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三顾茅庐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23 三顾茅庐.ppt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三顾茅庐课件》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三顾茅庐课件》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 “ 三顾茅庐 ” 这一典故。 历史上用了 “ 凡三往,乃见 ” 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 《 三顾茅庐 》 ,去一探究竟!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 * 三顾茅庐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重点)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品味文中人物独特的语言。 (重点) 3. 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古人胸怀大志的思想。 (素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罗贯 中 ( 约 1330- 约 1400 年 ),山西 并州太原府 人,名本,字 贯 中,号 湖海散 人,元 末明初 小说家, 戏曲家 , 是 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代表作品 《三国志通俗演义》 ( 即 《 三国演义 》 )。 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 时 , 有 自己的政治 理想 , 不苟 于 流俗 , 曾 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 之后 , 专心 致力于文学创作。有《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 传》 等。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 三顾茅庐 》 节选自 《 三国演义 》 ,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 3 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简介 汉 末,黄 巾事 起,天下大乱,曹操 坐据 朝廷,孙权 拥兵 东吴,汉 宗室豫州牧刘备(刘玄德)听 徐庶(徐元直)和司马徽(司马德操)说 诸葛亮很有 学识,又 有 才能,就 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 南阳,去 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 了,刘备 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和 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 请,不料 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 再来,见 诸葛亮不 在家,就 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 信,表达 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 时间,刘备 吃了三天素 之后,准备 再去请诸葛亮。本文即是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草庐请诸葛亮的情景。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读一读 沔 璋 会 殆 怠 谒 傲 赧 鄙 恤 愧 慢 吴 拜 慢 贱 存 miǎn zhānɡ kuài dài dài yè ào nǎn bǐ xù 预习检查 读一读 箪 塞 顿开茅 食壶浆 dān sè 预习检查 纶 氅 胄 贯 巾 鹤 贵 如雷 ɡuān chǎnɡ zhòu ɡuàn 耳 胄: 疏懒: 愧赧: 存恤: 三顾茅庐: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思贤如渴: 箪食壶浆: 顿开茅塞: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因羞惭而脸红。 爱惜,体恤。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想得到有才德的人,好像口渴急需喝水那样。比喻迫切希望求得贤才。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1. 题目是文章的 眼睛,你 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 信息? 2. 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 事?用 简洁语言的概括。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整体感知 三顾茅庐 顾: 拜访。 茅庐: 草房。 “ 三顾茅庐 ” 指的是汉末刘备去卧龙岗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文题意思 : 文题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又点明了刘备求贤若渴,一再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 整体感知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 , 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 , 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 , 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 , 留下一段佳话。 2. 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语言的概括。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精读细研 1. 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刘备的哪些品质? 玄德叱曰:“ 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 精读细研 体现在语言上: 从刘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玄德对诸葛亮态度谦恭 , 非常有诚意地邀请其出山辅佐自己,可以说明其求贤若渴,体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 精读细研 体现在动作、态度上: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 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门外等候。 刘备: ①仁心爱人: 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为苍生计,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 ②诚心求贤 : 刘备为见诸葛亮 , 不顾贵胄身份 , “凡三往” , 可见其求贤之诚。 ③虚心求教 : 刘备自知谋略不足 , 因此请见诸葛亮 , 言“开备愚鲁而赐教” , 可见其请教虚心。 ④待人宽和 , 有耐心 : 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 , 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 ⑤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精读细研 2. 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思考:选文主要用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直接描写: a. 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外貌,表现诸葛亮的卓尔不群; b. 通过描写诸葛亮的语言,表现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及不贪恋富贵功名,知恩图报的特点; c. 通过描写诸葛亮的动作,表现诸葛亮处世持守谨慎的特点。 侧面烘托: a. 通过写后人所作诗句,侧面烘托了诸葛亮才华横溢的形象特点。 b. 通过写刘备的礼贤下士,表现了诸葛亮卓尔不群。 精读细研 3. 第 3 自然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述了哪些内容? 强调了什么问题 ? 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 性格 特点 ? ①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 ②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作为霸业的基础。 ③归纳策略要点并指出光明前景。 强调人谋的重要性。 有政治头脑,有见识,雄才大略。 精读细研 4. 说说你从诸葛亮交代诸葛均“ 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的这一番话中,能够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受刘皇叔之恩,不容不出 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知恩图报 淡泊名利 精读细研 诸葛亮: ① 高风亮节: 诸葛亮 有一身 才华,却 甘心做 “南阳野人”, 若非 刘备一 片 赤诚,他绝不出山,可见 其 本心不愿 流落 世俗,是 高风亮节之行。 ②仁心爱 人 : 刘 备 为 天下苍生 计 , 诸葛亮表示 愿效犬马之 劳 , 这 是儒者 大义 , 足见 其一片仁义。 ③ 聪睿 过人 : “ 大梦谁 先觉 ? 平生 我自知”是智慧的 宣言 , 不 出 茅庐 , 而 已知 “三分天下” , 足见 诸葛亮之智。 精读细研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性格、形象等特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看看作者还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从文中找出描写关羽、张飞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在拜见诸葛亮的途中是怎样表现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1. 在文中找一找: 关公 、 张飞 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 关公 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虽反对拜谒 , 但语言较委婉 , 透着一股大气和修养。 说明他稳重、顾全大局。 精读细研 张飞 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这先生如何傲慢 …… 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反对拜谒 , 语言粗俗不堪 , 不计后果 。说明他暴躁、鲁莽。 精读细研 2. 小说在叙述玄德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见诸葛亮 前,为什么 详细描写张飞、关公对玄德此举的 反应? 张飞无礼 通过鲜明 对比:凸 显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特点。 关公反对 玄德 欲见大贤 玄德 怒叱责备 精读细研 3. 结合全文 思考,写 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什么 作用? 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作了铺垫。 精读细研 1. 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刘备要他出山的请求?这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此时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仍有所怀疑,所以仍然以拒绝的态度试探。由此可见诸葛亮极为谨慎,对自己将要辅佐的人只有完全信任,才能出山辅佐。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 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 ②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只不过是未遇明主时的权宜之计。 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也展示了诸葛亮未出山便知晓天下事的雄才大略。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1. “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事业发达,国家兴旺。 2.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旷达胸襟,修身养性,提升自我,做社会的栋梁之材。 课堂小结 如对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谒诸葛亮,刘备的态度与关公及张飞的态度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从侧面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虽然关公和张飞都不太同意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但是两人的不同反应也体现出两人性格的不同,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关公稳重、顾全大局的形象特征,也表现了张飞性格暴躁、鲁莽的形象特点。 1. 对比手法,形象鲜明。 写作特色 作者在文章前两段着重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求见诸葛亮的经过,并未从正面对诸葛亮作过多的描写,这样既使得文章情节充满了张力,给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为诸葛亮的正式出场做足了铺垫。而第三段则主要记述了刘备面见诸葛亮求赐教,诸葛亮隆中出对策,突出了诸葛亮的惊世才干和宏谋伟略,而对其他次要人物则未作过多描述。第四段则简略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诸葛亮出山助刘备。全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 详略得当,巧设铺垫。 写作特色 刘备 : 求贤若渴 志向远大 三顾茅庐 板书设计 诸葛亮 : 才略高超 淡泊名利 关羽:委婉劝阻 顾全大局 张飞 : 言行鲁莽 性格直爽 衬托 礼贤下士,得旷世奇才 A. 侥 幸 ( jiǎo )   拱 立 ( gǒng ) 半 晌 ( shǎng ) 倾 颓 ( tuí ) B. 鹤 氅 ( chǎng ) 存 恤 ( xù ) 鄙 贱 ( bǐ ) 末 胄 ( zhòu ) C. 教 诲 ( huì ) 侍 立 ( shì ) 造 逆 ( nì ) 疏 懒 ( lǎn ) D. 纶 巾 ( lún ) 愧 赧 ( nǎn ) 殷 红 ( yān ) 金 帛 ( bó ) D 课堂检测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思贤如渴  玄德  衣襟  属咐 B. 经事奇才  豪杰  造逆  谬举 C. 如雷贯耳  拜揭  犹然  施礼 D. 顿开茅塞  鼎足  荒芜  避席 D 课堂检测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 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 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 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 “ 别怕,有我在。 ” D 课堂检测 3. 下列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 刘备借荆州 ——(        ) ② 徐庶进曹营 ——(        ) ③ 张飞穿针 ——(        ) 有借无还 一言不发 大眼瞪小眼 课堂检测 4. 根据 《 三国演义 》 的相关内容,补出下面的歇后语。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 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示例:刘备、关羽、张飞是为了 “ 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共同理想而桃园结义的。今天,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也需要交志同道合、有崇高理想的朋友,不能无原则,意气用事。 课堂检测 5.“ 桃园结义 ” 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结交朋友。 《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 ①《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 , 但在罗贯中笔下 , 这个故事丰润起来 , 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熟知。 拓展探究 ② 《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 , 表现了诸葛亮之智 , 又因其类似于总纲内容 , 给人深刻印象 , 因此经久不衰。 ③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贤主而事的梦 , 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 , 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 , 因此传唱不衰。 拓展探究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 , 就下处后园种菜 , 亲自浇灌 , 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 : “兄不留心天下大事 , 而学小人之事 , 何也 ? ”玄德曰 : “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 , 关、张不在 , 玄德正在后园浇菜 , 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 : “丞相有命 , 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 : “有甚紧事 ? ”许褚曰 : “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 : “在家做得好大事 ! ” 唬 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 , 直至后园 , 曰 : “玄德学圃不易 ! ”玄德方才放心 , 答曰 : “无事消遣耳。”操曰 : “适见枝头梅子青青 , 忽感去年征张绣时 , 道上缺水 , 将士皆渴 ; 吾心生一计 , 以鞭虚指曰 : ‘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 , 口皆生唾 , 由是不渴。今见此梅 , 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 , 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 , 已设樽俎 : 盘置青梅 , 一樽煮酒。二人对坐 , 开怀畅饮。 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酒至半酣 , 忽阴云漠漠 , 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 , 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 : “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 ”玄德曰 : “未知其详。”操曰 : “龙能大能小 , 能升能隐 : 大则兴云吐雾 , 小则隐介藏形 ; 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 , 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 , 龙乘时变化 , 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 , 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 , 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 : “备肉眼安识英雄 ? ”操曰 : “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拓展探究 玄德曰 : “有一人名称八俊 , 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 ”操曰 : “刘表虚名无实 , 非英雄也。”玄德曰 : “有一人血气方刚 , 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 ”操曰 : “孙策藉父之名 , 非英雄也。”玄德曰 : “益州刘季玉 , 可为英雄乎 ? ”操曰 : “刘璋虽系宗室 , 乃守户之犬耳 , 何足为英雄 ! ”玄德曰 : “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 ”操鼓掌大笑曰 : “此等碌碌小人 , 何足挂齿 ! ”玄德曰 : “舍此之外 , 备实不知。”操曰 : “夫英雄者 , 胸怀大志 , 腹有良谋 , 有包藏宇宙之机 ,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 : “谁能当之 ? ”操以手指玄德 , 后自指 , 曰 : “今天下英雄 , 惟使君与操耳 ! ”玄德闻言 , 吃了一惊 , 手中所执匙筯 , 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 , 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 : “一震之威 , 乃至于此。”操笑曰 : “丈夫亦畏雷乎 ? ”玄德曰 :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 , 安得不畏 ? ”将闻言失筯缘故 , 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拓展探究 1. 文中的“玄德”指的是刘备,“关、张”分别指的是 ,文中第二段中画线句子隐含一个成语,即“ ”。  2.曹操特意请 刘备 喝酒 , 是不是为了笼络 刘备?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   望梅止渴 不是,只是为了试探刘备。由此可以看出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点。 拓展探究 关羽 、 张飞 拓展探究 3.其实曹操心中对天下英雄 已 有评定 , 为何却一定要 刘备 来品评 ?刘备 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 为了试探刘备是否才略过人,将来是否会变成他的对手。刘备所说的英雄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刘备是故意装拙,以图骗过曹操,让曹操不对他起疑心。 刘备是一个为人低调、城府很深、工于心计的人。 拓展探究 4.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 , 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 有何反应 ? 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刘备十分惊慌并且将筷子掉在地上,且说是因为打雷而害怕。由此可见刘备是一个反应极快、心计更胜曹操一筹的人。 5.读了本文后 , 你认为 刘备 是一个怎样的人 ? 假设没有刘备的 “ 三顾茅庐 ” ,诸葛亮是不是会终老山林?请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探究性学习,阐述自己的理由,把探究的结果写出来,不少于 200 字。 示例: 是金子总会发光,终老山林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成就,孔明学富五车,其他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也许躲在山里写写文章、谱谱曲子,也能够光芒万丈。 课下作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