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3
现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视角
1
现代史的中外对比
视角
2
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针对训练
现代史的中外对比
视角
1
1.
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比较
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
相
同
点
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突破了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
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不
同
点
由和平和合法斗争逐渐过渡到暴力革命
一开始就把成立武装、建立政权和争取群众结合起来
以总暴动的形式首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很快波及农村
从农村割据开始建立革命政权,长期形成两个政权的对立,直到最后夺取中心城市
过程从武装起义到夺取政权,迅速而较容易
从武装起义到游击战争再到正规战,经历了几十年漫长曲折的过程
2.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性
共同点
(
概括
)
苏俄新经济政策
(
说明
)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
说明
)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十年
“
文化大革命
”
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营企业,同时大力招商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视角
2
1.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2)
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
(3)
以工代赈,开拓国内市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
(4)
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
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2.
美苏
“
冷战
”
局势的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1)1949
~
1955
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推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
(2)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政策。
(3)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20
世纪
80
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5)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加重大国际组织活动。
3.
多极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对策
(1)
挑战
①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两极格局瓦解后,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首位,发展科技成为重点。
②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是又一挑战。
③
特色道路的挑战: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何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中国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2)
战略对策
①
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搞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事业,参与国际竞争,利用有利因素,抵制外来不利影响。
②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
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针对训练
四
1.(2017·
山东潍坊高三检测
)
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
“
心照不宣
”
A.
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
B.
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C.
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
D.
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解析
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中在亚洲进行热战的表现,因此并不能体现冷战局势的缓和,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苏联参战被严守秘密,主要是避免战争扩大化,避免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故
B
项正确;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对立关系,不可能有共同的利益,故
C
项错误;
朝鲜问题并未解决,故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2.(2017·
湖北百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
)1970
年
6
月
4
日,美国众议院第一次从其援外拨款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紧接着,美国驻法大使向中国驻法大使馆传递美方的意图: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打开一条保密通讯的渠道。这反映出当时
A.
美中苏鼎足的世界格局出现
B.
中美建交是美国的战略目标
C.
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影响
D.
美国急于瓦解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
√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
“
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打开一条保密通讯的渠道
”
可知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的影响,故
C
项正确。
1
2
3
4
5
6
3.(2017·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
)
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
B.
都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C.
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D.
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答案
解析
解析
三种模式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故
A
项正确。
√
1
2
3
4
5
6
A.
美日的根本利益完全趋向一致
B.
国家实力消长影响国际关系发展
C.
中美力量决定亚太局势的走向
D.
多极格局的形成取代了两极格局
4.
在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是中美苏
(
俄
)
日之间的关系。下表是
20
世纪
50
~
90
年代四国关系的主要变化,反映了
答案
解析
20
世纪
50
~
60
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20
世纪
60
~
70
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20
世纪
70
~
80
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20
世纪
80
~
90
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
1
2
3
4
5
6
解析
美日国家利益完全一致说法绝对化,故
A
项错误;
亚太局势的发展由国家利益决定而非中美力量能够左右的,故
C
项错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强,世界仍处于两极格局中,故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5.(2017·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20
世纪
90
年代,中、苏都深化了国企改革。苏联制定了
“
500
天计划
”
。即从
1990
年
11
月
1
日到
1992
年
3
月
14
日的
500
天内,分四个阶段将苏联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以下关于
90
年代的中、苏国企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次改革私有化的程度不同
B.
都使国有企业恢复活力
C.
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D.
都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解析
√
解析
苏联通过改革导致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私有化程度提高,而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故
A
项正确。
1
2
3
4
5
6
注
②
AIIB
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亚投行;
④
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
⑤
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
⑦
是
“
中国
—
东盟中心
”
的标志。
6.(2017·
山东威海文登高三质检
)
下面都是中国加入的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的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
2
3
4
5
6
试选取三个图案标志,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
(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答案
示例一:
③⑥⑧
。主题: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建树
(
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论述:
③
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⑥
是中国维和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⑧
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示例二:
②⑦⑧
。主题:中国积极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论述:
②
是
“
亚投行
”
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亚洲区域建设的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⑦
是
“
中国
—
东盟中心
”
的标志,新型的中国
—
东盟关系是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⑧
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1
2
3
4
5
6
示例三:
①②⑧
。主题:中国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论述:
①
是
WTO(
世界贸易组织
)
的标志,说明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
或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
;
②
是
“
亚投行
”
的标志,说明中国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亚洲区域集团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⑧
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示例四:
④⑤⑥
。主题: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主导的国际活动。论述:
④
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说明中国致力于改善各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人道主义援助;
⑤
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说明中国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⑥
是中国维和的标志,说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
2
3
4
5
6
注意
“
主题
”
与
“
论述
”
要一一对应,即
“
论述
”
是为
“
主题
”
服务的,而且要突出中国的作用,这样才能与材料的主旨相一致。答案尽管不是唯一的,但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做到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
2
3
4
5
6
解析
首先要明确材料所示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的标志。
①
是世贸组织的标志,
②
是亚投行的标志,
③
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标志,
④
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
⑤
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
⑥
是中国维和的标志,
⑦
是
“
中国
—
东盟中心
”
的标志,
⑧
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根据图示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进行归类。可以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建树或中国积极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或中国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来分析。
1
2
3
4
5
6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