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gf.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件》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件》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件 PPT 第二课时 9 桃花源记 课件 PPT 课时目标 1.疏通文意,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课件 PPT 情境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理解了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了文意,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文解析精研细读 按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课文分为三部 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课文解析精研细读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课文解析精研细读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 俨 然,有良田 、 美池 、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课文解析精研细读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课文解析精研细读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  课文解析拓展延伸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课堂小结 课件 PPT 结构图示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 怡然自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课件 PPT 主题概括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课件 PPT 课时训练答案 1. 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2. 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3. 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4. 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5. 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6. 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