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图
枯木怪石图
赤壁赋
宋
·
苏轼
苏轼
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
豪放派
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轼,苏辙
散
文
“欧苏”:欧阳修,苏轼
宋
诗
“苏黄”:苏轼,黄庭坚
宋
词
“苏辛”:苏轼,辛弃疾
宋
书
法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画
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
王安石变法新党
与
司马光旧党
斗争之时,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先后贬至
黄州、惠州、儋州
,最后病死于常州。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问汝平生功业,
身如不系之舟。
心似已灰之木,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
1079
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元丰二年(
1079
年)八月,苏轼因
“
乌台诗案
”
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神宗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
128
天之后,贬为黄州
团练副使
,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
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这是苏轼
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
的时期。在一时期,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及两篇赋,即
《
前赤壁赋
》
和
《
后赤壁赋
》
。
关于赤壁
赤壁,山名。一指今湖北武昌西
赤矶山
,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一指今湖北黄冈
赤鼻矶
,即苏轼游览处。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苏轼在
《
书
〈
赤壁赋
〉
后序
》
和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中,分别以“传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定。由于两山名同称“赤壁”,
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
赋
”:
一种
有韵的
文体
。
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赋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
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等几个阶段。
赋的特点:
其一
,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体物写志
)。
其二
,文辞上讲究新奇美丽的辞藻和用典。
其三
,语音上讲究声韵的谐协。
关于“赋”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
、
壬戌
( )
10
、
酾
酒( )
2
、桂
棹
( )
11
、横
槊
( )
3
、余音
袅袅
( )
12
、渔
樵
( )
4
、幽
壑
( )
13
、
扁
舟( )
5
、
嫠
妇( )
14
、
匏
尊( )
6
、
愀
然( )
15
、
蜉蝣
( )
7
、山川相
缪
( )
16
、无尽
藏
( )
8
、
舳舻
千里( )
17
、狼
籍
( )
9
、
旌
旗( )
18
、枕
藉
(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
《
陈风
·
月出
》
是中国第一首歌唱月亮与爱情的诗歌。原诗为:
月出
皎
兮,
佼
人
僚
兮,
舒窈纠
兮,
劳心悄
兮!
月出皓兮,佼人
懰
兮,
舒忧受兮,劳心
慅
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
夭绍
兮,劳心
惨
兮!
⑴
皎
:月光洁白明亮。 ⑵
佼
(
jiāo
):同“姣”,美好。
⑶
僚
:同“嫽”,娇美。
⑷
舒
: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
⑸
窈纠
: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 ⑹
劳心
:忧心。
⑺
悄
:忧愁状。
⑻
懰
(
liǔ
):妩媚。
⑼
慅
(
cǎo
):忧愁,心神不安。
⑽
夭绍
: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⑾
惨
(
zào
):焦躁貌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饮酒咏诗、迎风赏月
——
展示了一个
宁静空明、朦胧缥缈、舒畅飘逸、超然物外
的境界。
本段展示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
心情
如何?
哪些词句
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借助
夸张、想像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
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
,把洞箫那种
悲咽低回
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悲
从何来
?
悲从
箫声
中来(
显意
)
悲从
苏子的政治失意里
来(
隐意
)
悲
从何来
?
流光
,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
——
月出皎兮
美人
,即心上的漂亮人儿
——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渺渺兮予怀
,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
——
劳心悄兮
歌词表现的是作者的
政治感慨
,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
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
,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
的情怀。
情怀阐发
对比
:
古今人物
——
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
?
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
比喻
:
人生短暂而渺小,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
:不可乎骤得
“
客
”
是如何解说自己当时“悲”的情怀的?
一
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
;
二
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
;
三
是要摆脱现实处境, 却
“
知不可乎骤得
”
。
“
客人
”
之悲产生
于哪些
方面的感触
?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主问
客答
古人事迹
现实人生
孟德遗诗
孟德遗迹
渔樵江渚
蜉蝣天地
安在哉
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悲之缘由
第三段
写景
议论
抒情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
写景
;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
议论
;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
抒情
。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矛盾关系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
无尽也(人)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取与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种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取
不取
作者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
1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
2
)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
3
)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讨论
: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
傅 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
寂寞让苏轼如此
成熟
。
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
不如说是
赤壁成全了苏轼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
余秋雨
《
苏东坡突围
》
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浏览全文思考:苏轼在游赤壁时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
愀然
喜而笑
(乐)
(悲)
(乐)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
和
客
实为一体
,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
、主
——
作为
道者
的苏轼
——
达观
——
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
、客
——
作为
儒者
的苏轼
——
悲观
——
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花与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
璞
人活着要有长度、厚度、宽度和深度。长度是人的寿命,谁也无法决定长短;厚度是人的为人,要敦厚老实;宽度是人的肚量,要有广阔的胸怀;深度是人的能量,即社会活动能量和精神的能量
。
──何庆魁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
周国平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成语归纳
1
、
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
、
正襟危坐
: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
、
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
、
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
、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通假字
举酒
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
冯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山川相
缪
,郁乎苍苍
(“属”通“嘱”,劝人喝酒)
(“冯”通“凭”,乘)
(“缪”通“缭”,盘绕)
古今异义
1
、
徘徊
于斗牛之间
2
、望
美人
兮天一方
古义:指明月停留。
今义:多指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
古义:指他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女子。
词类活用
西
望夏口,
东
望武昌。
舞
幽壑之潜蛟
泣
孤舟之嫠妇
侣
鱼虾而
友
麋鹿
(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
起舞。)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
哭泣。)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朋友)
词类活用
月明星稀,乌鹊
南
飞
下
江陵,顺流而
东
也
况吾与子
渔樵
于江渚之上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特殊句式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句
特殊句式
2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
、介词结构后置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
、主谓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2
、凌万顷之茫然。( )
3
、渺渺兮予怀( )
4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5
、侣鱼虾而友麋鹿( )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名作状
意动用法
6
、正襟危坐( )
7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8
、方其破荆州( )
9
、夫水,智者乐也。( )
10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判断句
被动句
1
、之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倚歌而和之
(代词,他,它)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取消句子独立性。)
2
、而
而不知其所止
(连词,表转折关系。)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
2
、而
倚歌而和之
(连词,表修饰关系。)
自其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关系。)
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并列关系。)
羽化而登仙。
(连词,表顺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