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历程
模 块 一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十七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02
第
2
关 对接高考
03
第
3
关 精练高考
栏
目
导
航
01
第
1
关 梳理考点
1
.
历史背景
(1)
基本框架:大战后期的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
______________
。
(2)
对峙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
____________
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3)
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01
第
1
关 梳理考点
雅尔塔体制
国家利益
2
.
冷战的表现
(1)
序幕:
1946
年
3
月,丘吉尔发表
“
________
”
演说。
(2)
措施
铁幕
项目
美国
苏联
政治
“
______________
”
,成为冷战开始的标志
苏联等九国成立
“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经济
推行
______________
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
比较辨析
]
正确区别雅尔塔体制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
轻识巧记
]
两极世界的形成可归纳为
“
一、二、三
”
一个核心:
“
冷战
”
。
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斗争形式以
“
冷战
”
为主,
“
热战
”
为辅。
三个领域: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和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军事上,北约和华约。
3
.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
国家分裂:
1949
年德国分裂,
1948
年朝鲜分裂。
(2)
局部
“
热战
”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962
年爆发
________________
。
4
.
影响
(1)
消极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2)
积极
①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古巴导弹危机
[
易错提醒
]
正确认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美苏对峙的重要体现,只是美苏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交战而已,因此,这两次战争对于亚洲而言是
“
热战
”
,对于美苏而言是
“
冷战
”
。
[
思维导图
]
“
冷战
”
下的国际关系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2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3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
.
1949
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一分为二。
5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答题术语
]
《
杜鲁门回忆录
》
:
“
(1947
年
)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
.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
.
“
冷战
”
政策正式开始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02
第
2
关 对接高考
考向预测:两极格局的形成
C
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战时同盟破裂,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
“
冷战
”
开始的标志,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55
年华约的建立,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力图称霸世界的表现,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冷战
”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角度的非军事对抗。它深刻影响了战后的国际关系,因此近
5
年全国卷对此考点多有考查,主要涉及到美苏争夺和马歇尔计划等,对此部分内容,在高三备考时应该着重把握两极格局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1
.
相同点
(1)
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2)
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
杜鲁门主义
”
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2
.
不同点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提出
针对
“
希腊、土耳其危机
”
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
内容
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经济援助计划
形式
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
影响
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苏全面
”
冷战
”
的开始
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史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
“
冷战
”
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
摘编自赵菊玲
《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
主题:冷战的影响
史料二
二战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裂
史料三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
10
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
……
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
摘编自时殷弘
《
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
(1)
依据史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
“
冷战
”
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
冷战
”
起源的原因。
提示:
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
“
冷战
”
。原因:
“
冷战
”
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
(2)
史料二图片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美苏对抗,导致德国分裂及国际局势的动荡。
(3)
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
冷战
”
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提示:
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
(
核威胁的影响
)
;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
(1)
史料一论述了美国学派关于
“
冷战
”
起源的观点,认为
“
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
是
“
冷战
”
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美国是遏制苏联野心的正义者。
(2)
史料二地图反映了战后德国及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3)
史料三信息
“
持续
10
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
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
”
可以看出美苏争霸是一个紧张与缓和交替的过程,与当时的世界形势存在很大关系。
1
.
积极影响:
(1)
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2)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
.
消极影响:
(1)
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
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
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
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
.
(2017
·
全国卷
Ⅰ
·
34)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该漫画表明
(
)
A
.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
.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
.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03
第
3
关 精练高考
D
解析:
D
对:漫画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A
错:这幅漫画出自苏联时期而不是苏俄时期。
B
错: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不能反映出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的寓意所在。
C
错: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
2
.
(2016
·
全国乙卷
·
35)
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A
解析:
马歇尔计划
“
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
,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
C
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
D
项错误。
3
.
(2016
·
全国甲卷
·
35)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D
解析: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
“
赴非洲等地巡演
”
不符,故
A
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
“
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
不符,故
B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
“
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
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
D
项正确。
1
.
(2017
·
北京卷
·
22)
下图取材于
1949
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
“
他终于上道了
”
。图中
①
处应填写
(
)
A
.罗斯福新政
B
.
“
铁幕
”
演说
C
.马歇尔计划
D
.欧洲煤钢联营
C
解析:
C
对: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
1947
年提出的援助欧洲的计划,目的是通过援助使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符合
“
1949
年
”“
欧洲
”“
自立
”“
美国纳税人
”
等信息。
A
错:罗斯福新政与图片中的
“
欧洲
”“
自立
”
没有关系。
B
错:
“
铁幕
”
演说发表于
1946
年,当时冷战还没有开始,美国还没有采取冷战措施。
D
错: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于
1952
年,不符合题干时间。
2
.
(2016
·
天津卷
·
8)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
“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
)
A
.威尔逊时期
B
.罗斯福时期
C
.杜鲁门时期
D
.肯尼迪时期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意图是美国将领导世界,威尔逊时期是一战期间,当时美国没有达到金融、工业、贸易领域主导世界的地位,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没有苏联发展迅速,不具备实现材料意图的条件和实力,故
B
项错误;杜鲁门时期是二战后,美国各方面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企图称霸世界,与材料意图符合,故
C
项正确;肯尼迪时期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处于政治、经济实力逐渐下滑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多极化趋势出现,不利于实现材料意图,故
D
项错误。
3
.
(2015
·
四川卷
·
12)
下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
A
.冷战格局的扩展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美苏的直接对抗
D
.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A
解析:
题干中的
20
世纪
50
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显示的朝鲜战争的情况,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的扩展,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经济复苏的经济措施,与朝鲜战争无关,故
B
项错误;在朝鲜战争中苏联并没有直接参战,故
C
项错误;朝鲜战争与联合国势力的扩张之间没有联系,故
D
项错误。
考点强化练
(
十三
)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