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
5 力的分解
※
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
会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力的分解,能根据数学知识求分力
※※
掌握力的正交分解的方法
※
知道三角形定则,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1
课前预习
2
课内探究
3
素养提升
4
课堂达标
5
课时作业
课 前 预 习
1
.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
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______________
。
2
.分解法则:把一个已知力
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
___________
,与力
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
__________
,就表示力
F
的两个分力
F
1
和
F
2
,如图所示。
力的分解
分力
逆运算
对角线
邻边
3.
分解依据: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为
__________
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实际问题中,应把力向
______________
方向来分解。
无数
实际作用效果
1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合成时遵守
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2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
____________
相加的物理量。
3
.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
______________
,从第一个矢量的
_________
指向第二个矢量的
______________
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际上是
______________
。
(
如图
)
矢量相加的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算术法则
首尾相接
始端
末端
一样的
『
判一判
』
(1)
分力与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
(
)
(2)
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得到的分力是唯一的。
(
)
(3)
将一个力分解得到的两个分力都不可能大于合力。
(
)
(4)
运算时遵循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
)
(5)
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
)
×
×
×
√
√
CD
解析:
F
1
、
F
2
两个力是
mg
的两个正交分力,其作用效果与重力
mg
等效,
F
1
的作用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F
2
的作用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物体只受重力
mg
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
N
的作用。综上所述,选项
C
、
D
正确。
解析:
当合力一定时,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着分力间夹角的改变而改变。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分力也就越大
(
如下图
)
。
刀、斧等工具正是利用了这一道理。将刀斧的刃做薄,使其锋利;将其背适当做厚,使劈开物体的分力之间的夹角较大,产生的分力也就越大。
课 内 探 究
如图,一个力
F
,如果没有限制条件,能分解为多少对分力?
提示:
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探究一 对力的分解的讨论
1
.不受条件限制的分解
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
(
如图所示
)
。
2
.有条件限制的力的分解
(1)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
(3)
已知合力
F
以及一个分力
F
1
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
F
2
的大小时,若
F
与
F
1
的夹角为
α
,有下面几种可能:
①
当
F
sin
α
<
F
2
<
F
时,有两解,如图甲所示。
②
当
F
2
=
F
sin
α
时,有唯一解,如图乙所示。
③
当
F
2
<
F
sin
α
时,无解,如图丙所示。
④
当
F
2
>
F
时,有唯一解,如图丁所示。
AB
解题指导:
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利用作图法辅助分析。力分解时,合力与分力必须构成三角形,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说明无解;若能构成三角形,则有解,能构成几个三角形则有几组解。
解析:
以合力
F
的端点为圆心,
F
2
的大小为半径画圆,如图,可以看出,圆与
F
1
所在直线相交且交点只有一个,故可知分力
F
1
的大小只有一个,
F
2
的方向唯一,所以
A
、
B
正确。
BCD
如图所示
,取一根细线,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左手中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物。用一支铅笔的一端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使铅笔保持水平,铅笔的另一端置于手掌心,细线的下段竖直向下。重物竖直向下拉细线的力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探究二 力的效果分解法
提示:
重物竖直向下拉细线的力会产生两个效果:沿着上边斜线方向斜向下拉紧细线,沿着铅笔方向向左压紧铅笔。
1
.力的效果分解法的一般思路
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力究竟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要看力的实际作用效果。
(1)
根据力
F
所产生的两个效果画出分力
F
1
和
F
2
的方向。
(2)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出分力
F
1
和
F
2
的大小,要注意标度的选取。
(3)
根据数学知识用计算法求力
F
1
和
F
2
的大小。
2
.常见实例分析
特别提醒: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时,准确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是关键,作出平行四边形后常用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求解。
1︰cos
θ
1︰cos
2
θ
解题指导:
要根据重力
G
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本题中两挡板放置的方位不同,重力分解的分力大小和方向也就不一样。
解析:
根据两球所处的环境,正确进行力的作用效果分析,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计算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计算,从而求出压力之比。
对球
1
所受重力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物体欲沿水平方向推开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其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得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
F
1
=
G
tan
θ
,
F
2
=
G
/cos
θ
。
A
提示:
(1)
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以及拉力四个力的作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话,会很烦琐。
(2)
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
探究三 力的正交分解法
1
.定义:在许多情况下,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我们可以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力的正交分解法。
2
.适用情况:适用于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合成。
3
.步骤:
(1)
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
x
轴和
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
正交
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
x
轴和
y
轴上,并在图上注明,用符号
F
x
和
F
y
表示,如图所示。
(3)
在图上标出力与
x
轴或力与
y
轴的夹角,然后列出
F
x
、
F
y
的数学表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
特别提醒:
(1)
建立坐标系之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各力的示意图,一般各力的作用点都移到物体的重心上。
(2)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尽量减少分解力的个数。
解题指导:
应用正交分解将各力先分解,再合成,在建立坐标系时尽量使各力与坐标轴的夹角为特殊角。
解析:
本题若连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需解多个斜三角形,一次又一次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为此,可采用力的正交分解法求解此题。
如图甲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个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并求出
x
轴和
y
轴上的合力
F
x
和
F
y
,有
F
x
=
F
1
+
F
2
cos37°
-
F
3
cos37°
=
27N
F
y
=
F
2
sin37°
+
F
3
sin37°
-
F
4
=
27N
素 养 提 升
1
.动态平衡问题的特点
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其他物理量发生缓慢变化,而变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状态都看成是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2
.图解法分析三力动态平衡问题的思路:
(1)
确定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
(2)
明确三力的特点,哪个力不变,哪个力变化。
(3)
将三力的示意图首尾连接,构造出矢量三角形;或将某力根据其效果进行分解,画出平行四边形。
图解法分析三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4)
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有向线段
(
表示力
)
的长度变化,从而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解析:
(1)
平行四边形法:在支架上选取三个点
B
1
、
B
2
、
B
3
,当悬点
B
分别移动到
B
1
、
B
2
、
B
3
各点时,
AO
、
BO
上的拉力分别为
T
A
1
、
T
A
2
、
T
A
3
和
T
B
1
、
T
B
2
、
T
B
3
,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
T
A
逐渐变小,且方向不变;而
T
B
先变小,后变大,且方向不断改变;当
T
B
与
T
A
垂直时,
T
B
最小。
答案:
绳
OA
的拉力逐渐减小 绳
OB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课 堂 达 标
课 时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