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如果你要去超市买钢笔,你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
服装区
饮料区
生鲜区
家电区
体育用品区
文具区
一、生物分类
1
、概念:
根据生物的
相似程度
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
形态结构
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3
、分类依据
生物在
形态结构
等方面的特征
4
、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基本单位是
种
2
、分类意义
以弄清不同类之间的
亲缘关系
和
进化关系
5
、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
、
尝
试对生物进行分
类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
有
多万种
.
可以分为哪
四大类群
?
30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绿色
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 ),少数生活在潮湿陆地。靠( )吸收( )和( ),都能进行( )。无( )、( )、( )的分化。
水中
全身
水
无机盐
光合作用
根
茎
叶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大多生活在( )陆地,一般具( )。但茎中无( )叶中无( ),具( )植株( )。
潮湿的
茎和叶
导管
叶脉
假根
矮小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有 ( )、 ( )、( )的分化,且其中有( )。
根
茎
叶
输导组织
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异同
。
藻类
苔藓
蕨类
细胞数目
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多细胞
多细胞
生活环境
大多水中、少陆地
潮湿
潮湿
根
无
假根
有
茎
无
茎无导管
有
叶
无
叶无叶脉
有
1
、绿色开花植物有哪六大器官?
2
、所有植物都有种子吗?
3
、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吗?
6
、无种子的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5
、被子植物的叶脉都一样吗?
4
、种子里面的子叶数一样吗?
请同学们回忆和讨论
:
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水绵有茎叶吗?
这是真正的根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所有植物都有
根、茎、叶吗?
平行脉
所有植物的叶脉都一样吗?
网状脉
种子植物分为 :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
种子是裸露的
;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菜
豆
种
子
玉米种子
豆类种子
有两片子叶,无胚乳
玉米种子
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区别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相同点
不同点
豆类种子
有种皮和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
胚
胚
有两片子叶,
无胚乳
只有一片子
叶,有胚乳
2
、植物分类
油松
肾蕨
葫芦藓
玉米
向日葵
水
绵
请观察以上植物的形态特征,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
玉米、向日葵、油松
肾蕨、葫芦藓、水绵
玉米、向日葵
油松
玉米
向日葵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植 物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油松
肾蕨
葫芦藓
水绵
植物
叶脉为平行脉(一片子叶)
无根
(假根)
无根
有根
有种子
种子有果皮包被
种子无果皮包被
无种子
有茎叶
无茎叶
叶脉为网状脉(两片子叶)
A
类植物
B
类植物
D
类植物
E
类植物
F
类植物
C
类植物
单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双子叶植物
葫芦藓
肾蕨
水绵
玉米
向日葵
油松
讨论:
1
、上述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
A
、
B
、
C
、
D
、
E
、
F
哪类植物?
葫芦藓
---E
类植物
苔藓植物
肾蕨
---D
类植物
蕨类植物
水绵
---F
类植物
藻类植物
向日葵
---B
类植物
双子叶植物
玉米
---A
类植物
单子叶植物
油松
-----C
类植物
裸子植物
3.
有种子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4.
无种子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藻类植物
无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孢子植物)
2,
上述
A
、
B
、
C
、
D
、
E
、
F
各类植物都属于同意分类等级吗?
不是。
D
、
E
、
F
是一个等级,
C
低一个等级,
A
、
B
低两个等级。
5.
你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
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为:
藻
类
植
物
苔
藓
植
物
蕨
类
植
物
裸
子
植
物
被
子
植
物
你认为植物的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特征?
根、茎、叶、果实、种子
花
形态结构
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植物分类的依据是:
植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1
、有无种子: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2
、种子外有无果皮:
被子
植物和
裸子
植物
3
、被子植物分为:
单
子叶植物和
双
子叶植物
孢子植物分为:
蕨类植物:
有
茎叶分化,
真
根
苔藓植物:
有
茎叶分化,
假
根
藻类植物:
无
茎叶分化
植物名称
类群名称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肾蕨
藻类植物
√
√
√
葫芦藓
苔藓植物
√
√
√
√
√
√
√
√
√
√
√
√
√
√
√
√
√
√
玉米
单子叶植物
向日葵
双子叶植物
油 松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水 绵
小 结
动 物
有脊柱
无脊柱
体温恒定
体温不恒定
胎生繁殖
卵生繁殖
身体分部
身体不分部
虎
白尾海雕
肺呼吸
鳃呼吸
幼体用鳃,成体用肺
岩蜥
雨蛙
鲫鱼
螳螂
蝴蝶
蜗牛
哺乳
动物
鸟类动物
爬行
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动物
节肢
动物
环节动物
虎、白尾海雕、 岩蜥、雨蛙、、鲫鱼
螳螂、蝴蝶、蜗牛、蚯蚓、涡虫
、虎、白尾海雕
岩蜥、雨蛙、、鲫鱼
3
、动物分类
蚯蚓
软体动物
涡虫
扁形动物
环
节
动
物
节
肢
动
物
鱼
类
爬
行
动
物
鸟
类
两
栖
动
物
哺
乳
动
物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软
体
动
物
线
形
动
物
扁
形
动
物
腔
肠
动
物
特征
类别的名称
有花,两片子叶,叶脉 一般具网状脉
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
无花,种子裸露
简单的植物,不具根、茎、叶
胎生,雌性用乳汁哺育幼儿
双子叶植物
杨树、花生、
向日葵
爬行动物
蜥蜴、龟、
蛇、扬子鳄
裸子植物
油松、水杉、
银杏、铁树
藻类植物
水绵、衣藻、
海带、紫菜
哺乳动物
牛、虎、
鲸、狗
举例
收 获
二、植物分类的依据
以植物的
形态结构
作为依据
,被子植物往以
花、果实和种子
作为重要依据。
三、动物分类的依据
以动物的
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作为依据
。
一、生物分类
1、概念 2、分类的意义 3、分类的单位
四、细菌和真菌分类的依据
细菌和真菌的
形态结构特征
练习
1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B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C
、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D
、在被子植物中,根、茎、叶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D
练习
2
在被子植物中,分类的重要依据是( )
A
、根、茎、叶
B
、花、果实、种子
C
、茎和叶
D
、花
B
练习
3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同之处是
(
)
。
A.
两者都有果实
B.
两者都有种子
C.
两者都有花
D.
两者都没有真正的根
B
练习
4
松、竹、梅称为
“
岁寒三友
”
,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
。
A.
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单子叶植物
B.
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C.
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双子叶植物
D.
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蕨类植物
B
金丝猴 蝙蝠
海龟 鲫鱼 青蛙
A
C
B
A
类生物的分类依据是:
B
类生物的分类依据是:
C
类生物的分类依据是
:
胎生、哺乳
卵生
心脏四腔
知识延伸
练习:填空题
在植物所有的类群中,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称为
__________
它又分为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另一类则是
__________
植物,靠
繁殖后代,它又分为
__________
植物、
__________
植物和
__________
植物。
玉米、向日葵与松树相比,前两者种子外有
__________
包被,所以称为
________
植物。而玉米与向日葵相比,向日葵种子内有
________
子叶,所以称为
________
植物,而玉米则为
________
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孢子
孢子
藻类
苔藓
蕨类
果皮
被子
两片
双子叶
单子叶
蜜蜂即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为什么同一种动物要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
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给蜜蜂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它表明了蜜蜂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
突破
1
】
(2011
年河南濮阳期末
)
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
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
C
A
. 被子植物茎秆的质地
B
.叶子的大小和形状
C
.花或果实及种子的特征
D
.对人类利用价值的大小
【
突破要点
】
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
类的重要依据。
目标
2
动物的分类
【
突破
2
】
在给一群不
同的动物分类时,第一步分类要考虑
的问题是
(
)
A
A
.这些动物体内是否具有脊柱这一结构
B
.这些动物是生活在陆地上还是生活在水中
C
.这些动物是行走的还是飞行的
D
.这些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
【
突
破要点
】
在给不同的动物分类时,第一步往往是看它
们有无脊柱这一结构。
【
变式训练
2
】
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
D
A
.乌鱼
B
.乌鸦
C
.乌龟
D
.乌贼
【
变式训练
1
】
下列哪项是判断
蕨类和向日葵不是同一类植
物的主要依据?
(
)
A
A
.种子的有无
B
.叶的形状不同
C
.根的结构不同
D
.茎的高矮不同
解析:
蕨类是孢子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向日葵是种
子植物,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所以根据它们有没有种子,可判
断出它们是不是同一类植物。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