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
B
C
D
E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年
10
月
1
日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
5
月
1
日成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年
10
月
25
日成立
西 藏 自 治 区
1965
年
9
月
9
日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年
3
月
15
日成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国家统一领导
下
,
各
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设立
自治机关
,
行使
自治权
的制度。
重要提示:
①
前提
:
国家统一领导
②
范围
:
少数民族
聚居
地方
③
特点
: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
,行使
自治权
,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
地方行政区域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
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的
双重
地位
既是国家地方机关,也是民族自治机关。
民族自
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
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地方的
人民政府
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
自治区
省一级
自治州
设立区市的市级
自治县
县一级
思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
1200
多个民族乡(镇),这些民族乡(镇)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不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三级。民族乡(镇)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据统计,自
1965
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
220
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其中包括
《
西藏自治区
文物保护
管理条例
》《
西藏自治区
环境管理
条例
》《
西藏自治区对
外国人来藏登山
管理条例
》《
西藏自治区
信访
条例
》《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
藏语言
的决定
》《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
》《
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
》
等。
立法自治权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
35
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
5
小时。
变通执行权
1984
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
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
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经济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从历史基础方面看: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角度)
从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方面看: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以及在长期斗争中各方面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现实和历史角度)
各民族在
100
多年的近代历史上共同防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合作的民族关系,从而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社会和政治基础)
①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明确处理
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政策
的关系
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
基础和理论依据
,而民族政策则
体现
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
具体体现
。
2
.
为了
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从而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
实行
了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
有利
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西藏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二者
有
何不同?
项目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同点
目的
制度
权限
范围
相同点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央和地方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
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
祖国和平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一定的自治权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5
个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