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2018.10.7.
《使至塞上》
1、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说说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再从中任选一个词进行赏析。(如:“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3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1、
“征蓬”“归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了诗人心中无限孤寂飘零之感。(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征蓬”指随风飘飞的蓬草。“归雁”这里指大雁北飞。本诗中以“征蓬” “归雁”自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飘零之感。
2、
这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1分)“直”字是挺拔、笔直之意,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
(或:“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苍茫感;“孤烟”写出了烽烟的笔直挺拔,直上云霄,景象奇特壮观)
(2分)
3
、
B D
泊秦淮
1
默写
2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3
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4
“夜泊秦淮近酒家”结构中起何作用?
5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意味深长,试品析。
7
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描绘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诗描绘江南处处春景,抒发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诗表现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诗表现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
、朦胧,冷寂
3
、笼,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朦胧、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
4
、承上启下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5表面上指歌女
,运用
曲笔
,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国家命运关注与忧虑。)
6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7
、D
8
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阅读《无题》,回答
1从格律上看,本诗是
七言律诗
,从内容看,是一首
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
2赏析有误的一个是(
C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使人有凄楚的感觉。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3
首句重复用“难”字,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说明俩有情人难得相见。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4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
暮春
时节的景物特点,
渲染
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
烘托
凄楚的心情。
5
试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和延伸意义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
常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6
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7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不尽的相思之情。
浣溪沙
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
(
1)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天然奇偶)。
2“夕阳西下几时回?”寓情于景,请简析抒发的感情。
抒发了词人
惜春伤时
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3
“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无可奈何花落去;落寞,孤独 。
4
词中构成“新”与“旧”
“
来
”
与
“
去
”
对比的词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水调歌头
1.
词中小序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 和 。词中的“此事
”
指的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2.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离情正浓。整句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对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1
时间 缘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
C
3B 4B
4.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望月
怀
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5
、
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的表达效果。
6
、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5 “清影”
意为
清冷的影子(1分)
营造
孤独、寂寞、凄清的
氛围
,
表现
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 6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7
、
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月亮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
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
、
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诗集中表现诗人忽闻捷报后的感情,突出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
3释词含义: ①涕泪: ②却看: ③漫: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诗中表现的诗人感情可用一字概括
,
就是:
6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
9“漫卷诗书喜欲狂”运用了 —描写
,
表达作者 心情
1D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3①眼泪 ②还看 ③随
意
4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官军打了胜仗收复
失
地的喜悦心情。5喜 6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过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回到自己的家乡了。7 消息来得突然 听到胜利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8疾速飞驰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9动作描写
、
神态描写 喜悦
卖炭翁
1
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1
这句运用了
心理描写
,
细致刻画
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
矛盾心理
,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2C
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
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
4
D
约 客
1
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早春 B.暮春 C.夏季D.秋季
2
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闲敲棋子”是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3
、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4
、简析“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1
.C
2
.B
3
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4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如梦令》
1
.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2
.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3
.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
“浓睡不消残酒”的“浓睡”是 之意,用在这里不但新颖,而且很贴切。
5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感情。
B.本词通过主仆对话,表现了女主人娴雅聪慧、侍女率直粗心的特点。
C.这首词语言通俗,全篇没用一个典故,而是用口头语写心中事,明白易懂。
D.“绿肥红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繁茂、叶儿凋零的景象。
1
B
2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3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
4
沉睡
5
D(“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与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叶儿繁茂、花儿凋零的景象)
6
、词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 , 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7
、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
8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易安居士 婉约
7
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
8
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慨叹)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
诗句与词中“中间多少行人泪”反映同时期社会现实的一项是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析“山深闻鹧鸪”和“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两句中“深”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被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 喻指什么?人们引用它的时候又有什么意思?
5.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C(都反映了南宋时期战争带给社会、百姓的深重灾难。)
2
“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沦丧的痛惜(1分),以及渴望收复中原但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愤(1分)。
3
“山深闻鹧鸪”中“深”字渲染了沉郁凄迷的氛围,抒发诗人沉郁苦闷之情怀(1分)。“城春草木深”中“深”字写出经历安史之乱的长安城杂草丛生的荒芜,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1分)。
4
“青山”喻指主和派,投降派或者外族入侵。引用“青山”指阻碍前进的各种势力(困难)。
5
抒发了词人收复失地的决心,保卫南宋的志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