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淮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zmj-2036-6108.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2年淮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份)》

共有 7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2年淮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份)》 共有 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淮安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五)‎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 薛中宏(圣特外国语学校) 审核:嵇峰 一(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隐忍克制的态度,反倒是菲律宾以小博大极尽挑衅之能事。中菲在黄岩岛对峙多日,菲美于近日联合军演,南海问题再次被推到世界舆论的聚光灯下。菲律宾摆出一副“小国被大国欺凌”的可怜模样,妄图让美国扮演“打抱不平”的“英雄”角色。尽管心机算尽,然而,既不遵重历史事实,又不符合国际法原则,永远无法得逞。‎ ‎①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对峙 得逞 ‎ ‎②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 改为 ; 改为 ‎ ‎2. 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在全县师生的共同期待中,①2012年涟水县中学生春季运动会就要即将开幕了。②本次运动会设置了投掷、跳远、跳高、跑步等二十多个项目,③运动会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同学体育的乐趣和体育的魅力,④并让我们在平常课堂中及课余训练中习得的技能得到充分地展示。‎ 句 ,修改: ‎ 句 ,修改: ‎ ‎3.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4.“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泊梁山的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两个即可)。(4分)‎ 答:人物: ‎ ‎ 性格: ‎ ‎ 情节: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第 6 页 共 6 页 ‎5.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每空1分;—⑨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 分)‎ 必答题:‎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⑥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选答题:‎ ‎⑦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⑧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⑩ ,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二(68 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 ‎(3)临溪而渔 渔: (4)颓然乎其间 颓然: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  滁西琅琊,欧阳修情醉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第 6 页 共 6 页 ‎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 ‎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8分)‎ ‎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凝  石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场所便是书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体上书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场所。书斋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形成营造书斋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 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籍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学问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文化在这里汇集,文化在这里传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之说,就是因为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这样比喻:因为当时国家没有社会科学院,而许多个体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书斋联合起来,实际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国家不用投资。诸葛亮的“茅庐”,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宰相。刘备“三顾茅庐”,获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计,才丰富了经天纬地、威武雄壮、扣人心弦、传播不息的“三国演义”。同时,许多民族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社会,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约束。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房,虽然仍有强大的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融合在书籍的字里行间,但躯体和大脑毕竟属于自己,书斋的主人得到了个性施展的空间,于是,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可以说,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加上自己的文学艺术创造,在书斋里融合、发酵,最后,酝酿出崭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如王维在“辋川山庄”写就的如画诗歌、黄公望开山水画之宗的《江山万里图》、曹雪芹的堪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严复启迪国人的《天演论》、鲁迅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徐悲鸿歌颂民族精神的《愚公移山》,真是不胜枚举。‎ ‎(选自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有删节)‎ ‎1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书斋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的。(4分)‎ ‎ ‎ ‎11.细读文中画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作答。(6分)‎ ‎①文明之光“熊熊燃烧”的含义是                          。‎ ‎②在书斋里“融合、发酵”的“原料”是               、               和                 ;“美酒”指的是                         。‎ ‎12.知识分子在书斋里“创造力得以迸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 ‎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第 6 页 共 6 页 ‎13.文章结尾说:“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请从王维、曹雪芹、鲁迅三个例子中任选一个,说说他的作品在文化发展的链条上闪动着怎样的灵光。(4分)‎ ‎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 题。(18分)‎ 兰花的智慧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句,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 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 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茵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茵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 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 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 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 ①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 ‎ ‎ ②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 ‎ ‎15.根据第2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4分)‎ ‎ ‎ ‎16.“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4段至第7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6分)‎ ‎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第 6 页 共 6 页 ‎17.联系实际,谈谈从兰花的生存中获得的启示。(4分)‎ ‎ ‎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6分)‎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天再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电话。”说到这些,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 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先走了,等些日子,我去陪你。”‎ 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第 6 页 共 6 页 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那一块最坚强的砖。(摘自《青年文摘》2010年8月下,有改动)‎ ‎18.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方框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4分)‎ 起初:悲观 ‎ 后来: ‎ 近来: ‎ ‎ ‎ ‎19. 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 ‎ ‎(2)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 ‎ ‎20.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4分)‎ ‎ 照应句子: ‎ ‎ 表达作用: ‎ ‎21. 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对此,你赞同她们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 ‎ 三(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结果。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其实,越来越好的还有风景,还有心情,还有习惯,还有……‎ 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心中的越来越好。请以“____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提倡写成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3)不少于600字。‎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第 6 页 共 6 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