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
有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
800
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
……
它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了吧?
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2.
熟读课文,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于概括力的说明语言。
3.
品味作者精彩说明语言的运用,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快速浏览全文:
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
清明上河图
》
课文可分三部分:
1.
由宋朝城市的发展繁荣,
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2.
介绍张择端生平,并引出画作的
背景,呼应题目
——
梦回繁华。
3.
具体介绍说明《清明上河图》的
特点、内容、艺术特色和地位。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合作探究
1
.本文围绕
《
清明上河图
》
,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
.课文是怎样围绕“繁华”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
3
.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应的例句。
4
.本文的说明顺序怎样的?
1
.本文围绕
《
清明上河图
》
,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介绍这幅图的历史背景,画的作者,画卷的纵横,作品描绘的内容,画卷特点及历史价值等。
2
.
课文是怎样围绕
“
繁华
”
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
(
1
)先介绍城市经济的繁华。
(
2
)再介绍张择端绘画技艺的繁华和南宋人梦想的繁华。
(
3
)最后详写了清明上河图反映内容和创作技法的繁荣。
3
.
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应的例句。
举例子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
列数字
:纵
25.5,
横
525
。
作引用
:后习绘画
摹状貌
: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
打比方
: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就全文而言,使用的是
逻辑顺序
,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进而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按照
“
内涵
—
内容
—
价值
”
的思路展开,
清晰而全面,重点突出。
第
4
段介绍说明画作内容时,主要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其中
“
画面开卷处
”“
画面中段
”“
画卷后段
”
将画作切分成三个部分,然后按照
从前到后的空间方位
依次说明。
4
.本文的说明顺序怎样的?
课堂小结
课文以
《
梦回繁华
》
为题,介绍了
《
清明上河图
》
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 北宋时 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古代生活丰富的想象,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把它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反馈检测
1.
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遒
劲
(qi
ú
)
绢
本
(juàn)
春寒料
峭
(qiào)
B.
田
畴
(chóu)
覆
灭
(fǔ)
摩肩接
踵
(chǒng)
C.
汴
梁
(bi
à
n)
舳
舻
(zh
ó
u)
长途跋涉
(sè)
D.
纤
夫
(xiān)
握
篙
(hāo)
络
绎
不绝
(yì)
A
2.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出心栽 内忧外患
B.
俯仰生恣 眼花瞭乱
C.
一应具全 舳舻相接
D.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D
反馈检测
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星期天,街上行人
摩肩接踵
,热闹极了。
B.
经过半个小时的
长途跋涉
,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
习家池。
C.
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
春寒料峭
,风雨凄凄。
D.
在展出的各幅画前无不人头攒动,尤其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更是
络绎不绝
。
B
反馈检测
4.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宋汴梁商业
,除贵族
外,还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
。
,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
密集 聚集 活跃 由此
B.
繁盛 聚集 活跃 由此
C.
繁盛 居住 丰富 因此
D.
密集 居住 丰富 因此
B
反馈检测
5.
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
1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
25.5
厘米,横
525
厘米。 ( )
(
2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 ( )
(
3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
……
( )
举例子
反馈检测
列数字
打比方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
1
)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
基本
一致。
(
2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
十分
真实。
反馈检测
(
1
)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
基本
一致。
不能去掉,“基本”表程度上的限定,是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大体一致,并不完全相同;去掉后,变成完全一致,与事实不符;“基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
十分
真实。
不能去掉,“十分”表程度上的限定,说明画面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去掉后,语气减弱,与作者的原意不符;“十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