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
时空坐标
】
【
主要线索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
80
年的中国历史
,
是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
1.19
世纪中期
,
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
使中国社会的进程发生了改变。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
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2.19
世纪晚期
,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瓜分狂潮
,
再到八国联军侵华、
《
辛丑条约
》
签订
,
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华民族不屈不挠
,
顽强抗争。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
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史料探究
课前预习
随堂训练
素养落实
第
12
课 鸦片战争
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
·
素养提升
【
主题立意
】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
,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势力深入内地
,
这是清朝崩溃的开始
,
也是近代中国转型的开始。
【
学习目标
】
(
1)
运用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
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
,
形成历史时空
观念。
(2)
通过史料解读
,
在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结果等问题的基础上
,
从多个角度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
素养。
(3)
体会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
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
·
释疑解惑
知识梳理
一、虎门销烟
1.
背景
(1)
鸦片战争前
,
世界
高速发展。
(2)
清政府闭关自守
,
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
地位。
(3)
西方国家为扭转贸易逆差
,
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
,
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4)
道光皇帝任命
到广州查禁鸦片。
2.
经过
:
年
6
月
3
日
,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
3.
影响
: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
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
资本主义
出超
林则徐
1839
二、
《
南京条约
》
以及战后的中国
1.
鸦片战争
(1)
爆发
:
1840
年
6
月。
(2)
过程
①第一阶段
:1840
~
1841
年
,
英军封锁珠江口
,
进犯厦门、定海直至天津白河口。
②第二阶段
:1841
~
1842
年
,
英国侵占香港岛后
,
进攻厦门、鸡笼、定海、吴淞、镇江
,
最后侵入南京下关江面。
(3)
结果
:
清军战败
,
清政府被迫议和
,
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中英
《
》
。
南京条约
2.《
南京条约
》
及其附件
开五口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一地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协关税
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加三权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3.
战争危害
:
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1)
政治
:
中国的
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经济
:
中国被迫卷入
。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
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扩大在华利益。
(2)
直接原因
:
清政府拒绝西方列强提出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
经过
(1)
爆发
:
1856
年
10
月
,
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
结果
: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
火烧
,
清政府战败求和。
主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英法
圆明园
3.
结果
:
1858
年
6
月和
1860
年
10
月
,
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
《
天津条约
》
和
《
》
。
(1)
增开天津等
11
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4)
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
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
800
万两白银等。
4.
影响
(1)
政治
:
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
深了。
(2)
经济
: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北京条约
【
概念解读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
,
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
,
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
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
,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
,
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片面最惠国待遇
: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
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
,
但中国则无对等权利。
领事裁判权
:
西方殖民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
,
在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
,
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
﹑
刑事诉讼
,
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
,
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它的存在
,
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
,
它是列强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
,
严重侵害了所在国家的司法主权。
租界
: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定租地或租界章程后
,
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
,
多位于港口城市。
【
走出误区
】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
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
中国的禁烟运动是诱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
规律总结
】
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及造成的危害来看
,
应当全面否定鸦片战争
,
但也要看到战争在客观上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
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促进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探究主题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
“
(
虎门销烟
)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
,
全部给予销毁
!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
要狠狠地教训它
!
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
,
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
”
——
英国首相巴麦尊
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
·
史料教学
【
问题
】
据材料分析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
【
解读
】
材料指出
“
虎门销烟
”
损害了英国利益
,
“
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
”
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
结论
】
直接原因
:
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
:
开放通商口岸
,
打开中国市场
,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探究主题
2
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
,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中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会解体一样。
——
马克思
《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
材料二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
,
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
,
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
,
而是一个思想问题
,
中国文明
,
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
,
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
,
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
,
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
裴钰
《
改变中国
——
鸦片战争英国出兵
170
周年反思
》
【
问题
】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
解读
】
从材料一解体的过程中反思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
文化的影响。从材料二
“
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
中体会鸦片战争推动中国文明转型
,
即用现代化的眼光看鸦片战争给早期现代化带来的影响。
【
结论
】
(1)
政治
: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经济
: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
思想文化
:
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
,
注目世界
,
探索新知
,
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
总体上促使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
.
【
深化拓展
】
运用多元史观全面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
(1)
从革命史观角度看
:
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从近
(
现
)
代化史观角度看
: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化艰难启动。
(3)
从全球史观角度看
: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
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4)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
:
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
,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
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5)
从社会史观角度看
: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
,
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探究主题
3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材料
【
问题
】
读图
,
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何异同。
【
解读
】
通过读图
,
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范围更广
,
开放通商口岸更多
,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
从战争后都开放通商口岸可知战争目的相同。
【
结论
】
相同
:
目的及根本原因
,
打开中国市场
,
倾销商品
,
掠夺原料。
结果
,
都签订不平等条约
,
开放通商口岸。
影响
,
损坏了中国的主权。
不同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更长、侵略国家更多、开放通商口岸更多、势力从南部沿海扩张到整个海岸线并沿长江深入内地。
【
深化拓展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分类比较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
续
根本原因和目的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
大
侵略力量
英国
英法两国
,
美俄帮凶
侵略时间
两年
四年
侵略范围
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战争危害
和影响
开五口
,
集中在长江口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
远离政治中心
;
割香港岛
;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增开十一口
,
从海南到北方整个沿海地区
,
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
已经逼近清朝政治中心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内河航运权丧失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社会性
质变化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
·
学以致用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鸦片战争
1
、
2
3
第二次鸦片战争
4
综合
5
、
6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认为
:“
就世界大势论
,
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
)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中国的闭关锁国
解析
:C
鸦片战争发生时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进行工业革命
,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已是世界发展潮流。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
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便成为了英国的需要。故选
C
。
2.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
,
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
——
诉讼推给外人处置
,
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
)
A.
割让香港岛
B.
领事裁判权
C.
巡查贸易权
D.
关税协商
解析
:B
“
诉讼推给外人处置
”
说明中国丧失司法主权
,
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司法主权
,B
项正确。
3.
近代外交家薛福成曾写道
:“
中国立约之初
,
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
,
大要有二
:
一则曰
,
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
一则曰
,
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列强获得这两项特权是依据
(
)
A.《
南京条约
》
附件
B.《
马关条约
》
C.《
辛丑条约
》 D.“
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
:A
题干中
“
一国获利各国均沾
”“
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
”
指的是列强所获得的
“
片面最惠国待遇
”
和
“
领事裁判权
”
两项特权
,
这两项特权均出自
《
南京条约
》
附件
,A
项正确。
4.(
2017
·
湖南益阳期末
)“
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
……
故烦请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
,
丝毫不得留难
,
并望以宾礼相待
……”
这一护照的出现最早在
(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解析
:B
外国人获得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
,
是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
《
天津条约
》
获得的。
1860
年签订的
《
北京条约
》
承认
《
天津条约
》
有效
,B
项正确。
5.(
2017
·
山东临沂期末
)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
,
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
,
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目的是
(
)
A.
打开中国市场
B.
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C.
建立军事基地
D.
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解析
:A
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
,
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
为其工业产品寻找销售出路
,A
项正确。
B
、
C
两项并非发动战争的目的
,
错误
;
这一阶段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在经济与文明方面的变化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焦点。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鸦片战争后
,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
,
第一是鸦片
,
第二是纺织品。
1885
年以后
,
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
,
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
其中
,
茶叶最为明显。
1886
年以前
,
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
,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
(
今斯里兰卡
)
和日本茶叶的排挤
,
数量日减。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
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
赵德攀
《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
(1)
根据材料指出
,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
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有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
简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
解析
:
第
(1)
问据材料信息
“
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
”“
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
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
归纳即可。第
(2)
问结合
《
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
答案
:
(1)
变化
:
棉纱和棉布进口增加
;
土特产品
(
茶叶
)
出口减少
;
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
(2)
原因
:
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等特权
,
开放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
,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通商
,
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
(3)
据两次鸦片战争及影响分析
,
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和渗透”的
?
解析
:
第
(3)
问列强的渗透从其侵略的方式和对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作答
;
关联主要从中国农业文明为西方工业文明提供原料和市场方面作答。
答案
(3)
文明相互关联和渗透
:
列强通过侵略战争
,
签订不平等条约
,
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
,
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
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
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