现象 D. 水体具有自净能力 , 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数量时 , 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解析 : 水体具有自净能力 , 且有一定的限度。当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 , 便会产生水污染现象。 答案 : D 1 2 3 4 5 6 7-9 10 2 下列水体类型中 , 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    ) A. 河流水 B. 淡水湖泊水 C. 地下水 D. 咸水湖泊水 解析 : 河流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 对污染物能起到很好的稀释作用 , 自净能力也强。 答案 : A 1 2 3 4 5 6 7-9 10 3 下列情况不易发生水污染的是 (    ) A. 只有狭小出口的海湾 , 很少有径流注入 B. 光照强 , 水温高 , 水面上空气流稳定 C. 周边地区传统工业发达 D. 流速较快的河流 解析 : 只有狭小出口的海湾相对比较封闭 , 受海流的影响小 , 不利于污水扩散 , 加上很少有径流注入 , 更使得水体易发生污染。光照强 , 水温高 , 水面上空气流稳定 , 使得水体的流动性较小 , 也不利于水体的自净。传统工业一般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较大 , 当然也易造成水体污染。河流流速越快 , 自净能力也就越强。 答案 : D 1 2 3 4 5 6 7-9 10 4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是 (    ) A. 氮、磷等营养元素 B. 汞、镉等金属元素 C. 油类污染物质 D. 工业冷却水 解析 :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是氮、磷等。 答案 : A 1 2 3 4 5 6 7-9 10 5 关于湖泊沼泽化的形成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 A. 湖泊沼泽化都是由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 B. 湖泊沼泽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C. 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沼泽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 它是一种人为现象 D. 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 , 但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演变过程 解析 : 湖泊沼泽化主要是人类向水体中 排放 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引起 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的 , 但是假如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原因也会造成湖泊的沼泽化。 答案 : D 1 2 3 4 5 6 7-9 10 6 海洋石油污染中 , 危害最严重的是 (    ) A. 近海石油开采造成的石油泄漏 B. 石油加工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流失 C. 工业含油废水的大量排放 D. 偶发的油轮泄漏事故 解析 :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有很多 , 如石油开采、石油加工、海上石油运输等都可能造成石油污染 , 其中偶发的油轮泄漏事故会造成海洋或附近海岸环境的严重破坏 , 危害最为严重。 答案 : D 1 2 3 4 5 6 7-9 10 经过综合整治 , 曾被济南市民称为 “ 小黑河 ” 的小清河又碧波重现 , 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完美回归。据此完成第 7~9 题。 7 该市排入小清河的污水来源是 (    ) A. 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B. 上游来水 C. 海水倒灌 D. 地下泉水 8 过去该市的河水黑臭 , 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 , 你认为要解决居民用水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 (    ) A. 大量抽取地下水 B. 海水淡化 C. 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 , 关闭所有化工厂 D. 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的河段 1 2 3 4 5 6 7-9 10 9 引水补源 , 对小清河水质改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 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 A. 增强了河水的自净 能力 B . 对污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C. 将污水带到了河流 下游 D . 加速了水中重金属的富集 解析 : 第 7 题 , 水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 , 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第 8 题 , 解决河水黑臭问题必须要从污水源头控制 , 而 A 项做法过于被动 , 只治标不治本 ;B 、 C 两项做法成本太高 , 目前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和关闭所有化工厂都不现实。第 9 题 , 引水补源一方面对污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 另一方面将污水带到了河流下游 , 同时增强了河水的自净能力 , 但无法加速水中重金属的富集 , 且富集会造成更大的环境问题。 答案 : 7.A   8.D   9.D 1 2 3 4 5 6 7-9 10 10 (2013· 课标全国文综 Ⅱ ) 阅 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题 。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 , 泉水受到污染 , 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1 2 3 4 5 6 7-9 10 解析 : 危害主要从对人体健康和农业的影响两方面分析。太湖平原人口、城市集中 , 水质下降会危害人体健康 ; 用受污染的泉水灌溉农田 , 会降低农产品质量。原因主要从地下水的循环速度、人工干预的难度和区域联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 : 危害 : 泉水 ( 地下水 ) 是重要的饮用水源 , 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 ; 引用泉水 ( 地下水 ) 灌溉 , 会污染土壤 , 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 污染物超标 ) 。 原因 : 泉水 ( 地下水 ) 更新速度慢 , 自然净化周期长 ; 深埋地下 , 人工净化困难 ; 涉及地区广 , 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