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一轮复习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课件和随堂演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三章 第一节.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课件和随堂演练》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章 函 数 第一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知识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定义: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 _____ 、 _________ 的数轴,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x 轴或横轴,竖直的 数轴称为 y 轴或纵轴. 垂直 原点重合 2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 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 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 _____ 对应的. 经一点 P 分别向 x 轴、 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 轴、 y 轴上对应的 数 a , b 分别叫做点 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有序实数对 (a , b) 叫做点 P 的坐标. 一一 3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1) 若点 P(a , b) 在第一象限,则 a>0 , b>0 ; (2) 若点 P(a , b) 在第二象限,则 a ____ 0 , b ____ 0 ; (3) 若点 P(a , b) 在第三象限,则 a ____ 0 , b ____ 0 ; (4) 若点 P(a , b) 在第四象限,则 a ____ 0 , b ____ 0. < > < < > < 4 .与坐标轴有关的点的坐标特征 (1) 若点 P(a , b) 在 x 轴上,则 b = 0 ; (2) 若点 P(a , b) 在 y 轴上,则 a = 0 ; (3) 若点 P(a , b) 是原点,则 a = 0 且 b = 0 ; (4) 若多个点在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上,则 _______ 相同, _______ 不同; (5) 若多个点在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上,则 _______ 相同, _______ 不同. 纵坐标 横坐标 横坐标 纵坐标 5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1) 点 P(a , b) 关于 x 轴对称点 P1 的坐标为 _________ ; (2) 点 P(a , b) 关于 y 轴对称点 P2 的坐标为 _________ ; (3) 点 P(a , b) 关于原点对称点 P3 的坐标 ___________ . 6 .坐标与距离 P(a , b) 到 x 轴的距离为 ____ ,到 y 轴的距离为 ____ ,到原点 的距离为 _______ . (a ,- b) ( - a , b) ( - a ,- b) |b| |a| 知识点二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 .常量与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 变的量叫做常量. 2 .函数: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x 与 y ,并且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都有 _____ 确定的值 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 x 是自变量, y 是 x 的函数. 唯一 3 .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1) 函数是整式型,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2) 函数是分式型,自变量取值使分母不为 0 的全体实数. (3) 函数是二次根式型,自变量取值使被开方数≥ 0 的实数. (4) 函数是分式、二次根式结合型,取两者的公共部分. (5) 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要符合实际意义. 4 .函数的三种常见表示方法: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这三种方法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5 .函数的图象 (1)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 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 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2)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解析式法 列表法 图象法 画函数图象时,一次函数用直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要用平滑的曲线. 考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 (5 年 0 考 ) 例 1 对于任意实数 m ,点 P(m - 3 , 12 - 3m) 不可能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 分析 】 根据各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分别建立不等式 组,结合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情况,确定是否能在此象限. 【 自主解答 】 由 解得 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