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1 消息二则.ppt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 年是南京解放 70 周年。今天让我们走近那个历史时刻, 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 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消息二则 1. 认真阅读课文 , 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 重点 ) 2. 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 难点 ) 3.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素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毛泽东 ( 1893—1976 )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他的主要著作编入 《 毛泽东选集 》 ( 4 卷)和 《 毛泽东文集 》 ( 8 卷)。 知识备查 新 闻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单指 消息 , 广义上的新闻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 新闻有传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三个属性。 新闻基本常识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消 息 消息指 报道事件的 概貌而不 讲述事件详细 的经过和 细节的一种文体,是以 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 , 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 ,使事件的 高潮 在前 ,被 称为 “ 倒金字塔式 ”结构。 知识备查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五部分。 标题 :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 , 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 : 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 了 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 : 承接导语 , 揭示主体 , 对 新闻 事实 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新闻基本常识 知识备查 背景 :指发生 新闻事实的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 :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 主要 部分,背景、结语是 辅助 部分。 知识备查 新闻的要素 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素: who ( 何人 )、 what ( 何事 )、 when ( 何时 )、 where ( 何地 )、 why ( 何故 ) 和 how ( 如何 )。这六要素常常被称为“五个 W 和一个 H ”。 新闻基本常识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1949 年初 , 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后 , 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的阴谋 , 一面加强长江防线 , 企图取得喘息时间 , 重整军备 , 卷土重来。 1949 年 4 月 20 日 , 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部队共 100 万人 , 奉命于当晚发起渡江战役 , 在长达 500 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 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22 日 2 时 , 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芜 湖 督 战 荻 港 诸 城 要 塞 泄 气 溃 退 歼 灭 当 锐不可 枯 摧 拉朽 dū dí zhū sài kuì xiè jiān dānɡ kū wú 读一读 预习检查 ( ) ( ) ( ) 多音字 ( ) ( ) ( ) yīn ( ) ( ) 塞 殷 sāi sè sài dānɡ 当 hénɡ hènɡ 横 塞子 闭塞 要塞 殷切 殷红 当然 当铺 横竖 蛮横 预习检查 yān ( ) dànɡ 形近字 预习检查 kuì ( ) 退 kuì ( ) 赠 kuì ( )乏 溃 馈 匮 è ( ) 止 kě ( ) 望 hē ( )水 qiān ( ) 证 jiǎn ( ) 拾 jiǎn ( )查 遏 渴 喝 签 捡 检 词语解释 经营 : 溃退 : 突破 : 督战 : 要塞 : 业已 : 筹划、组织并管理。 ( 军队 ) 被打垮而后退。 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 , 打开缺口。 监督作战。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已经。 预习检查 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锋利 无比,无法 阻挡。文中形容解放军勇往直前 的气势无法抵挡。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 预习检查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认真阅读这则消息,找一找 这则 消息 的 “ 六 要素 ” 。 何时 : 何地 : 何人 : 何事 : 何故 : 1949 年 4 月 20 日午夜 至 21 日 芜湖、安庆之间 三十万 人民解放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发起渡江战役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如何 : 整体感知 读完这则消息,你能找出它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吗? 整体感知 标题: 《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 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精读细研 从标题 《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中,你获知了哪些信息?你认为消息的标题应具备哪些特点? 获知信息: 人物、地点、事件 标题特点: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精读细研 正文开头的黑体字是消息的什么部分?它的作用有哪些?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它是用来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的。 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 总领了全文。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 作用: 认真阅 读 这则消息, 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 : 导语 在文中起 什么 样的 作用 ? 精读细研 讨论:我们该如何确定一篇消息的导语? 精读细研 1. 注意导语的 特征 。 它简明扼要地 揭示 了 新闻的核心内容 , 主 要 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干 了 什么事 , 以及事件的意义等。 2. 注意导语的 位置 。 比较短小的新闻 ( 一段话 ), 一般 第一句话 是导语; 比较长的新闻 ( 多段话 ), 一般 第一段话 是导语 。 方法指导 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 , 只用 了 不到二百字 , 你觉得效果如何 ? 作者为什么不详 细地描 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呢? 合作探究 本文不足二百字 , 却 简而不陋 , 是大手笔 , 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 作者没有详细描写 , 只是几笔勾勒 , 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军 “ 摧枯拉朽 , 军无斗志 , 纷纷溃退 ” , 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 不堪一击 ,根本 不值得 去详细介绍。 合作探究 浏览全文,体味消息的语言,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表达 效果。 合作探究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 已 有 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已” 即 “已经” , 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 大约 ” 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 , 不是确数 。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合作探究 国民党反动派 经营 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摧枯拉朽 ,军 无斗志 , 纷纷溃退 。 “ 经营 ” 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 ,反衬出 解放军的英勇 。 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合作探究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 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 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 “ 直取对岸 ” 表现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战斗场景。 这句话指出了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战斗正向纵深发展的可喜情况。 合作探究 “ 不到二十四小时 ” 显示人民解放军攻击强度之高,无坚不摧。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这则消息 。 1949 年 4 月 24 日, 《 人民日报 》 刊载 了另一则消息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 这则消息与第 一则消息有 什么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去寻找答案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浏览 课文 , 找出这则 消息 的 “ 六 要素 ” 。 何时 : 何地 : 何人 : 何事 : 何故 : 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至 4 月 22 日 22 时 西起九江 ( 不含 ), 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 战 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 ,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 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 ,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如何 : 整体感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 冲破敌阵 ,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 不含 ), 东至江阴 ,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从 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 ( 即渡江区域 ) 、战况 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导语: 精读细研 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从情节发展来看 ,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按照 事件发生的先后 , 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 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 精读细研 在报道各 战线的情况时,作者是 如何 安排内容的详略的 ?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详写东路军,略写中、西路军。 因为东路军面对的敌人的 防线很巩固 ,东路军的胜利具有重要的 战略意义 ,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而中、西路军面对的敌人已经 没有战斗力 ,一笔带过即可。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 ; 反之 , 略写或不写。 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 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 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倾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合作探究 此种情况,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 锐不可当 ; 另一方面 ,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 有很大关系。 这样写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 原因 ,又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 必然覆灭的命运 ,从而 深化 了报道的主题。 从写作上来看,起到 承上启下 的作用。 合作探究 本则消息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堪称典范。读课文,体会这则消息的语言,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 效果。 合作探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 突破 安庆、芜湖线。 “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二者在使用时存在区别。体现了消息用词的准确。 合作探究 西起九江 ( 不含 ) , 东至江阴 ,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 “ 不含 ” 指不包括九江在内 , 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体现了 语言的准确性。 合作探究 至发电时止 ,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至发电时止” ,用词斩截有力,毫不拖沓,体现了语言的精练、铿锵; 把时间交代得非常准确 , 体现了新闻的及时性。 合作探究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 。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 第 一句话十分书面化,具有文化气息, 第二句话又非常口语化。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合作探究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 很 巩固的,弱点只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此处敌军抵抗 较为 顽强。 使用“很”“较为”来说明不同的程度,表达准确。 合作探究 不料 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句话充满了嘲讽意味 , 汤恩伯是 来督战的 , 结果 他认为“很巩固”的东面防线被我军突破 。 这里 的“不料” , 正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合作探究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 合作探究 敌军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被“击溃”,所以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情况 , 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 , 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 ,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俗话说 :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 不在于武器装备的优劣 , 不在于军队人数的多少 , 而在于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 失民心者失天下 , 当年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了老百姓的支持 , 才打败了国民党军队 ,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课堂小结 本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重大历史事件 ,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 , 能报道的内容本来很多 , 但作者仅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基本情况来写 , 其余则不提 , 用不到二百字 , 就完成了对战役的完整报道。体现了作者善于择要记事的功力 。 此外 , 对三路大军渡江战况的报道 , 作者也没有平均使用笔力 , 而是对东路军写得更详细。 ❶ 内容短小精悍 , 去粗取精 , 详略得当 。 写作特色 ❷ 语言准确精练 , 铿锵有力 。 新闻报道对语言的要求很高 , 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 要求语言必须准确精练 , 鲜明生动。如“长江风平浪静 , 我军万船齐放 , 直取对岸” , 干净利落地写出了我三十万大军渡江时的磅礴气势。 写作特色 消息两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中路军 首战告捷 主体 背景 结语 导语 主体 结语 西路军 东路军 所向无敌 战绩辉煌 摧枯拉朽 万船齐发 英雄式的战斗 板书设计 A. 渡 江 ( dù ) 芜 湖 ( wú ) 长江 防 线 ( fáng ) B. 荻 港 ( dí ) 经 营 ( yíng ) 催 枯 拉朽 ( kū ) C. 铜 陵 ( lín ) 诸 城 ( zhū )  纷纷 馈 退 ( kuì ) D. 即 已 ( jì ) 执 行 ( zhí ) 突 破敌阵 ( tū ) 1.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 蓝色 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课堂检测 重庆商报讯  在山水环抱的重庆 , 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 月 20 日 , “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据悉 , 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 , 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 , 具备自然美 , 人文类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 评选结果将于 2016 年 9 月 15 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 , 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 , 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2. 根据下面的新闻内容 , 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 不超过 15 个字 ) “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 课堂检测 3. 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B 课堂检测 A. 标题 主体 结尾 B. 标题 导语 主体 C. 标题 时间 正文 D. 标题 时间 人物 课堂检测 4.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回答问题。 ( 1 ) 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 导语部分是第     句 ( 只填序号 ); 主体部分是第     句。导语中揭示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      。主体部分记录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史实的四字成语 是 。 1 、 2 3 — 17 锐不可当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 日二十二时电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课堂检测 ( 2 )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 毫无斗志 , 我军所遇之抵抗 , 甚为微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 30 字以内 ) ( 3 ) 这篇消息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 ? 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 第 8 、 9 句。 这样 写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 政治上 和 军事上 的原因,又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第 8 、 9 句。揭示事物的本质 , 长“我军”士气 , 灭敌人威风 , 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毛泽东 最广 为 流传的八句话 ① 最 鼓舞人心 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② 最 豪迈 、 傲气 的一句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③一条 千古不变 的真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④ 最 谦虚 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拓展探究 ⑤ 最 震撼人心 的一句话—— 人不犯我 , 我不犯人 。 ⑥ 最充满 信任 的一句话—— 你办事我放心 。 ⑦ 最无奈 的一句话—— 天要下雨 , 娘要嫁人 , 由他去吧 。 ⑧ 最自信 的一句话—— 自信人生二百年 , 会当水击三千里 。 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中新社北京 10 月 24 日电 ( 记者 应妮 ) 中国国家文物局与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 24 日在北京签署合同 , 后者将于 2013 年底交付中国首艘排水量约 860 吨的水下考古船。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 24 日的签字仪式上表示 , 水下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国家属性 ,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领海、内水和管辖海域 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 内的大量水下文物一直面临被盗捞、破坏和非法贩卖的危险。面对日益严峻的“沉船文物盗捞热” , 中国现有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 的 挑战 , 由于没有专用船舶 , 基本仍以租用渔船为主 , 不仅安全难以保障 , 而且工作效率也非常低下 , 在专业队伍建设与提高技术手段等方面亟待加强。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将由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建造。该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的方式,排水量约 860 吨,设计吃水约 2.6 米,全长约 56 米,船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适航性。其 主要工作海域为中国沿海 ( 海况许可下 , 可至西沙海域 ) 。通过配置的专业设备 , 借助物探手段能够发现、确认、定位水下遗址 ; 对水下遗址进行即时调查、探摸、测绘、影像记录、清理、考古发掘和提取等工作 ; 开展出水文物的即时处理和保护工作 ; 并且代表国家水下考古形象向公众有限开放和展示。 拓展探究 按照工作计划 , 考古船的建造周期为 14 个月 , 将在 2013 年底交付文物部门 , 在完成相关测试、调校后投入到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 选自中国 新闻网,有删改) 拓展探究 1. 请将标题补充完整。 ( 从记叙的要素入手 , 限 9 个 字 )   2013 年底下水 , 排水量 860 吨 2. 导语就是对新闻主要事实的最简单的概括。请指出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3. 文中画线的文字是新闻结构五部分中的哪部分 ?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体部分第 1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拓展探究 参考答案: 1.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 2. 中国国家文物局与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 24 日在北京签署合同 , 后者将于 2013 年底交付中国首艘排水量约 860 吨的水下考古船。 3. 属于背景部分 。 4. 建造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的原因 。 拓展探究 课下作业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里发生了哪些好玩的新鲜事儿呢? 请选择其中一件事写 一则消息 。要求做到概括、简洁、准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