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g.ppt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件 PPT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 PPT 情境导入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这篇课文就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 《 时间的脚印 》 ,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课件 PPT 课时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件 PPT 作者档案 陶世龙, 1929 年 4 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9 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 《 揭开大地的秘密 》《 地球的画像 》 和 《 时间的脚印 》 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课件 PPT 文题解说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课件 PPT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 《 时间的脚印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 时间的脚印 》 一书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文章,如 《 名山不在高 》《 雨花石的来历 》《 奇绝话黄山 》《 济南为什么泉水多 》《 湖泊 —— 地上的明珠 》《 桂林山水为什么特别秀丽 》 等。 课件 PPT 生难字词 踪( zōng )迹 腐蚀 (sh í ) 砂砾( l ì ) 山麓 (l ù ) 粗糙 (c ā o) 帷( w é i )幕 海枯 (k ū ) 石烂 渗( sh è n )入 掸( d ǎ n )去 浑 (h ú n) 浊 沟壑 (h è ) 沉淀( di à n ) 边缘( yu á n ) 覆( f ù )盖 犀( x ī )牛 消逝( sh ì ) 钟鼎 (d ǐ ng) 文 课件 PPT 生难字词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浑浊: ( 水、空气等 ) 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粗糙: ( 质料 ) 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裂开缝隙 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本文是一篇 事理 说明文,其主要任务是 介绍岩石记录时间 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结合文中的过渡段,梳理本文的结构。 (一)( 1—5 )由生活时间谈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 —— 山野里的岩石是一种记录时间的方式 (二)( 6—22 )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 23—30 )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四)( 31—32 )学会认识大自然的记录,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 本文开头引用高士其 《 时间伯伯 》 起什么作用? 用高士其的诗照应标题,引出下文,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何记录下时间,为文章重点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起引子的作用。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 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第 5 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3. 对岩石造成破坏的东西有哪些? A. 气候现象从各方面对岩石造成破坏。 B.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能腐蚀岩石的一部分物质。 C.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D.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会对岩石造成破坏。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4. “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5. 为什么说岩石保存了很多的历史痕迹? 从岩石的质地来看: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 从岩石的颜色看:它也常常说明着地球气候的变化。 从“化石”可以看出古代生物的状况、生存年代及地球上的气候的变化和地壳的活动。 从石头上痕迹,也可以说明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6. 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7. 下面对本文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B. 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 C.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 ABC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你对岩石的了解,以 《 海枯石烂 》 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抒发你的情感。 结构图示 岩石有“烂”时 岩石生成啦 时间的脚印 风吹 水带→旅行→ 沉积 → 重压 → 胶结 岩石很精彩 岩石有秘密 课件 PPT 主题概括 本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 造福人类。 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课堂小结 1. 请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腐 蚀 ( ) 砂 l ì ( ) 山 l ù ( ) w é i ( )幕 掸 ( )去 沟 h è ( ) 沉 淀 ( ) x ī ( )牛 2. 阅读第 20 自然段,说说下面句中画线的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据计算 , 大约 3000 - 10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随堂测试 参考答案: 1. Shí 砾 麓 帷 dǎn 壑 diàn 犀 2. 不能删。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太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随堂测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