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李煜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李煜
,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
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
《
南唐二主词
》
。
写作背景
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
《
相见欢
》
写的就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
《
相见欢
》
为词牌名。
写作背景
疏通大意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
,
理也理不清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词句赏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无言”不愿说,无人说,说了也无人理解,说又何用。
“月如钩”残月象征着亲人的离散。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者
”
和“被锁者”非“梧桐”和“清秋”,而是词人自己。这几句词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被幽囚,亡国之后失去自由的寂寞愁苦之情。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这几句词以丝缕比喻离愁,以丝谐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思的纷繁和难以解开,表达了诗人愁肠百结、缠绵悱恻的愁乱心绪,现在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处理。
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运用不饰雕琢的白描手法,没有明说离愁的滋味,却表达出“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的沉痛和辛酸之情,尤为感人。现用来形容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理清思路
词的上片主要通过写词人的眼中之景,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 的环境气氛,表现出词人幽囚生活的寂寞和愁苦。
词的下片词人直抒胸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对愁的深刻体验。
主题探究
本首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心头无法解脱的愁苦之情。
开拓延伸
说出你所积累的写愁的古诗词名句,看谁说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
《
虞美人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李白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
《
声声慢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
武陵春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
《
秋浦歌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
《
丑奴儿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李清照
《
一剪梅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
《
一剪梅
》
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贺铸
《
青玉案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晏殊
《
蝶恋花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范仲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
李煜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柳咏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