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 单元能力整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 单元能力整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元能力整合 1 单元话题阐释 —— 主题 2 阅读能力整合 3 写作能力整合 单元能力整合 单元话题阐释 —— 主题 一 、小说的灵魂 —— 主题 1 . 写 不厌的 “ 母题 ” 在 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 “ 爱情 ”“ 战争 ”“ 复仇 ” 等,有时我们也将它们称为主题,但这些主题都是一些宽泛意义上的 主题.我们 可以将它们称为 “ 母题 ” 。 2 . 主题 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复杂性 :有时,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更深厚。 矛盾性 :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与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正好大相径庭 。 二 、主题的形成 1 . 以 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如本单元的《丹柯》《炼金术士》等。 2 . 以 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如《一千零一夜》等 。 三 、主题的实现 1 . 小说 的忌讳: “ 主题鲜明 ” “ 主题鲜明 ” 不应当说是衡量一篇好小说的标准。如《老人与海》中大海的意象既可以理解为人生,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困境,它的主题是多义的。 2 . 形象 大于思想 小说 的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说理是哲学的专职。如《复活》 —— 灵魂的救赎;《红与黑》 —— 虚荣与野心;《老人与海》 —— 不屈于命运。 3 . 模糊 处理 小说 的主题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来,就有了多种可能。 阅读能力整合 一 、考查类型 高考 对小说主题的考查,常见问题有: 1 . 请 总结小说的主旨 ( 或概括小说的主题 ) 。 2 . 这 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3 . 这 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4 . 你 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 5 . 你 能举例说明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吗? 另外 ,还包括对小说题目双关意义的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对有关深化主题的语句的理解等。 二 、答题指津 1 . 把握 小说主题的方法: (1) 从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入手。 (2) 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 (3) 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 (4) 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5) 从整体倾向看主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作品中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普遍现象。这 5 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并非完全独立。 2 . 主旨 的概括形式: (1) 通过 …… 赞扬了 …… (2) 批评了 …… 三、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小 偷 [ 美 ] 雷蒙德 · 卡 弗 他 第一次注意到那位年轻女孩时,他正在出售机票的柜台边等候。她光亮的头发在脑后梳成一个髻 —— 那男人想象它放下来披散在她小小的背后的样子 —— 并在穿着皮衣的肩上,挂着一个沉重的黑皮包。她脸色苍白、双眸漆黑、嘴唇丰满,她的美使他心跳加快。她似乎知道他在瞪着她看,所以突然将目光下移。航空公司职员打断了他。他的飞机一小时后起飞,为了打发时间,他走进机场的一间鸡尾酒吧,点了一份加水威士忌, 然后 一边 啜着酒,一边看着候机室川流不息的人潮,其中有不少他认为还是待字闺中的美丽少女,穿着流行杂志上的服饰。后来,他又看见了那个穿皮衣的黑发少女,正站在服务台附近,和另一名穿着滚灰毛边外套的金发少女谈得很入神。过了一会儿,她们两个分手了,但没有一个朝他这边走过来。他叫了第二杯加水威士忌。下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正准备买本杂志在飞机上看,他觉得有人挤着他。起初他很奇怪为什么有人这么挨近他,但一看到是谁以后,便露出了笑容 。 “ 生意真好。 ” 他说。她抬头看看他 —— 她脸红了吗? —— 她嘴角泛上一抹怪异的笑,稍纵即逝。她从他身边移开,走入候机室的人潮中。那男人拿着杂志站在柜台边,伸手去掏后面口袋的皮夹时,发现皮夹不见了。我会是在哪儿掉了呢?他想。他的胃中翻搅着类似害怕的情绪。那女子那么靠近我 , 他 这么想,并且立刻想到了是她扒走了他的皮夹。他该怎么办?他的机票还在,安稳地放在西装里面的口袋 —— 他伸手进去摸一下那个信封,确定还在。他可以搭这班飞机,抵达目的地后,处理完事情,再回家。但是现在,他必须得先给太太打电话,处理一下遗失的信用卡。他该怎么办?首先:找个警察,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描述那名年轻女子的样子。她真该死,他想,装出那注意到他的 样子 , 站 得靠他那么 近 , 还 在他说话 时 , 脸红 得那么 漂亮 —— 这一切竟然只是为了扒他的钱。她的脸红并不是害羞,而是担心被识破,这点最令他受不了。该死的骗人的动物。那黑发女子再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时,他吓了一跳,而又非常高兴,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就近告诉站在 X 光机附近的警卫。她背对着候机室前面的窗户坐着,计程车和私家车在她身后逐渐聚拢的暮色中缓缓移动。她似乎正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她旁边有个空位,于是那男人走过去坐下。 “ 我一直在找你。 ” 他说。她看着他,一点儿都不认得他的样子。 “ 我不认识你。 ” 她说。 “ 你当然认识。 ” 她叹了口气,把书摆到一边。 “ 这就是你们这些人的想法 —— 像捡拾迷途的动物一样捡女孩子吗?你以为我是什么? ” “ 你扒走了我的皮夹。 ” “ 你说什么? ” 那女子说。 “ 我知道你做了 —— 在杂志摊那边。如果你把它交还给我,这件事就算了,否则,我就把你交给警察。 ” 她神色凝重地端详他。 “ 好吧。 ” 她说,然后从她腿上的黑包包里拿出一个皮夹。他接过来。 “ 等一下, ” 他说, “ 这不是我的。 ” 那女子跑了,他在后面追,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一样 —— 旁观的人四散躲避,那女孩闪来躲去,以免撞到人,他沉重的呼吸声提醒他,他已经老了 —— 后来,他忽然听见后面有个女人在叫: “ 站住,小偷!抓住那个人! ” 他前面那个黑发女子不见了,这时有个穿海军装的年轻女子伸脚绊倒他,他重重地摔了一跤,膝盖和手肘都重跌在候机室的瓷砖地板上,但还是紧紧抓住那个不是他的皮夹。那是个女用皮夹,里面塞满了钱以及各种信用卡,而皮夹的主人是那个穿着滚灰毛边外套的金发女郎 —— 那个稍早前他看见和黑头发的女扒手说话的女人。她也是气喘吁吁的,身边还有个警察。 “ 就是他, ” 金发女郎说, “ 他扒走了我的皮夹。 ” 而 他却无法向警察证明身份。两个星期后 —— 困窘和愤怒已渐平息、家庭律师的钱也付了、家中的混乱也恢复了 —— 早上的一个邮包寄回来了那个皮夹,没有附带任何解释。皮夹原封不动,钱一毛不少,所有的证件也都在。虽然事情过去了,那男人觉得他的后半辈子,看到警察都会不自在,在女人面前都会觉得羞愧 。 ( 节选自《外国经典小说 100 篇》 ) 这篇小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人生中那些看似是机会的事情往往是陷阱。 “ 他 ” 被黑发女子的 美色 吸 引 ,很想制造一场艳遇,结果被黑发女子识破,黑发女子偷去了他的钱包并栽赃给他,让他有口说不清 。 ② 做人要踏实,不属于自己的不可做非分之想,否则,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他 ” 已有太太,就不该再对黑发女子妄动心思。他如果不想去和黑发女子搭讪,也就不会有被教训的事情发生。 (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 四 、即时演练 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双梦记 博尔赫斯 阿拉伯 历史学家艾尔 · 伊萨基叙说了下面的故事: “ 据可靠人士 ( 不过唯有真主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慈悲为怀、明察秋毫的 ) 说,开罗有个家资巨万的人,他仗义疏财,散尽家产,只剩下祖传的房屋,不得不干活糊口。他工作十分辛苦,一晚累得在他园子里的无花果树下睡着了,他梦见一个衣服湿透的人从嘴里掏出一枚金币,对他说: ‘ 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伊斯法罕,去找吧。 ’ 他第二天清晨醒来后便踏上了漫长的 旅 程 ,经受了沙漠、海洋、海盗、偶像崇拜者、河流、猛兽和人的磨难艰险。他终于到达伊斯法罕,刚进城天色已晚,便在一座清真寺的天井里躺着过夜。清真寺旁边有一家民宅,由于万能的神的安排,一伙强盗借道清真寺,闯进民宅,睡梦中的人被强盗的喧闹吵醒,高声呼救。邻舍也呼喊起来,该区巡夜士兵的队长赶来,强盗们便翻过屋顶逃跑。队长吩咐搜查寺院,发现了从开罗来的人,士兵们用竹杖把他打得死去活来。两天后,他在监狱里苏醒。队长把他提去审问: ‘ 你是谁,从哪里来? ’ 那人回道: ‘ 我来自有名的城市开罗,我名叫穆罕默德 · 艾尔 · 马格莱比。 ’ 队长追问: ‘ 你来波斯干什么? ’ 那人如实说: ‘ 有个人托梦给我,叫我来伊斯法罕,说我的好运在这里。如今我到了伊斯法罕,发现等待我的好运却是你劈头盖脸给我的一顿好打。 ’ “ 队长听了这番话,笑得大牙都露了出来,最后说: ‘ 鲁 莾 轻信的人啊 ,我三次梦见开罗城的一所房子,房子后面有个日晷,日晷后面有棵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后面有个喷泉,喷泉底下埋着宝藏。我根本不信那个乱梦。而你这个骡子与魔鬼生的傻瓜啊,居然相信一个梦,跑了这么多城市。别让我在伊斯法罕再见到你了。拿几枚钱币走吧。 ’ “ 那人拿了钱,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在自家园子的喷泉底下 ( 也就是队长梦见的地点 ) 挖出了宝藏。神用这种方式保佑了他,给了他好报和祝福。在冥冥中主宰一切的神是慷慨的。 ” 这篇寓意性极强的小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小说主题的鉴赏能力。我们通读全文,从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穆罕默德 · 艾尔 · 马格莱比入手,归纳本文的主题。小说写主人公为追求好运在伊斯法罕经受了一番痛苦磨难,而正是这番痛苦磨难又帮他走向了成功。这篇寓言性极强的小说借助 “ 神 ” 的安排构思情节,设置人物命运,我们透过现象看其本质,通过这一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从中整理出一般规律或道理,也就是小说的主题了。 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即使是万能的 “ 神 ” 给予你帮助,你也 不能 坐享其成,只有在经历一番磨难、一番挫折、一番痛苦之后, “ 神 ” 的帮助才会降临到你的头上。所谓 “ 天助自助者 ” 。 写作能力整合 一 、亮点借鉴 小说 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作者写作时的初衷,还是读者阅读后的感受,都说明小说是应该有主题的。 《丹柯》 一文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文章也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国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炼金术士》 一文通过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着和经受艰难的考验。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 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二、技法点拨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组织等,这些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 “ 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以蔽之。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挖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 所谓 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 “ 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 ,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 “ 人所未见 ” 的,很容易 “ 发人所未发 ” 。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事件,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得到新的启示。 三、成功例文 踮起脚尖 “ 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 50 多年没回来了。 ” 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就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其他人来说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团圆饭。姥姥突然感叹一句: “ 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 ” 于是大家又都陷入沉思中,爸爸安慰道: “ 放心吧,老人一定会回来的。 ” 记得 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姥姥特高兴,坐在电视机旁的人,只有她一个人激动得流泪。她说: “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 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次她没有哭,她开心地笑了,并向我们全家人宣布: “ 澳门也回归了,接下来就是台湾了。我用不着踮起脚尖了。 ” 说完,就唱起了那首《七子之歌》,虽然音调有些不对,而且声音中夹杂着些颤抖,但她还是尽情地唱着。 接下来 的几年,姥姥渐渐没以前硬朗了,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病倒了。 躺 在病床上,她依旧和以前一样,看新闻,听天气预报,还时不时发出声音: “ 台湾气温降低了,会不会冷? ” 有时却是愤怒的声音: “ 台湾要搞台独,不行! ” 她 的病越来越重,以至于不能看新闻,也不能听天气预报了。爸爸知道她关心台湾问题,每天都把最新消息告诉她。她把期待当作信念,面对着病魔的折磨,她靠这种信念支撑着。看着她那样痛苦,我们全家人也跟着痛苦,可是却无法帮助她。 直到 一天,我把关于台湾的最新消息告诉她: “ 台湾问题已经和平解决了,她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且,我们也已经与姥爷取得了联系 ……” 虽然这是假的,但她相信了,她在欣慰中闭上了眼睛,看她安详地离去,我们都哭了。 台湾 ,姥爷,快回来吧,实现我的谎言,也实现姥姥的心愿。 亮点点击  这是一篇典型的 “ 主题先行 ” 的文章,是考场上的流行色。但作者善于以小见大,把难度较大的时势题材把握得很好。结构、情节,甚至还有细节,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短短的 900 字揭示了国家不能统一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 “ 踮起脚尖 ” 盼家人团聚、祖国统一这一时代主题。文章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自然。此外,白描手法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