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四 首
在我国古代
,
每一时代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为诗歌;宋代为词;元朝为曲;明清为小说。而其中宋词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
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
——
婉约派
和
豪放派
,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婉约派
是我国词坛上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有:
李清照、秦观、柳永
等。
豪放派
与婉约派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题材到风格都大不同。其代表人物为
苏轼、辛弃疾
等
.
词
,又称
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
词牌
。比如
《
沁园春
》
、
《
虞美人
》
、
《
水调歌头
》
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
如
《
沁园春
·
雪
》
“
沁园春
”
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一首词称为一阕;
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
上下阕
。
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范仲淹
范仲淹,
字希文
。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
范仲淹
解题:
宋仁宗康定元年
,
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
“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
阳
雁
去无留意。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
嶂
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
一杯
家万里,
燕然未
勒
归无计。
羌
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
塞下
”
点明了地点,
“
秋来
”
点明了时间,
“
异
”
字
统领全词
。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
拟人手法
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
边声连角起
”
表明战事紧,
“
孤城闭
”
暗示敌强我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借酒浇愁
数字对比写思乡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承上启下,进一层
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
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
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
怎样理解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
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
的心情。
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
“
塞下
”
,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
归无计
羌管悠
-
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