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课 清明节的由来
语文
S
版 三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是介子推留给晋文公重耳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成为晋文公鞭策自己清明执政的座右铭,还促成了清明节的诞生。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呢?一起走进文中看看吧。
生字全解
我会写
我会认
词语解释
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语重心长:
言辞陈恳,情深意长。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是国家安定。
祭奠:
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鞭策:
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感人肺腑的古代传说,说明了清明节的由来,体现了介子推的忠君思想,晋文公的勤政清明和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怀念。
阅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课文解读
每年
4
月
5
日前后。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
?
纪念什么?
阅读第
2-8
自然段,想一想: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介子推 :
割肉煮汤 回绝做官退隐山里
被烧死 留血书
晋文公:
寻介子推做官 放火烧山 祭恩人
命名“清明柳” 定 “清明节”
纪念
读一读
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
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
贤明
的国君。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品一品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
合作探究
(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拓展延伸
相关知识
关于清明的由来还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祖先根据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四日、五日或六日。这时候,天气已经渐渐转暖,楊柳返青,百草抽芽,空气清新,万物都显得格外洁净鲜明,所以叫清明。
当堂训练
想一想,填一填。
传统节日
时 间
习 俗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 宵 节
清 明 节
四月五日前后
扫墓、插柳
端 午 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中 秋 节
重 阳 节
贴春联,放鞭炮
(农历)正月十五
吃汤圆
赛龙舟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农历)九月九日
登高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听写吧
!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
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