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邓小平爷爷植树
4
第 二 课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重点)
3.
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
识。
(难点)
学习目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为什么
说
“
1987
年
4
月
5
日是
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串珠问题:
1.
一读:
读课文,想一想邓小平
爷爷
为什么格外引人注目。
2.
二思:
找出写邓小平爷爷植树
的句子
。
3.
三品
:
从文中你体会到邓爷爷
是个
怎样的人
?
4.
四
探:
为什么说这棵树成了
天坛公园
一处美丽的风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为什么说
“
1987
年
4
月
5
日是
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边听边想
听录音回顾课文
1987
年
4
月
5
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说说文章开头的作用?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事情让人难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当时天气很好,烘托当时热烈的气氛和人们愉快、激动的心情。
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
83
岁高龄
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
83
岁
高龄”说明了什么?
“
83
岁高龄”说明邓爷爷已经年龄很大了,这么大的年龄还要带头植树,表现了他对植树造林的重视,一心为国家着想。
只见他手握铁锹
,
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
,
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了邓爷爷植树时的动作和神态。从“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中可以看出邓爷爷热心祖国的绿化事业,积极为绿化祖国做贡献。从“手握、挖”等动作中可以看出邓爷爷认真、执着的态度。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积累
写出几个和“兴致勃勃”结构相似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致勃勃 人才济济 仪表堂堂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你从这段中体会出了什么?
“精心挑选、小心移入、仔细看看、不行”等词语,说明了邓爷爷栽树时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给人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这是个比喻句,从中看出邓爷爷做事认真,给人们做出了表率。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你从“亲手栽种”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亲手栽种”强调了邓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这也是这棵柏树能成为天坛公园美丽风景的主要原因。
什么
是成语?
成语,是人们再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语意完整、形式简洁、字数固定、表现力强的固定词组
。
使用成语有什么好处?
成语
的正确使用,可以让语言简洁明了、文采飞扬,使文章的表现力更加生动
。
运用:
本文
的“引人注目、兴致勃勃”用词很准确,使文章语言生动。
准确使用成语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
因为这一天,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认认真真地种下了一棵柏树,后来柏树茁壮成长,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为什么说“
1987
年
4
月
5
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1.
一读:
读课文,想一想邓小平爷爷为什么格外引人注目。
邓小平
爷爷
83
岁高龄还来参加植树活动,并不怕辛苦,亲自挖树坑,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所以他格外引人注目。
串珠
问题:
2.
二思:
找出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
。
这些句子是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
1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2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3
.
三品:
从文中你体会到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
从中可以体会到邓小平爷爷是一个做事严肃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人。
4.
四探:
为什么说这棵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因为这棵树长得特别茂盛、非常漂亮;这棵树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这棵树的茁壮成长,象征着小朋友们的健康、茁壮,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这正是邓爷爷的心愿;很多人游览到天坛公园参观这棵树,表达对邓爷爷的怀念和崇敬。所以,这棵树成了天坛公园一道美丽的风景。
引人注目
—83
岁高龄
兴致勃勃
—
不肯休息
精心挑选
—
挥锹填土
—
扶正树苗
课文结构
邓小平爷爷植树
美丽的风景
本文介绍
了
1987
年
4
月
5
日,
83
岁
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以及柏树茁壮成长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表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爷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课文主旨
春天植树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3
月
12
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来到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
20
年,坚持
100
年,坚持
1000
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
1979
年的春天,他对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栽包活。”植树节那天,
推荐阅读
他带领全家人到京西玉泉山种下一株株松柏。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各地都先后留下邓小平同志植树的身影。每年植树节,他身体力行,坚持了
11
个春秋,一直到他
85
岁高龄,古今中外很少有这样的人。
如今,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种柳戏题诗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国学诵读
观种树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
植树节的由来
】
3
月
12
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
年
11
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
森林法
》
,
1915
年
7
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
"
清明节
"
定为植树节。
1979
年
2
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
3
月
12
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这篇课文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让我们体会到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我们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1.
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
要读得平实,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2.
默读第三自然段。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植树的情景。
参考答案:
树栽好了,一名学生提来一桶水,邓小平爷爷和学生一起抬起水桶,小心翼翼地把水浇在刚刚栽好的小树上。
3.
读一读,记一记。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
教师点拨:
这是本课出现地几个成语,充分体现了文中用词地准确,我们要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记一记,用在以后的习作中。
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
.
83
岁高龄
(
lín
líng
)
的邓
(
dèn
dèng
)
小平爷爷来到天坛
(
tán
tǎn
)
公园植树。
2
.他手握
(
wò
wuò
)
铁锹,兴致勃
(
bó
bǒ
)
勃地挖
(
wā
wuā
)
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
习题源于
《
典中点
》
的“基础练习”
﹒
﹒
﹒
﹒
√
√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gé wài
zhí
shù
yǐn
rén
zhù
mù
mǎn
zú
xiū xi
dèng
yé
ye
引 人 注 目
邓 爷 爷
格 外
植 树
满 足
休 息
三、选字填空。
双 邓
(
)
爷爷
(
)
手
值 植
(
)
树
(
)
日
注 住
(
)
下
(
)
意
休 体
身
(
) (
)
闲
休
邓
双
植
值
住
注
体
四、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棵树苗 一棵茁壮的树苗
一处风景 一处
_______
的风景
一个日子 一个
_______
的日子
快乐
美丽
完成
《
点拨
》
“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
A
组
—
基础篇
课后作业
完成
《
典中点
》
“
主题探究”“拓展提升”。
B
组
—
提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