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课 七颗钻石
R
三年级下册
同学们,当我们在晚上仰望星空时,在正北方向,有排列成像勺子一样的七颗星,这就是北斗星。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列夫
·
托尔斯泰的
《
七颗钻石
》
。
新课
导入
列夫
·
托尔斯泰
19
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
战争与和平
》
、
《
安娜
·
卡列尼娜
》
、
《
复活
》
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作者
简介
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
目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得一句话是什么?
点我听课文朗读!
水
罐
( )
guàn
字词
学习
清
澈
(
chè
)
瞬
(
shùn
)间
干
涸
(
hé
)
唾
(
tuò
)
沫
( )
绊
倒
( )
舔
( )净
bàn
tiǎn
mo
1.
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
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整体
感悟
变出了水
变出了钻石、水流、星星
木的变成银的
变得端端正正
银的变成金的
将水省给母亲喝
倒水给小狗喝
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
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喝
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水罐的变化
变化原因
爱心的力量
小姑娘把水送给谁了?
女孩 母亲
女孩 小狗
女孩 过路人
品一品
1
、品情节
——
奇
(1)
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
(2)
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2
、品人物
——
美
(1)
小姑娘想喝水吗,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
小姑娘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文中哪里能够体现?
追问:北斗七星就是这样形成的?
3
、品技法
——
妙
开头背景交代的作用,结尾“七颗钻石”变成“七颗星星”的意味是什么?
要求: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圈点勾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井水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
干涸”“干枯”“焦渴”三个词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由于旱情,河流、植物、动物都缺水,需要水,水已经成了生存止水、生命之水。“所有的”和三个“都”表明旱情非常严重。
“
夜里”“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可以看出小姑娘很爱母亲。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的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
哪儿也找不着水”呼应了开篇的“干涸”;“睡着了”说明小姑娘找了很长时间,真的很累。
想一想,理解文章的主题
文章最后说:“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明确: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
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爱,能够创造出奇迹
1
、这个罐子的神奇体现在什么地方?
无水→有水→木→银→金
→七颗钻石、涌出水流→七颗星星
2
、是什么让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陌生人(爱心)
思考
讨论
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
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把它写下来。
拓展
延伸
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有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
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
从
……
里,我懂得了
……
你觉得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假如小姑娘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
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
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
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
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
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
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
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
手呢?
既然是
“
爱
”
让这个水罐这么神奇,那么,你们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有关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好吗?再想想,怎样做才能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呢?
(
1
)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
(
150
字左右)
(
2
)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
书笔记。
课后
作业
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
布瓦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