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ppt课件(3)
加入VIP免费下载

u.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阿里山纪行》ppt课件(3)》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阿里山纪行》ppt课件(3)》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象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唉。 高山长青,涧水长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常围着青山转唉。 高 山 青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新桥中学语文组 作者及背景: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 1997 年 7 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风 靡 山 岚 堪 称 谛 听 咣 当 镶嵌 鱼 鳖 静 谧 参 天 雄 踞 一 泓 幢 顶 无可 匹 敌 红 桧 mǐ lán kān dì guāng xiāng qiàn biē mì cān jù hóng chuáng pǐ guì 读准字音: 阿里山全景 阿里山日出 1 阿里山日出 2 阿里山晨光 阿里山晨曦 阿里山铁路 1 阿里山铁路 2 阿里山云海 云海中的阿里山 1 云海中的阿里山 2 云海中的阿里山松 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风景 樱花 1 樱花 2 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 、画出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 2 、课文描写了阿里山哪些景物,分别 用四字短语概括。 思考、讨论问题: 1 、开头一段写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有何作用? 2 、作者进阿里山时有何独特的感受? 3 、 “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 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话?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它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 不固定观察点和立足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复习回顾: 1 、课文一开头就引用大陆人和台湾人各自喜欢的对方的歌。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结构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阿里山见到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有不少景色,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就是说不出来,然 “ 情 ” 在不言中。这份 “ 情 ” 寓于文中,表现在课文的语言上,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体会课文 的语言美。 1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2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3 、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要点 1 : 1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1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要点 2 : 2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2 、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要点 3 : 3 、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3 、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将课文与下发材料 《 阿里山风光 》 比较,说说它们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较阅读: 要求:分组讨论,形成书面文字,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作业: 1 、多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 、完成 《 同步语文 》 有关内容。 3 、预习 《 美丽的西双版纳 》 ,写好预习卡片。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