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1.
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理清行文思路。
2.
能够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担当。
3.
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你能说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有哪些吗?
巨鹿之战、马陵之战、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城濮之战
……
新课导入
齐鲁长勺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
684
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
左传
》
全称
《
春秋左氏传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体史书
,共三十五卷。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其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因此本书在中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
相关介绍
曹
刿
又何
间
焉
肉食者
鄙
弗
敢加也
小惠未
徧
小信未
孚
战于长
勺
下视其
辙
登
轼
而望 望其旗
靡
彼
竭
我
盈
guì
bǐ
biàn
sháo
shì
jié
yíng
jiàn
fú
fú
zhé
mǐ
字词积累
疏通文意
十年春,齐
师
伐我。
公
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
谋之,又何
间
焉?”刿
曰:“肉食者
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
何以战
?”
军队
指鲁庄公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参与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译 文: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必以分人
。”
对
曰:“小惠未
遍,
民弗从也。”公曰:
“
牺牲玉帛
,弗敢
加
也,必以
信
。”对曰:
“
小信未孚
,神弗
福
也。”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及、普遍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虚夸,夸大
实情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赐福,保佑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从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译 文:
公曰:“小大之
狱
,虽不能
察
,必以
情
。”对曰:“
忠之属也
。
可以一战
。
战则请
从
。”
指诉讼事件
明察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跟随
译 文: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
鼓之
。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
。公将
驰
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击鼓进军
大败
驱车追赶
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译 文: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
一鼓作气
,
再
而衰,三而
竭
。
彼竭我
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
测
也,
惧有
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
,故逐之。”
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第二次
(士气)枯竭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推测,估计
埋伏
译 文: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课堂讨论
】
1.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
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
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细节探究
战前准备
1.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战前准备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曹刿评价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
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
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进攻时机:
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
辙乱旗靡之时
4.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
1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彼竭我盈,故克之。
(
2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
3
)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1.
曹刿对战争有哪些论述?你认同吗?
探 究
(
1
)论战前准备:
取信于民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2
)论从战指挥:
齐人三鼓
——
反击 视探望
——
遂逐
(
3
)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
——
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
——
敌退我追
曹刿论战
2.
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文中着重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远 谋
政治上:
为国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军事上:
机敏持重,善于把握战机;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
曹刿形象
3.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
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庄公形象
【
“鄙”,具体表现在
】
(
1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
2
)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
3
)取胜而不知胜。
缺点:
政治无能、军事无知、目光短浅、鲁莽草率。
优点:
能虚心求教,信任曹刿,让他参与指挥,识人识才,任人唯贤。
4.
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争双方对峙、交锋的具体经过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
文章
详
略
5.
以此课文为例,说说
《
左传
》
在写人记事上的艺术特色。
(
1
)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
2
)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
3
)语言上,简练生动,以“记言”来“记事”。
(
4
)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战前准备
请见原因
齐师伐我
政治准备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争经过
战后总结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
进攻时机:齐人三鼓之后,
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战略思想
(取信于民)
战场指挥
(把握战机)
战术思想
(后发制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板书设计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
《
左传
》
的艺术成就,该文是
《
左传
》
中的名篇。
课堂小结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很多,想一想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随堂练习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
春秋
·
孙武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
战国
·
孟子
)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三国
·
诸葛亮
)
名人言战
文公伐原
①
,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
②
,而原请降。
〔
注释
〕①
原:姬姓小国,在今河南济源北。②孟门:原国地名,在原城附近。
反馈练习
1.
下面句子画线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可
以
一战 何
以
使人
B.
得原
而
失信 登轼
而
望之
C.
乃
入见
乃
去之
D.
令以三日
之
粮
闻寡人
之
耳者
2.
翻译句子。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B
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不可失信。
3.
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此文中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是(
)。
取信于民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