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苏教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二首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课堂·导入 作者·简介 王勃 (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写作·背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整体·感知 少府 :官名。之:到、往。 蜀州 :今四川崇州。 城阙 (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 三秦 ,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 :“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 :一作“俱”。 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 :并邻,近邻。 无为 :无须、不必。 歧(qí)路 :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新课·讲解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新课·讲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1 )谁能来说一说首联交代了什么?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及友人要去的地方。 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 问题·探究 ( 2 )分别和要去的地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能看出来这样的特点? 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辅) 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烽烟) 问题·探究 ( 3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望”的用意?    1 、为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2 、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及对其今后生活的关心。 问题·探究 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 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生活,所以,即便远在千里,也并非远别。 问题·探究 那么现在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那么王勃是否在与朋友惜别之时也有如此的叮咛嘱咐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颔联。 问题·探究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1 )怎样理解“同是宦游人”? 指的是你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意思是都是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的人,你的感伤,我也能理解。 问题·探究 ( 2 )那么作者认为出外做官的人应该如何面对离别?为什么? 坦然,乐观。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离别呢?我们来看下一句。 问题·探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1 )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 问题·探究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广阔胸怀,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境界开阔,气势雄浑,道出了朋友之间的感情真谛,不求朝夕相处,只求心心相印 。 问题·探究 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四海之内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 问题·探究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问题·探究 ( 2 )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 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 问题·探究 ( 3 )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积极进取 问题·探究 ( 3 )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诗歌·小结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课堂·导入 龚自珍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作者·简介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整体·感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离愁浩荡,白日西斜,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坠落的红花本不是无情之物,身化春泥,更护新花。 翻译 新课·讲解 1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新课·讲解 2、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新课·讲解 1 、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探究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探究 6 、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 、作者曾在另一首 《 己亥杂诗 》 中呼吁统治者重用人才、任人唯贤的句子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 、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问题·探究 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探究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