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2 考点3 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的展望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2 考点3 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的展望》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选考部分 模 块 四 选考二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 3  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的展望 02 真题模拟 — 巩固提升 栏 目 导 航 01 考点识记 · 核心突破 01 考点识记 · 核心突破 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 .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 “ 冷战 ” 的产物,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 .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造成中东地区长期的动荡不安,严重危害了世界和平;造成了巴以双方相互仇视和冤冤相报,使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 3 .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战争;两国经济全面倒退;造成中东分裂。 4 . 海湾战争 (1) 原因: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爆发。 (2) 简况: 1991 年 1 月,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 “ 沙漠风暴 ” 的军事行动,到 4 月结束。 (3) 影响:是 “ 冷战 ” 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 深化拓展 ]  海湾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的不同 1 .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而以往局部战争仍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海湾战争中空中力量的强弱具有决定作用,空袭和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阶段。 2 .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 .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 4 .海湾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战争观念,它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二、和平与发展 ——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 . 联合国 (1) 成立 ① 设想: 1941 年英美签署 《 大西洋宪章 》 ; 1943 年 10 月,苏、中、英、美签署 《 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 。 ② 成立: 1945 年 6 月,在旧金山签署 《 联合国宪章 》 。 10 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2)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3)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在重大问题上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4) 联合国的作用 ① 初期被美国操纵。 ② 在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裁军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 人权宣言和推动非殖民化。 ④ 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 ⑤ 开展了人道主义援助。 2 .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1)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49 年,第一届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 1950 年,第二届大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2)《 罗素 —— 爱因斯坦宣言 》 : 1955 年,针对核战争对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发表。 (3) 美国反战运动:主要反对侵越战争。 (4) 国际和平年: 1982 年第 37 届联大确定 1986 年为 “ 国际和平年 ” 。 1985 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 《 国际和平年宣言 》 。 3 . 和平与发展 (1) 关系: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 (2) 和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发展关系到世界的繁荣与兴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联系加强,彼此影响越来越直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 冷战 ” 、局部战争和核武器威胁,人民渴望和平;解决全球性问题最终取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 [ 深化拓展 ]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原因 1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联系日益增强。 2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是以往的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3 .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4 .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随着和平力量的增长,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是人心所向,且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1 . (2016 · 全国乙卷 · 47) (15 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 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 “ 信息传递 ” ,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02 真题 · 模拟 — 巩固提升 1969 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 1973 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 《 越战初期中美之间 特殊的 “ 信息传递 ”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8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7 分 ) 解析: 第 (1) 问,注意总结概括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即可。第 (2) 问,对美国急于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的考查,在总结概括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由 “ 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 ”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受越南战争和经济危机影响,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被迫调整外交战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同时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美国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答案: (1) 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 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2 . (2015 · 全国卷 Ⅱ · 47) (15 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 1910 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1941 年 4 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 1943 年 4 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 年 8 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 “ 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 ” 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 “ 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 ” 1949 年 8 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 摘编自 [ 俄 ] 亚 · 维 · 菲利波夫 《 俄罗斯现代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5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10 分 ) 解析: 第 (1) 问,从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总结背景。第 (2) 问第一小问 “ 条件 ” ,从材料依次得出即可。第二小问 “ 积极作用 ” ,从材料 “ 1945 年 8 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 ” ,可知作用是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的局势,可总结作用是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答案: (1) 背景: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 (2) 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 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3 . (2014 · 全国卷 Ⅰ · 47) (15 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1576 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 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 1968 年,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对 4 票、 21 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 59 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 《 国际关系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 1576 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的原因。 (5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10 分 ) 解析: 第 (1) 问,从材料的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第 (2) 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 “ 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 ”“ 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对 4 票 …… 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 ” 的信息可归纳出联合国的推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再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核武器的危害、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等角度来分析;第二小问,抓住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的内容来思考,可从维护世界和平,减少核武器扩散,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等角度来归纳。 答案: (1) 原因:联合国大会 1576 号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 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4 . (2018 · 衡阳模拟 ) (15 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9 年 7 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到莫斯科出席美国展览开幕式 …… 美国国会刚刚通过 “ 沦陷国家 ” 决议,该决议公开批评苏联虐待它的卫星国,赫鲁晓夫确信尼克松的莫斯科之行是要公开羞辱苏联领导人。在参加展览会之前,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私下里进行了会晤,并就 “ 沦陷国家 ” 决议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 在展览会上他们交流时仍然言辞尖刻。他们争论的高潮发生在美国式的,特别为展览建造的房子的厨房里。赫鲁晓夫毫不犹豫地嘲笑着厨房里的现代化设施,包括柠檬色的榨汁器和嵌入式洗碗机。在他看来,他们集中体现了 “ 资本主义对妇女的态度 ” 。 除此之外,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被赫鲁晓夫的批判刺痛了的尼克松,用一个手指碰了一下苏联书记的胸膛,粗暴地宣称美国的任何一个钢铁工人都能购买。接下来就是关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从洗碗机到导弹,孰优孰劣的辩论使他们之间的争论达到了高潮。 —— 摘编自 [ 美 ] 杰里 · 本特利 《 新全球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发生厨房辩论的历史背景。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厨房辩论产生的影响。 (9 分 ) 解析: 第 (1) 问,根据所学 1959 年正值美苏两极对峙, “ 冷战 ” 形成;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严重的分歧和矛盾;根据材料 “ 美国国会刚刚通过 ‘ 沦陷国家 ’ 决议,该决议公开批评苏联虐待它的卫星国,赫鲁晓夫确信尼克松的莫斯科之行是要公开羞辱苏联领导人 ” 可知,苏联和美国的领导人存在相互猜忌和严重的不信任。第 (2) 问,根据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国际等方面论述。如政治上进一步导致了两个不同制度大国的对立;影响了美苏的社会经济实践;刺激了双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加剧了双方的军备竞赛等。 答案: (1) 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与矛盾;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 (2) 刺激了双方意识形态的斗争;引发了双方外交危机;影响了美苏的社会和经济实践;加剧了双方的军备竞赛;拓展了冷战的区域与范围。 ( 答出四点即可 ) 5 . (2018 · 湖北联考 ) (15 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情愿的事情。但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就面临是支持还是不支持的选择,毛泽东选择了支持。 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因为 1949 年刘少奇去莫斯科的时候,当时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一个分工。斯大林说以后欧洲的事情、欧洲的革命是苏联共产党来管,亚洲的革命、东方的革命就由中国共产党来管。 —— 《 复兴之路 》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 “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中国是不情愿的事情 ” ? (8 分 )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选择支持的原因。 (7 分 ) 解析: 第 (1) 问,朝鲜战争发生在 1950 年,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环境以及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争,渴望和平;战争的爆发意味着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抗衡,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要付出巨大牺牲等来回答。 第 (2) 问,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维护亚洲地区和平、保证国内和平稳定、巩固中苏联盟、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等角度回答。 答案: (1)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内还有国民党残余势力,台湾问题没有解决,还有部分领土尚未解放;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争,渴望和平安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战争的爆发意味着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抗衡,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要付出巨大牺牲。 (2) 中国采取了一边倒战略,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参加朝鲜战争有利于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遏制美帝国主义的扩张;参加朝鲜战争能够保证国内和平稳定,为经济的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巩固中苏联盟;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6 . (2018 · 菏泽模拟 ) (15 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 13 /1 ,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 16/ 1 ,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 零伤亡 ” 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 “ 零伤亡 ” 。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 “ 零伤亡 ” 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 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8 分 ) (2) 据材料二,谈谈你对 “ 局部战争 ” 的认识。 (7 分 ) 解析: 第 (1) 问,从材料一的关键信息着手, “ 新式飞机数量比为 13 /1 ,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 16/ 1 ” 说明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 “ 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 ” 说明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第 (2) 问,应围绕 “ 局部战争 ” 展开,言之有理即可,如局部战争同样有破坏力;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答案: (1) 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 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谢 谢 观 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