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西安市第六中学
张瑞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轼的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历代著名墨竹图
文与可《墨竹图》
郑板桥墨竹图
齐白石
墨虾图
海南岛东坡书院
东坡笠屐图
作者 简 介
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
同王安石一样,苏轼对北宋的局势也感到不安。然而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不愿过多触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书房生活,对社会国家强兼并而引起的危机,远没有王安石看得清楚,因此,他反对急进措施。王安石变法,他上书反对,被捕入狱,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接触了下层人民,但政治上的挫折,也助长了他逃避现实,怀才不遇的情绪,写下了
《
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赤壁怀古
》
等名篇。
哲宗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表示反对,但对有些措施,是表示赞同的。
因此当司马光等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苏轼提出反对,又遭旧党攻击。
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他先后被贬岭南、海南,生活十分艰苦,但没有改变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徽宗即位,他因大赦内迁,次年死于常州。
一生留下
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
和许多优美的散文。
元丰二年
(1079)
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
《
筼筜谷偃竹图
》
,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
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死痴。
松、竹、梅
合称
“岁寒三友”
,始见于南宋(林景熙:
《
霁山集
·
五云梅舍记
》
)。在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
《
丐论
》
曾以山水、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轼
《
题文与可画
》
一诗以松、竹、石为三友。
“四君子”
是
梅、兰、竹、菊
的合称。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
梅花
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之姿,先众花而报春;
兰
生群山深谷,不慕荣利,长叶临风潇洒;
菊花
不与群花争艳,深秋独傲霜枝。
“
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
而
竹子
,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一向作为我们
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的崇高气节
的象征。
“
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
”这两句诗便是对竹子品性的最好概括。
梅兰竹菊高贵的品性引起画家的无限联想,出现了许多专画四君子画的画家,这在世界艺林中是最为独特的,富有
中华民族美学
思想
的内涵。
“
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翻译文章,疏通文意。
第一段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
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丁厨子,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轮匠扁,是造车轮的,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象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
解读第一段: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
今画者
乃
节节而为之
乃
见其所欲画者
2.
乃见
其
所欲画者
岂独得
其
意
而予亦悔
其
随之
(《
游褒禅山记
》)
(
副词,却 竟然
)
(
就是 就
)
(
代词,自己
)
(
代词,他的
)
(
代词,自己
)
解读第一段:
1
、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
三层。
①
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②
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
③
引用苏辙的话, 指出与可绘画技艺的精妙、深邃。
解读第一段:
2
、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
→
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
→
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实践中体会
与可画竹
→
形、神兼备。
有道者
第二段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文人们传道着他的话,作为话柄。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等与可从当洋州太守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与可把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会聚集到您那里去了。”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真会说呀!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即把所画的筼筜谷倾斜的竹子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还令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一。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
解读第二段:
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性格?
三件趣事来表现文与可的性格:
第一件事突出
漠视名利、恬淡、狂放
的性格。
第二件事明确提出了
神似重于形似
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事称赞其
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
的品格。
第三段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解读第三段:
1
、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苏轼引用这个典故,借曹操祭桥玄的“戏笑之言”,来显示他们之间的“亲厚无间”,以喜衬悲,益见其悲,作者对逝者的追怀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2
、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
作为悼念性的记人散文作者先记述了文与可绘画的理论,接着写酬诗为乐的一段真挚情感,这幅画即是两人感情和绘画理论的体现。以曝画睹物思人,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悼念之情。这样安排既写出来了画作的由来,又能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地表达对亡友的悼念的主题。
全 文 结 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一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二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三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
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一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二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 似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
亲密无间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归纳小结
1.
对下列句子中
红色
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袜材当
萃
于子矣
(
萃
:聚集
)
B.
书尾复写一诗,其
略
云
(
略
:简略,与“详”相对
)
C.
吾言
妄
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
妄
:荒谬
)
D.
苏子
辩
则辩矣
(
辩
:有口才
)
B
大概,大致
一、完成下列各题
练习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红色
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
与
之
②
夫子喟然叹曰:“吾
与
点也。”
B.①
…
持缣素而请者,足相
蹑
于其门
②
蹑
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
与可
无以
答
②
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
D.①
发
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
窥父不在,窃
发
盆
B
都是 “赞 同,同意”
踩
跟踪,追随
都是 “没有用来”的意思
都是 “打开”的意思
二、指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
、 与可没与陈州:
2
、 少纵即逝矣:
3
、 初不自贵重:
4
、 月落庭空影许长:
5
、 废卷而哭失声:
6
、 吾将以为袜:
7
、 发函得诗:
8
、 而读书者与之:
9
、 以书遗余曰:
没
,通“殁”,死亡
少
,通“稍”,稍微
贵重
,古:看重;今,价值高
许
,古:这样;今,也许
废
,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以为
,古:把
……
当作;今,认为
发
,古:打开;今:发送
与
,古:赞成;今:给
遗
,古:赠送;今:遗失
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现象
(
1
) 吾将买田而归
老
焉:(
2
) 余因而
实
之:(
3
) 与可
厌
之:
(
4
) 自
蜩腹蛇蚹
以至于
剑拔
十寻者:
(
5
) 初不自
贵重
:
形容词做动词 ,养老。
形容词做动词 ,证实。
形容词做动词 ,厌恶。
名词作状语,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而出,蛇腹长出鳞一样。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意动用法 ,贵重,以
…
为贵重,觉得
…
贵重。
四、指出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
1
、 然 自视了
然
:
予不能
然
也:
然
二百五十匹绢:
2
、 以
因
以
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与可
以
书遗予曰: 吾将
以
为袜:
3
、 之 竹
之
始生:
一寸
之
萌耳: 生而有
之
也: 临事忽丧
之
: 士大夫传
之
: 而读书者与
之
:
……
的样子
这样
然而
把
把
把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的
代词,代节叶
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代词,指与可之言
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
、 于 与可没于陈州:
5
、 其
乃见其所欲:
以追其所见: 其所以然: 岂独得其意:
6
、 而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生而有之也:
废卷而哭失声:
在,表地点
代词,代“画家”
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代词,代文与可
但是,表转折
就,表承接
代词,代“画家”
表并列
1
、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
、子由为
《
墨竹赋
》
以遗与可曰
3
、足相蹑于其门
4
、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
、 吾将以为袜
7
、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8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9
、轮扁,斫轮者也
判断句
省略句
状语后置
省略句
省略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辨别下列文言句式
1\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
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
3\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1\
文体,杂文(文艺随笔;悼念性的记人散文)
2\
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
3\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艺术特色:
第一段重议论,第二段重叙述,那么这简短的第三段,则更富有绵长的抒情意味。该文信笔挥洒,舒春自如“常行于怕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同行埋头工作流水一般;文中有正论,对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曲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
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
《
谷偃竹图
》
的基础;中间是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待
《
偃竹图
》
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串,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善结合。
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唯其如此,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来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文至东坡真不须作文,只随便记录便 是文。”
本文反映了苏轼散文的什么特点?
这篇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情的抒发较为含蓄,叙事描写语言明快、活泼、幽默,对诗、赋、文及典故的引用自然、贴切,如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诙谐、睿智与达观,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其高雅的品位。本文正是他“随物赋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典范之作。
练习二答案
1.
为
《
墨竹赋
》
以
遗
与可:给与,馈赠。
2.
投
诸
地而骂:兼词,之于。
3.
以为
口实
:话柄。
4.
余
为
徐州:当、做,可译为到某地做官。
5.
余因而
实
之:证实。
6.
月落庭空影
许
长:如此的,这样的。
7.
近
语
士大夫:对某某说。
8.
因
以所画
《
筼筜谷偃竹
》
遗予:副词,就。
9.
而余亦载与可
畴昔
戏笑之言者:从前。
10.
而读书者
与
之:许可,答应。
练习三翻译答案
1.
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2.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3.
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4.
我认为是深知道理的人的认识,难道不是吗?
1
、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
、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从像蝉腹、蛇皮一样的小笋,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尺高,都是一出生就有的。
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3
、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4
、袜材当萃于子矣。
5
、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译: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
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那里去了。
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如果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练习四答案要点
总:抓住动人的细节,用极精练的语言形象生动描绘人物动作和情感。
1.
喷饭句:形象的说明了两人之间思想的一致和情感的默契,表现了苏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魅力,写往昔二人从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
2.
曝画句:借助动作含蓄的两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谢谢
西安市第六中学
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