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北京
作者简介
笔名山飒,
1972
年
10
月
26
日生于北京
一个大学教师之家,
1979
年七岁开始发表
文学作品,
1982
后连续在
《
儿童时代
》
、
《
儿童文学
》
、
《
人民文学
》
、
《
诗刊
》
、
《
人民日报
》
等几十家刊物上发表诗歌、散
文和小说。
1987
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著有
诗集
《
阎妮的诗
》《
红蜻蜓
》《
凛风快剑
》
,
散文小说集
《
再来一次春天
》
,法文长篇小
说
《
和平天门
》《
柳的四生
》《
围棋少女
》
《
女皇
》《
尔虞我诈
》《
亚洲王
》
,书画集
《
镜中丹青
》
,散文集
《
午后四时,能否在东京相见
》
,电影文学剧本数种。作品曾获中国儿童诗歌大赛第一名、教育部银帆奖,被评为北京希望之星。
《
和平天门
》1987
年获法国龚古尔小说处女作奖、文学新星奖、法兰西学院文学创作鼓励奖、中国新年奖,
《
柳的四生
》1999
年获法国卡兹奖,
《
围棋少女
》2001
年获法国中学生龚古尔奖、英译本获美国桐山奖、中译本获中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
《
女皇
》2003
年获袖珍丛书读者大奖。多部作品被译为
20
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描写了记忆中
的故乡,用看似平常却充满温情的故乡景物,
营造出温婉、含蓄、如诗一般的氛围。
课文通过对故乡北京西山、昆明湖和八
达岭长城的秀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积累词语
细声细气 一望无际 隐隐约约
秋高气爽 无拘无束 重重叠叠
断断续续 苍苍茫茫 漫山遍野
灰蒙蒙 温馨 凄婉 碧霄
怡然 凸凹 惬意 烽火
突兀 朦胧 零零星星
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共有
12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
2
):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
文章一开始,就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故乡
的景色,不过是寻常的花、草、蟋蟀,在作者
的记忆中却格外亲切。
第二部分(
3
-
9
):分别描写了故乡的西
山、昆明湖和八达岭长城。
第三部分(
10
-
12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的依恋之情。
课后题解
为什么说“西山的歌有碧绿的翅膀,昆明湖的歌有清亮
的翅膀,长城的歌有带花的翅膀”?
作者在描写西山时,运用最多的便是表现颜色的词:
“青”“灰蒙蒙”“浓绿”“青色的透明的”“没有边的绿连着
绿”“金檀色”。这些词语大多数表示绿色,所以作者说
“西山的歌有碧绿的翅膀”。
描写昆明湖时,作者抓住了昆明湖湖水“清澈”的特
点:“水痕”是“闪亮的”,“水中渗着寒气,被澄清过似
的”,“水汽”是“袅袅的”,“水是那明镜般清亮的”,所
以作者说“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
描写八达岭长城时,作者写漫山遍野的野花,用词
极为准确,“大片大片的”用“涂”,“零零星星的”用“点
缀”。有了花,所以作者说“长城的歌有带花的翅膀”。
课后题解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听那水声,就像听自己童年的故事。
(“水声”和“童年的故事”有什么联系?
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与昆明湖水紧密
联系,那水声也许像妈妈轻柔的话语,
也许像童年时银玲般的笑声
......
想到昆明
湖水,也就作者不禁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
年生活。
课后题解
出了长城,来到这最北的地方,我总
喜欢登高南望。(“总喜欢”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此时作者已远离故乡,“总喜欢”强烈
地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课后题解
课文中有不少优美生动的语句,如“阳光暖
暖地照着她,母亲般地抚爱着她”。请试着再找
几句品一品,并仿照写几句。
1
、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花儿会红着脸笑,
青草会细声细气地说话,蟋蟀会跳上窗台轻轻
地问候你。
2
、那宽阔的湖面上架着玉色的十七孔桥,
远远地伸出翅膀,去拥抱碧霄,最后一起融进
淡淡的云雾中。
3
、此时,只感觉身边皆是绿,绿色的风
吹着绿色的短笛,在山谷中悠悠地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