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我国的民族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
提升运用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1
雪 域 高 原 的 历 史 性 跨 越
雪域高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
我 国 处 理 民 族 关 系 的 基 本 原 则
(
1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民族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居住着
56
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
55
个民族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
2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3
) 坚 持 民 族 平 等 的 原 则
各 民 族 经 济 平 等
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藏族干部
3.7
万人,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职务都由藏族干部担任。藏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
66.6%
,在自治区一级干部中占
71.7%
,在县级干部中占
74.8%
。
各 民 族 政 治 平 等
各 民 族 文 化 平 等
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
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原因
体现
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
各族人民都对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
4
) 坚 持 民 族 团 结 的 原 则
什么是民族团结?在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内涵
三个离不开
意义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奋斗
(
5
) 各 民 族 共 同 繁 荣 的 原 则
2010
年,在全国大力支援下,新疆的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5000
亿元,同比增长
10.5%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
1000
亿元,达到
1190.7
亿元,同比增长
34.7%
,增幅全国第一;农牧民实现人均纯收入
4642.67
元,增长
19.6
%,比全国平均增速快
4.7
个百分点,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内涵
原因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
6
)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关系
民族团结
民族平等
各民族共同繁荣
政治基础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物质保证
前提条件
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我国人民群众签名表达反对民族分裂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付诸行动。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
我国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三项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
在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疆
7·5
事件”不利影响的
条件下,
2010
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29.12
亿元,同比增长
11%
。其中,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24.4
亿美元,增长
61.3%
。这主要得
益于
( )
①
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②“新疆
7·5
事件”的妥善解决 ③中央援疆的方针政策得到落实 ④扩大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C
2
.鼎,国之重器。古时,盛世铸鼎,昭示国泰民安,国强民富。中央政府向各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并把民族团结看作国家生存发展之重大问题。这是因为它关系( )
①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国家统一、繁荣和昌盛 ③我国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C
3.
专家纵论新疆新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像一只
鸟的两只翅膀,对于新疆来说缺一不可,一只翅膀不足以
让新疆飞翔。体现了
( )
①
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②民族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 ③没有民族团
结,就没有民族经济的任何发展 ④民族团结是民族经济
发展的重要保证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