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实验题专题
声、光、热实验
1.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
一、声现象
能
铃声很弱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图2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3.
如图
3
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
.
乒乓球由静止变运动
,
说明它
(
填“是”或“不是”
)
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
,
我们可以判断左边音叉在
,说明声音
.
弹起
是
振动
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4
.(
2016•
聊城)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
4
所示的实验.
(
1
)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
二、光的反射
量角器
(
2
)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
A
.向纸板喷烟或雾
B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
O
点
C
.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
O
点
(
3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测量
ON
两侧的∠
i
和∠
r
,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
4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FO
方向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
OE
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
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可逆
5
.(
2016•
泰州)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A
和棋子
B
. 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5
:
(
1
)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
B
,都无法使它与棋子
A
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
B
,使它与棋子
A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
A
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
大小关系.
三、平面镜成像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像与物
(
2
)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
A
和棋子
B
的位置,并画出棋子
A
和棋子
B
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
,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
3
)移去棋子
B
,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
B
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
A
的像,说明棋子
A
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
(
4
)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
A
的像.
垂直
能
虚
6.(2015南通)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
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像,应将光屏向
(
选填“左”或“右”)移动
.
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缩小
漫
右
(2)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
.
小于
逐渐增大
7.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
(
1
)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
(
2
)如图
7-
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
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其中说法
是正确的.(填序号
)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
B
【
分析与论证
】
(
1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
(
2
)如图
7-
乙所示,光屏应移至
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
(
3
)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时,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
(填“左”或“右”)观察
.
(
4
)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
减小
B
左
反射
8
.(
2016•
娄底)用如图
8
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五、固体熔化
秒表
(
2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
3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
.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
慢
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萘中
不能碰试管壁和底
使萘各处的温度一致
(
4
)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
.
(填序号)
A
.水蒸气
B
.小水珠
(
5
)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
B
晶体
10
9.
(
2015•
武汉)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
9-
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
90 ℃
时,每隔
0.5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
19-
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
六、水沸腾
(
1
)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
(
2
)分析图
9-
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3
)小明在
9
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
9-
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水蒸气
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高于
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10
.(
2016•
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
1
)小明用图
10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10
乙所示. 该物质在
BC
段处于
(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乙中
AB
段与
CD
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
.
固液共存
增加
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
2
)小明用如图
11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
. 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
FG
段会发现
(请写出一条).
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
3
)小明用图
12
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
.
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11.(2015•苏州改编)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13-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填 “A”或“B” )
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13-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七、比热容
A
确保用外焰加热
升高的温度
秒表(计时工具都对)
(
3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
13-
乙所示的装置
.
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
.
.
(答出一个即可)
①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
②原方案两次加热,酒精灯火焰不易控制到完全相同,现方案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③两实验同时进行,便于同时比较水和煤油升温的快慢
(4)
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
相同比较
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
(
5
)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
A.
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
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
加热时间
升高的温度
力学实验
1
. (
2016•
湖北)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
14
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一、机械运动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
.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请对张刚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
.
.
v=
s/t
改变高度时,没有控制长度一定
(
或路程不同,不
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
)
2.
(
2016•
舟山)某同学利用如图
15
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二、牛顿第一定律
(
1
)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
,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
2
)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
3.如图16-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
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
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16-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能使影响二力平衡的第三个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A
(3)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
(
填“必须沿水平方向”、“必须沿竖直方向”或“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
填“适用”或“不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
可以沿任意方向
适用
(
4
)小明在课后也自选器材继续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他设计了如图
17
所示的三个实验方案(每个钩码质量均为
50 g
)
.
其中,能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填序号)
.
a、b、c
4
. (
2016
·宁夏)如图
18
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
f
摩
与对应压力
F
压
关系的图像.
三、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1
)分析图像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
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像可知
,
(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
2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
19
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
压力
甲
水平向左
不需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
由于测
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
5.
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
实验装置如图
20
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
.
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
回答下列问题:
(
1
)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
m
1
;②滑块的质量
m
2
;
③砝码的质量
m
3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
4
.
④
(
2
)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
f=
.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3
)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
(
4
)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
m
4
g
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
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
质量不连续)
6
.(
2016•
岳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
21
甲、乙、丙所示.
(
1
)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
2
)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五、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
海绵的凹陷程度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
)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
(
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
P
丙
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
P
丁
的大小关系为
P
丙
P
丁
.
(填“>”“<”或“
=
”)
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
7
.(
2016•
滨州)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
ρ
、高度
h
、圆柱体底面积
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
.
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
22
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
1
)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
2
)分析实验
1
、
2
或
4
、
5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有关.
海绵被压下深度
高度
(
3
)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
4
)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
(
5
)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ρ
,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
h
,底面积为
S
).表达式为
.
(
6
)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2
、
3
或
5
、
6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p=
ρ
gh
不能
8
.(
2016•
雅安)小敏同学利用如图
24
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
1
)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
U
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五、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差
(
2
)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
(填“正确”或“错误”);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错误
(
3
)比较图
,得出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
(填“越深”或“越浅”),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
(
4
)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
乙、丙
越深
大
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
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9.
(
2015•
扬州)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
25
所示
.
六、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
)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
(
2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
(
3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圆柱体的体积是
m
3
.
(
g
取
10N/kg
)
(
4
)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
3
.
排开液体的体积
丙、丁
4
1.1×10
3
4×10
-4
10
.(
2016•
河源)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
26
甲、乙所示.
(
1
)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
2
)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 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
左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
3
)如图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
F
1
;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
F
2
. 第
(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
F
1
F
2
(填“<”、“
=
”或“>”).
(
4
)乙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
一
<
杠杆存在自重
11
.(
2016•
西宁)某同学用如图
27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
1
)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八、机械效率
匀速
(
2
)第二次实验中,
2s
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0.1m
,则它运动的速度为
m/s
.
(
3
)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
为
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4
)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
W
1
有
W
2
有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η
2
(两空均选填“>”“
=
”或“<”). 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0.05
0.45
80%
<
<
增加物重
12.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
如图
28
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
(
1
)“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
;总功为
;机械效率
为
.
2J
4J
50%
(
2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
(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
3
)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
③保持斜面的
不变,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
④比较两次
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
小聪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匀速
倾斜程度
粗糙程度
机械效率
13
.(
2016•
济宁)小希用如图
29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
1
)本实验运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转换法:用
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九、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2)
小希通过实验探究. 发现质量和速度都是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得出实验结论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一样大吗?小希查阅了相关资料,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表所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中,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是
.
(3)
如图
30
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
.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
速度
质量一定,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4
)用如图
29
中的使用装置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
(请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
A
.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
B
.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C
.质量不同的钢球
B
14.
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
31
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
A
、
B
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
B
球相对于
A
球
,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静止
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
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
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
31
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
L
应
.
减小斜面的倾角度
θ
适当减小
15
.(
2016•
丹东)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小丽想测量一块小矿石的密度,于是两人利用已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
十、测物质的密度
(
1
)小红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冰红茶密度,过程如下:
①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其操作错误是
;
②改正错误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是
117g
;
③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
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⑤请你将实验的相关数据填入如表:
游码没有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
2
)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矿石、水、烧杯、细线测量矿石密度,请将她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
;
②将矿石
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
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石
=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
水
表示).
40
76.2
40.8
1.02
重力
G
浸没
16
. (
2016•
威海)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
1
)通过观察比较牛奶的密度:
小明将一正方体塑料块先后放入两种牛奶中,让它漂浮在液面上,观察塑料块露出液面的体积,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
. 又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两种牛奶中的同一深度,观察
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
.
大
大
(
2
)通过测量比较牛奶的密度: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等物品来测量.其操作步骤是: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
G
;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1
;
③
(写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④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牛奶
=
(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
水
表示).
将石块浸没在牛奶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2
17
. (
2016•
台州)利用如图
33
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
1
)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 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
(
2
)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
食盐易溶于水
食盐饱和溶液
18
.(
2016
·郴州)小明想知道花生米的密度,为了使结果更准确,他选择了以下器材: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玻璃棒,并完成了实验.
(
1
)实验操作步骤如图
34
:
A
.把一把花生米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花生米沉入水中,这是因为花生米的密度
水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
.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花生米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C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后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
1
,如甲图所示,则
m
1
=
g
;
大于
77
D
. 从烧杯中倒出一部分盐水到空量筒中,液面如乙图所示,则倒出盐水的体积为
cm
3
;
E
.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
2
=44g
.
(
2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花生米的密度为
kg/m
3
.
(
3
)以上测量花生米的密度,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理想实验法
30
1.1
×
10
3
B
19
.(
2016•
台州)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烧杯、量筒和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20
毫升,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
20
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
44
毫升,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
3
.
(
2
)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2
不变
20
. (
2016
·宁夏)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
36
所示的实验.
(
1
)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7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
,酱油的密度为
kg/m
3
.
45
1.125
×
10
3
(
2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
3
)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
0
.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
.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m
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水
).
偏大
21
. (
2016
·达州)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
1
(如图
37
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
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www.xkb1.com
(
1
)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
2
)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
3
)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填“越小”或“越大”)
.
(
4
)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盐水
=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
水
)
.
降低重心
等于
等于
越小
22
.(
2016•
北海)动脑学物理,越学越聪明.小武同学看到商贩将水果浸泡在某种红色液体中,他悄悄地取些样品测量其密度,如图
38
所示,步骤如下:
(
1
)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
(
2
)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适当位置,并用铁架台和试管夹固定;
(
3
)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
直到薄膜变平为止;
(
4
)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计
算样品的密度.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
;玻璃管放入水中,没倒入样品橡皮膜向
(填“上”或“下”)凸起;
②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③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
(用ρ
水
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④计算样品的密度ρ
=
kg/m
3
;
⑤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将导致计算的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
.
1
上
样品的深度为
h
样
,橡皮膜到
液面的距离
h
水
1.2
×
10
3
小
23
.(
2016•
山西)中国
80
后小伙杨光硕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鸡蛋推向全国市场. 土鸡蛋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那土鸡蛋的密度是不是也比普通鸡蛋大呢?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水滴管和一些水. 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
1
)把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天平的
,观察到指针指在
,表示衡量平衡.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蛋的质量
m
0
.
(
2
)如
39
图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1
;
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
m
2
;
水平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分度盘中央
(
3
)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是ρ
=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
水
).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1
. (
2016•
河北)小明利用如图
40
所示的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电学实验
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
(
1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开关
S
3
连入电路中. (要求:只闭合开关
S
3
后,
R
1
、
R
2
以及电流表串联;导线不许交叉)
如图
②小明将
S
3
闭合后,发现电流表均无示数. 但是他用一只电压表对电路故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进行了检测,将电压表接在
R
1
两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均无示数;接在
R
2
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电路中的故障是
.
③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读出了电路中各电流表的示数,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R
2
断路
(
2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各开关的连接情况是
(填写各开关断开或闭合).
②分析实验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如图
41
所示),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
.
③电阻
R
1
:
R
2
=
.
闭合
S
1
、
S
2
断开
S
3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1:2
(
3
)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拓展】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小明两次实验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
P
最大
:
P
最小
=
.
改变电源电压
9:2
2.
小林在练习电路连接的实验中,根据如图
42
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实物
.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 观察到灯泡
L
1
比
L
2
亮一些
.
他猜想:灯泡
L
1
靠近电池的正极,通过的电流比灯泡
L
2
中的大一些
.
请你只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
(
1
)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
2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猜想是错误的:
.
(
3
)灯泡
L
1
比
L
2
亮的原因是:
.
观察到还是灯泡
L
1
比
L
2
亮一些
灯泡
L
1
的电阻比
L
2
的大,所以
L
1
分到的电压比
L
2
的大,
L
1
的实际功率比
L
2
的大
.
3.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实验.他们准备在图4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
他们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
(2)
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
A
、
B
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
两次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
(
填“较大”或“较小”
)
,同时小华发现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
2、4
较大
电路中电流过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过小
(3)
以上
(2)
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A.
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
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
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D.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C
(4)若电流表损坏,换用一只电压表,仍然利用上述器材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请在图5的方框内画出一个能反映该实验原理的电路图.(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导线根数不限)
答案
4
. (
2016•
遂宁)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
44
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
3V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
10Ω
,
20Ω
,
50Ω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20Ω 1A”
字样,导线若干.
三、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
2
)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
.
状态.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
端(填“左”或“右”).
答案
断开
右
(
3
)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
4
)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
10Ω
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V
,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
10Ω
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
20Ω
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
V
,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
.
端(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
R
处发生短路
2.4
右
2
(
5
)当小华改用
50Ω
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大
B
.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D
.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
6
)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 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
I
随电阻
R
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
C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
.(
2016
·内江)现用“伏安法”测量一个未知电阻
R
x
的阻值(
R
x
约为
20
Ω). 在实验室中,配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
.电源
E
(电压
U=3V
恒定);
B
.电流表
A
1
(量程
0
~
50mA
);
C
.电流表
A
2
(量程
0
~
3A
);
D
.电压表
V
1
(量程
0
~
3V
);
E
.电压表
V
2
(量程
0
~
15V
);
F
.滑动变阻器
R
(
0
~
80
Ω);
G
.定值电阻
R
0
=40
Ω;
H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则:
四、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小灯泡的电阻
为了测量多组数据使结果尽量准确,在滑动变阻器的整个滑动过程中,要使两电表的测量值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并且两电表的读数均大于其量程的
1/3
. 则:
(
1
)根据实验要求,电压表选用
,电流表选用
.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
2
)请在如图
45
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其中,部分电路已画出,并标出所选器材的字母).
D
B
答案
(
3
)根据所画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
4
)若在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U
,电流表的示数为
I
,那么,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R
x
=
.
C
答案
6.
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
R
x
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
46
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未知,每次在
A
、
B
两点间接入的元件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
R
x
.
(1)
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①将
接入
A
、
B
两点间;
未知电阻R
x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时,记下
;
③断开开关,取下A、B间的元件,将
接在A、B两点间;
④闭合开关,调节
,使
;⑤读出
,即可知道
R
x
的阻值.
电压表的示数U
电阻箱
电阻箱
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电阻箱的示数
(2)
小明测量电阻
R
x
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
A.
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B.
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判定磁铁磁性的强
C.
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D.
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C
7.
(
2015
·山东德州)如图
47
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
R
x
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
(
1
)同学们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
Rx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
0.5
3.2
3.18
(
2
)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
①方案一:闭合开关
S
,如果电压表
V
1
和
V
2
的读数
分别为
U
1
和
U
2
,则电阻
R
x
的阻值表达式为
R
x
=
.
②方案二:电路中
R
x
≠
R
0
,将
S
接到
a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
1
;再将
S
接到
b
,读出电流表的
I
2
;由
I
1
R
0
=I
2
R
x
可得
R
x
=I
1
R
0
/I
2
.
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
该方案不正确,两种情况下
R
x
和
R
0
两端的电压不等
8
.(
2016•
漳州)如图
48
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装置,电源电压为
4V
且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电阻约为
9Ω
,滑动变阻器标有“
20Ω 1A”
字样.
(
1
)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五、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答案
(
2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调至
(填“
A”
或“
B”
)端;
(
3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均有偏转,则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
4
)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
B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大,灯
泡的实际功率过小
.
左
(
5
)一实验小组的数据如表示数:
老师在检查时指出第
次实验的数据无法从实验中测得,理由
.
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
1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不能将
灯泡两端电压调为
0.3 V
0.7
(
6
)另一实验小组在原有器材基础上,不使用电流表,增加一个阻值已知、大小合适的定值电阻
R
0
和若干开关、导线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在图丙的方框内画出该小组的实验电路图(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并考虑灯丝电阻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9
. (
2016
·丹东)小红作“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6V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灯丝电阻约为
10
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
R
1
“
10
Ω
1A
”和
R
2
“
50
Ω
0.5A
”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
1
)小红设计了图
49
甲所示的电路,她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填“
R
1
”或“
R
2
”),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R
2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
2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原因是
;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
.
(
3
)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小灯泡
U-I
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
4
)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灯泡短路
(
或电压表短路
)
小灯泡断路
0.625
灯丝温度
(
5
)在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红增加了一只
10
Ω的定值电阻
R
并利用原有器材,也测出了额定电压为
2.5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步骤如下:
①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电路;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A
时,灯泡正常发光;
③断开开关,保持
.
不变,将电流表改接在灯泡所在支路中,再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
I
;
④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P
额
=
.
0.25
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
(
或滑动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
U
额
I(
或
2.5I)
10
. (
2016
·重庆改编)同学们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功率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
6V
,灯泡的额定电压
U
0
=3.8V
,额定功率在
1~1.5W
的范围内.
(
1
)按图
50
甲所示的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补充完整.
(1)
见下图
(
2
)小杜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缓慢向
B
端移动,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将变
(填“亮”或“暗”)
(
3
)另一组的小张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A
,电压表的示数是
V
,经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变大
0.2
亮
10
电压表量程接错,应该接
0
~
15 V
,实
际接了
0
~
3 V.
(
4
)小张同学重新调整电路连接后,继续探究小灯泡在额定功率时的亮度,但发现无法准确读出额定电压,他用第(
3
)小问中所测得数据先算出灯泡的电阻
R
L
,再根据
P
0
=U
0
2
/R
L
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按此方案算出灯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原因是
.
大
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题中所求电阻值
R
L
与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不相等
.
(
5
)同组的小红提出,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对电路稍作改动,就能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请你帮小红补全测量步骤(补全步骤时必须准确阐述接法和操作要点):
①断开开关,
;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③计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
使用小量程
)
2.2
11
. (
2016•
南京)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2.5V
.
(
1
)如图甲是小明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答案
(
2
)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
(填“
A”
或“
B”
)端.
(
3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进一步观察并检查电路,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及其连接均完好. 针对电路中出现的小灯泡不发光的故障现象,他提出了如下猜想:①小灯泡短路;②小灯泡的灯丝断了;③滑动变阻器断路.根椐故障现象,猜想
(填序号,下同)是错误的. 如果观察到电流表有示数,则猜想
是正确的.
B
②
①
(4)
排除故障,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滑片
P
向
(填“
A
”或“
B
”)端移到合适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即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5)
小平打算增加一个阻值为
10
Ω的定值电阻
R
0
,只利用一只电表,通过图中操作(开关
S
接“
a
”、”
b
”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图丙、丁是她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两种方案都能
B
.两种方案都不能
C
.丙方案能,丁方案不能
D
.丙方案不能,丁方案能
A
B
12
.(
2016•
衢州)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热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柯用如图
52
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
250mL
的同规格烧瓶内装有等体积的煤油,瓶塞上各插一根同规格的玻璃管,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期为
5Ω
和
10Ω
.
六、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端(填“
A
”或“
B
”),分别标记两烧瓶内玻璃管中液面的起始位置. ②闭合开关,通电
t
0
时间后,分别标记此时两烧瓶内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③比较发现
10
Ω电阻丝所在烧瓶内玻璃管中液面上升更高.
【推测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
.
B
越多
【
交流反思
】
方案一:在前一次实验后,待玻璃管中的液面将回到起始高度后,按小柯的实验步骤②再次进行实验,比较两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情况,得出结论.
方案二:用乙图所示装置替换甲图中对应装置(乙图中两个烧瓶规格相同,容积都为
500mL
),按小柯的实验步骤①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方案二
13.
在实验探究中,经常可以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完成不同的探究课题
.
如图
53
所示,两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将其放入两个同样大小的烧瓶中,可以对瓶中液体加热
.
现有如下课题:
A.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
C.
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
小的关系
D.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
(
1
)如果两瓶中电阻丝电阻大小相等,烧瓶中装着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则可以探究课题
.
(填课题对应的字母)
(
2
)如果烧瓶中都装着相同质量的水,但电阻丝电阻大小不同,则可以探究课题
.
(填课题对应的字母)
(
3
)在与(
2
)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应选择
相同,材料不同的电阻就可以探究课题
B.
A
C
长度、横截面积
14.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54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七、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吸起大头针的多少
C
A.
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
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
C.
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D.
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2
)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
54-
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
54-
乙所示的情景,比较甲和乙,可知
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电磁铁磁性越强
.
甲
大
15.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55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八、电磁感应现象
步骤一: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
,
这是因为
.
步骤二: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
,
这是因为
.
步骤三: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
.
不发生偏转
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不发生偏转
开关没有闭合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