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
、要有可燃物;
2
、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情景引入
实验目标
1
.认识燃烧条件;
2
.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
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现象
: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
沾水的不能燃烧
。
结论
:
燃烧需要可燃物
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实验来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思考:
实验探究
1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
2
:
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
:
乒乓球立即燃烧,
滤纸碎片也能燃烧。
结论:
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
实验探究
2
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铜片中部,观察现象
。
思考
:
利用桌上的物品来验证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结论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现象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
实验探究
2
3.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要有氧气。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探究
3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氧 气
可燃物
温度达到
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问题与交流:
1
、探究一中实验
2
,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
2
、如果把实验室
4
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着火点低 )
燃烧的条件
1.
需要可燃物
2.
与氧气充分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
隔离可燃物
2.
隔绝氧气
3.
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缺一不可)
课堂小结
1
.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
“
防火隔离带
”
的目的在于( )
A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
.隔离空气
C
.隔离可燃物
D
.开辟运水的道路
C
练一练
2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A
练一练
3.
为什么魔术中的普通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
45%
的酒精
(其中
55%
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练一练
4. “
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水中燃烧?
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
为什么在伸入大试管后燃烧了?
在水中能燃烧吗?
80℃
大试管
80℃
着火点约
40℃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