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诫子书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诸葛亮(
181
—
234
),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
195
)
15
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
《
三国志
》
有
《
诸葛亮传
》
,并整理其诗文
《
诸葛亮集
》
传世。
作者简介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
208
),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绝千古”,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引后世无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作者简介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
《
诫子书
》
。他在
《
诫子书
》
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30
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
37
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
16
岁。
《
诫子书
》
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背景简介
学习目标:
1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
、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夫(
fú
)
澹泊(
dàn
)(
bó
)
淫
(
y
í
n
)
慢
遂(
suì
)
庐(
lú
)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诫子书
夫
/
君子
/
之行
,
静
/
以修身
,
俭
/
以养德
;
非
/
澹泊
/
无以
/
明志
,
非
/
宁静
/
无以
/
致远。夫
/
学须静也,才
/
须学也。非学
/
无以
/
广才,非志
/
无以
/
成学。淫慢
/
则
/
不能
/
励精,险躁
/
则
/
不能
/
治性。年与时
/
驰,意与日
/
去,遂成
/
枯落,多不
/
接世,悲守
/
穷庐,将
/
复何及!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补充注释:
诫
:警告,劝诫。
书
: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夫
: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表示将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以
:用来。
修身
:修养身心。
广
:扩展 。
成
学
:成就
励
精
:
振奋
年
与时驰
:年华
意
与
日
去
:
意志
;
岁月
遂
成
枯
落
:
最终
;枯败;
凋零
。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
澹泊
无以明志,非
宁静
无以致远。
(互文)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通译全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通译全文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
通译全文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1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问题研究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2
、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问题研究
A.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
“
静
”
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
“
躁
”
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3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
问题研究
4.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问题研究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理清课文结构,以助背诵
提出中心论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证明论点
{
治学:静、学、志
修身:淫慢、险躁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告诫儿子:
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本文的中心句是
。
2.《
诫子书
》
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表达对儿子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
3. 《
诫子书
》
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4. 《
诫子书
》
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