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一语文必修一2.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语文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高一语文必修一2.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语文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  中国现代诗二首 ( 二 )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 有一次 , 戴望舒邂逅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大学生施绛年 , 戴望舒深深地爱上了她。施绛年长得非常漂亮 , 可是 , 戴望舒的长相并不好看 , 跟施绛年的美丽容颜根本不能相比。于是他每天都写一封充满激情的情书给施绛年。于是就有了雨巷深处的丁香姑娘。 ◆ 走近作者 ◆ (1) “ 雨巷诗人 ” —— 戴望舒 戴望舒 (1905—1950) ,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9 年 , 第一本诗集 《 我的记忆 》 出版 , 其中 《 雨 巷 》 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 他因此被称为 “ 雨巷诗人 ” 。 1936 年 , 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 《 新诗 》 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 《 大公报 》 文艺副刊,发起出版 《 耕耘 》 杂志。 1941 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写下了 《 狱中题壁 》《 我用残损的手掌 》《 心愿 》《 等待 》 等诗篇。新中国成立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2) “ 汉园三杰 ” 之一 —— 卞之琳 卞之琳 (1910—2000) , 诗人、学者。曾师 从徐志摩 , 深受赏识,因为这段经历 , 卞之琳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 “ 新 月派 ” 的代表诗人。此外 , 卞之琳与何其芳、 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 《 汉园集 》 的诗集 , 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 《 汉园集 》《 雕虫纪历 》《 十年诗草 》《 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 》《 小说片断 》《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 英国诗选 》 等。 ◆ 背景呈现 ◆ 1 . 《 雨巷 》 这首诗写于 1927 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及内心的苦闷迷茫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 “ 雨巷 ” 。 2 . 《 寂寞 》 1935 年上半年, 25 岁的卞之琳独自远涉东瀛,在岛国客居 5 个月期间,应中华文化基金会之邀译出英国现代文学传记作家斯特莱切的名作 《 维多利亚女王传 》 之后,卞之琳归国到山东济南省立高级中学执教。此时,他创作了那首风靡一世的诗作 《 断章 》 :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与此同时 , 卞之琳创作的 《 寂寞 》 ,也一样为更多人们的梦打开了一扇通向慰藉和黎明的天窗: “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 /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 /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 这些诗文,让年轻的卞之琳逐步走向中国和世界诗坛。 ◆ 知识链接 ◆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 “ 纯诗 ” 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 , 得名于 1932 年 5 月施蛰存创办的 《 现代 》 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 “ 纯粹诗歌 ” 观念的影响,又与 20 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废名、林庚等。其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 结 巷 2. 多音字 三、词语辨析 1 .寂寥 · 寂寞 二者均有 “ 孤寂 ” 的意味。 寂寥: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境。 寂寞: ① 孤单冷清。 ② 清静;寂静。多用来形容心情。    寂寥 ( 的小巷 )       寂寞 ( 的猫 ) 例: 几天的旅程 , 在单调 ______ 的沙漠旷野里 , 每当我们 ______ 时 , 他们就敲起手鼓唱起歌 , 用欢快激昂的歌声唤起我们的信心和热情。 寂寥 寂寞 2. 忧愁 · 忧伤 忧愁: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 忧伤: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不快乐、不高兴的表现。 例: ① 2014 年元月 , 对于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 , 都少了一份节日的喜悦 , 多了一份买票的 ______ 。 ②经济数据令人 ______ , 改革进展缓慢 , 与私人贷款人之间自愿减记希腊政府债券的谈判看来可能搁浅。 忧愁 忧伤 四、名句默写 ①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_____________ , /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________________ 。 ( 《 雨巷 》 ) ②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___________________ ; /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 《 寂寞 》 ) 又寂寥的雨巷 结着愁怨的姑娘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1. 如何理解 《 雨巷 》 第一节前三句的内容? 我的理解: 诗歌开篇 , 即推给我们一条淅沥着绵绵细雨、阴冷、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 再加上蒙蒙细雨 , 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 悠长 ” 一词的重叠运用 , 奠定了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 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 衬托出 “ 我 ” 撑着一把油纸伞 , 在雨中彷徨的形象 ,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2. 《 雨巷 》 中 , 首尾两节都强调了 “ 希望 ” , 首节 “ 希望逢着 ” , 末节 “ 希望飘过 ” , 由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感情有什么变化? 我的理解: 首节在 “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中 ,“ 我 ” 希望 “ 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 是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 , 渴望着这样一位姑娘与自己相依相伴走完寂寞的旅程;末节在 “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中 ,“ 我 ” 希望 “ 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 这是 “ 我 ” 在彷徨中思索 , 迷惘中向往的结果。“我”一方面觉得这样的姑娘不可能出现 ,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这种希望 , 因此是渴求与痛苦的矛盾心情的写照。 3. 《 寂寞 》 一诗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 ,这句诗有何含意? 我的理解: 在 《 寂寞 》 这首诗里 ,“ 夜明表 ” 再次出现 , 不仅形成了一种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 更产生了一种 “ 以动写静 ” 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中历来就有一种以 “ 动写静 ” 的传统 , 让事物本身来呈现、演出它们自己 , 这样写自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这两句看似一种客观、冷静的陈述 ,但又暗含了一种人生的荒唐,甚至暗含了一种无声的控诉。不曾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人物静态的死亡,表针滴滴答答的走动声加深了死亡的寂静,进一步写出了人生的寂寞。 4. 《 雨巷 》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营造这种意境采用了哪些主要意象?请分析说明。 我的理解: 主要意象 分析说明 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 , 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 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既避免了俗套 , 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 , 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雨 巷 长长的青石板是种优美的意境 ,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 再加上蒙蒙的细雨 , 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 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 “ 丁香 ” 二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 丁香一样的姑娘 , 丁香一样的忧愁 5. “寂寞 ” 历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主题,但往往写的是成年人的寂寞或隐者的寂寞,而卞之琳的这首诗却从孩童时期来写 “ 寂寞 ”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寓意? 我的理解: 诗人没有写成年人的寂寞 , 而是从孩童时开始写起 , 似乎寂寞生来就伴随着人们。诗人写的是一种与生俱来、人们从小就 “ 怕 ” , 就想方设法逃避的 “ 寂寞 ” 。这样来理解 , 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诗人的立意。 “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 , 也不是像一般的诗那样仅止于表现童心 , 而是为了打破从小就害怕的 “ 寂寞 ” ;长大后在城里操劳 , 夜明表代替了蝈蝈 ,也是为了陪伴生命的寂寞;尤其是诗的结尾,不仅写出了一种人 生的荒唐和不公 ,而且对“寂寞”的表现也到了使人暗自心惊的强烈程度。 这就是“乡下小孩子”的命运,从一开始懂事起就逃避寂寞,到最后又这样回到了寂寞的怀抱。“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诗到最后留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天荒地老的寂寞之感。显然,在一个乡下小孩子那里,诗人寄寓了他自己对人生的感受 。 1 . 写法归纳 巧用通感 , 丰富情趣 戴望舒在 《 雨巷 》 中有意识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例如 “ 她静默地走近 / 走近,又投出 /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化视觉形象为一种听觉感受,似乎连目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这样写,不仅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也写出了忧郁之深、忧郁之动人。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 , 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2 . 技法指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 , 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 “ 光亮 ” ,也说 “ 响亮 ” ,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 “ 热闹 ” 和 “ 冷静 ” ,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 “ 通感 ” 。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 《 荷塘月色 》 里的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 3 .随堂练笔 清代王国维在 《 人间词话 》 中评论宋祁的 《 玉楼春 》 时说: “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 ‘ 闹 ’ 字而境界全出。 ” 请从通感的角度说一说 “ 闹 ” 字的妙处。 4 .他山之石 ( 示例 ) “ 闹 ” 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 , 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 闹 ” 字不仅有色 , 而且似乎有声 , 诗文善于将不同的感觉互用 , 运用通感的手法 , 难怪王国维在 《 人间词话 》 中说: “ 着一 ‘ 闹 ’ 字而境界全出。 ” 卞之琳 “ 不犯错 ” 卞之琳写诗 “ 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 ” 。如此用心,诗作自然多精品,多滋味隽永之作,但是这种喜爱淘洗、喜爱提炼的性情 , 也附带产生了另两个后果:一是诗作修改多,异文多。二是弃作多,散佚多。卞先生对自我的要求高,作品不到炉火纯青,往往弃如敝屣,这种情况就造成散佚的作品远较一般作家多。 卞之琳写诗重格律,为人也属格律一派,是少见的“不犯错”的人,即便在私生活上也是规矩谨严。这样的人自然难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甚少引人注意。不单如此,他还千方百计逃避别人的注意。直到晚年,还把自己看作小诗人,把自己的诗称作“小玩意儿”,而以“雕虫”命名总结自己一生所做的诗集。这在诗人中的确显得另类。因为据一般印象,诗人总是飞扬跋扈者多。这样看来,卞之琳实在是一个太不像诗人的诗人。 [ 适用话题 ] 这则材料适用于 “ 耐得住寂寞 ”“ 沉淀自我 ”“ 甘于淡泊 ”“ 宁静致远 ” 等有关话题的作文中。 山居杂缀 戴望舒 窗外 , 隔着夜的 帡幪, 迷茫的山岚 大概已把整个峰峦笼罩住了吧。冷冷的 风从山上吹下来 , 带着潮湿 , 带着太阳 的气味 , 或是带着几点从山洞中飞溅出 来的水 , 来叩我的玻璃窗了。 敬礼啊 , 山风!我敞开门窗欢迎你 , 我敞开衣襟欢迎你。 抚过云的边缘,抚过崖边的小花,抚过有野兽躺过的岩石,抚过缄默的泥土,抚过歌唱的泉流,你现在来轻轻地抚我了。说啊,山风,你是否从我胸头感到了云的飘忽,花的寂寥,岩石的坚实 , 泥土的沉郁,泉流的活泼?你会不会说 , 这是一个奇异的生物! 雨停止了 , 檐溜还是叮叮地响着,给梦拍着柔和的拍子 , 好像在江南的一只乌篷船中一样。“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 韦庄的词句又浮到脑中 来了。奇迹也许突然发生了吧 , 也许我已被魔法移到苕溪或是西湖的小船中了吧 …… 离门前不远的地方 , 本来有棵合欢树 , 去年秋天 , 我也还采过那长长的荚果给我的女儿玩。它曾经娉婷地站立在那里;高高地张开它的青翠的华盖一般的叶子 ,寄托了我们的梦想,又给我们以清阴。而现在,我们却只能在虚空之中,在浮着云片的青空的背景上,徒然地描着它的青翠之姿了。像这样夏天的早晨,它的鲜绿的叶子和火红照眼的花,会给我们怎样的一种清新之感啊!它的浓荫之中藏着雏鸟的小小的啼声,会给我们怎样的一种喜悦啊!想想吧,它的消失对于我是 怎样地可悲啊。 抱着幼小的孩子,我又走到那棵合欢树的树根边来了。锯痕已由淡黄变成黝黑了 , 然而年轮却还是清清楚楚的 , 并没有给苔藓或是芝菌侵蚀去。我无聊地数着这一圈圈的年轮 ; 四十二圈!正是我的年龄。它和我度过了同样的岁月,这可怜的合欢树! 树啊,谁更不幸一点,是你呢,还是我? 跋涉的挂虑使我失去了眼界的辽阔和余暇的寄托。我的意思是说,自从我怕走漫漫的长途而移居到这中区的最高一条街以来,我便不再能天天望见大海,不再拥有一个小圃了。屋子后面是高楼 , 前面是更高的山 , 门临街路,一点隙地也没有。从此,我便对山面壁而居,而 最使我怅惘的 ,特别是旧居中的那一片小小的园子 , 那一片由我亲手拓荒,耕耘,施肥,播种 , 灌溉,收获过的贫瘠的土地。那园子临着海,四周是苍翠的松树 , 每当耕倦了,抛下锄头,坐到松树下面去,迎着从远处渔帆上吹来的风,望着辽阔的海,就已经使人心醉了。何况它又按着季节,给我们以意外丰富的收获呢。 可是搬到这里以后,一切都改变了,载在火车上和书籍一同搬来的耕具:锄头,铁钯,铲子,尖锄,除草钯,移植铲,灌溉壶等等,都冷落地被抛弃在天台上,而且生了锈。这些可怜的东西!它们应该像我一样地寂寞吧。 好像是本能地 , 我不时想着 : “现在 是种番茄的时候了” , 或是“现在玉蜀黍可以收获了”,或是“要是我能从家乡弄到一点蚕豆种就好了”。我把这种思想告诉了妻,于是她就提议说:我们要不要像邻居那样,叫人挑泥到天台上去,在那里开一个园地?可是我立刻反对,因为天台是那么小,而且阳光也那么少 , 给四面的高楼遮住了。于是这计划打消了 , 而旧园的梦想却仍旧继续着。 大概看到我常常为这种思想困恼着吧 , 妻在偷偷地活动着。于是 , 有一天 , 她高高兴兴地来对我说: “ 你可以有一个真正的园子了。你不看见我们对邻有一片空地吗?他们人少 , 种不了许多地 , 我已和他们商量好 , 划一部分地给我们种 , 水也很方便。现在 , 你说什么时候开始吧。 ” 她一定以为会给我一个意外的喜悦的 , 可是我却含糊地应着 , 心里想: “ 那不是我的园地 ,我要我自己的园地。”可是为了不要使妻太难堪,我期期地回答她:“你不是劝我不要太疲劳吗?你的话是对的,我需要休息。我们把这种地的计划打消了吧。” [ 赏评 ]  这篇散文以 “ 山居杂缀 ” 为标题 , 围绕山居生活主要写了山居生活中的风、雨、合欢树以及耕种的园子。文章的前三段写山风 , 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尤其是运用第二人称 , 亲切地表达出了对山风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清新 , 通过写景和记叙的表达方式 , 对自己的山居生活进行了描述 , 手法细腻 , 耐人寻味。 清江曲 苏 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 , 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满棹归来晚 , 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 , 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 , 长占烟波弄明月。 [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属玉、鸳鸯、白苹、芦花、扁舟、林樾、明月等意象 , 营造了幽美清新的意境 , 抒发了放任自适的情感 。前六句既是诗人隐逸生活的一日之景 , 又是长年生活的缩影。 “ 万事不理 ” 指不问人事 , 不参与世事。观其一生 , 这里有着诗人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在内。“弄明月”,指赏玩月色。这首诗,以属玉、鸳鸯、菰蒲、白苹、芦花、扁舟、林樾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清新的江湖世界;活动在其间的诗人,又是一位孤高出尘、自由不羁的隐逸者,因此 , 全诗给人以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 [ 思考 ]  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 提示 ]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