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对汉字书字及加点字注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xūn)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wō)行摸索/我是干瘪(bié)的稻穗(shuì);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摊上的驳船/把纤(qiàn)绳深深/勒进你的肩搏/祖国啊!
A.字形有两个错误,注音有两个错误。 B.字形有三个错误,注音有一个错误。
C.字形有四个错误,注音有三个错误。 D.字形有一个错误,注音有四个错误。
【答案】A
【解析】字形有两处错误:“淤摊”应为“淤滩”,“肩搏”应为“肩脖”;字音有两处错误:干瘪(bié)应为“干瘪gān biě” “稻穗(shuì)”应为“稻穗(suì)” ,所以选A。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识记并正确认读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系列活动的颁奖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洪江古商城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
【答案】B
【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直选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正确的选出来,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首先就能看到B项出自传统教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气冲斗牛”意思是: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形容闻一多先生非常正确;A“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在这里形容节目演出不适合;C“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用于“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明显前后矛盾;D“琳琅满目”意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用于“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明显错用对象。ACD都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故答案为B。
正确项出自传统教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道题出得很具人文关怀。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芷江受降坊”是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湖南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星城长沙举行,衡阳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答案】D
【解析】 A.语义重复:“许多”和“大量”重复; B.表示数字减少不宜用“倍”,可以改为“半”正确;C.句式杂糅:“的原因”和“是----造成的”杂糅; D.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项的语法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其中“月色”“便”“朦胧”“在”依次是名词、副词、动词、介词。
B.“传统文化”“孝敬父母”“洒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小时身体弱的我,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能玩”。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复句。
【答案】B
【解析】B.“传统文化”“孝敬父母”“洒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依次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所以“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说法错误,选B。
短语有以下几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
1.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有并列关系.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3.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或关涉后面的词.
4.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5.主谓短语:后面的词陈述前面的词,前后有被陈述和陈述关系.
6.方位短语:名词或动词后面带上方位名词.
7.介宾短语:有介词和名词或代词等结合构成.
8.的字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或代词等带上结构助词“的”构成.
9.复指短语:两个或几个词同指一个对象.
10.固定短语:结构固定的专名或成语.
【考点定位】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
13
B.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答案】C
【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A句中“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应改为“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谓语并列不能用顿号。B教材名称应该用书名号;D整句表陈述语气,用句号。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庆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答案】D
【解析】D.表述有误,“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庆的节气应该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寒露、霜降”。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二十四节气: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B.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使我深受感动。
C.询问一位文盲老奶奶的家庭情况时说:“老奶奶,您的配偶还健在吗?”
D.李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
13
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B错,“恭候” 指敬辞,恭敬地等候,不能用于校长等“我”;C错,“配偶”是书面语,不能用于“文盲老奶奶”;D错,“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对象误用,应该为“家父”。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1)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_______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 ,主要讲述法国________(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______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3分)
【答案】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 生物学(或“博物学”) 尼摩
(2)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2分)
【答案】阿龙纳斯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解析】《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随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综合探究(4分)
古人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意思是临容易学到笔画,可是不容易学到间架结构;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不容易学到笔画。可见古人在看待事物方面很讲原则,练习书法也很讲究方法。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个原则。(2分)
【答案】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
(2) 练习书法时,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与名家范字“神似”的目标。(2分)
【答案】练习书法,既学习名家的笔画技巧,又要学习名家的间架结构。
10. 古诗文默写(8分,每句1分)
(1)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13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论语•子罕》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答案】(1)坐观垂钓者(2)燕然未勒归无计(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钓、燕、自缘、斯、畔,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 阅读(52分)
(一) 诗歌鉴赏(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 ,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⑤,辞根散作九秋蓬⑥。
共看明月应垂泪 ,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指漂泊。 ③寥落:冷落。 ④干戈:本是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⑤千里雁:离群孤雁。 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
11.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弟兄比作“雁”、“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和弟兄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解析】“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诗人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
10.(2分,每句1分)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11.(2分)思恕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答“对西湖日早春美景的热爱或赞美之情”也可)。
12.(l)争、啄。(1分)(2)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青春的活力与生机。(2分,言之成理即即可)
11.试题分析:此类写景的古诗,可以通过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抓住本诗中“行不足”一词结合全诗所写丰富的景物即可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景的赞美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此诗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
【解析】《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律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扣紧主题,言辞清丽,不加雕饰,淡而有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 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③,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
13
“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
1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杂然相许
(3)是山余亦未登
(4)向吾远游冀﹑雍
【答案】(1)苦于(2)赞同 (3)这 (4)先前,原来。
【解析】(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苦于山北的阻塞,出出进进的曲折、绕远。(2)许:读作xǔ和hǔ,读作xǔ时的基本字义是应允,认可。也是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读作hǔ时的基本字义是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赞同 (3)是:太阳在上,手在中间,脚在下面。表示太阳直射,时至夏至,人们手脚并用进入夏季农忙。造字本义:夏至,太阳当头,适宜农务。在古汉语中,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说文解字》:是,正也。正,是也。以日为正则曰是。可以是认定、断定、承认、接受、OK时的一种状态;肯定的意思,是的,一定是,与“否”相对。 (4)向:基本解释1.朝北的窗户2.朝着,面对 引:对待,看待 3.方向,趋向 又:朝着某一方向行进,前往4.归向,仰慕又:迎合5.爱,偏爱 引:偏袒 6.临近,将近 又:大约7.介词(1)表动作的地点,方向(2)表动作的对象(3)表动作的时间8.往昔,从前 又:刚才9.春秋时国名10.古地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答案】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解析】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画直线的句子意思分三层:①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 ② 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 ③,哪里老呢!。依次断句为: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考点定位】文中句子的理解和断句, 能力层级为B理解E表达应用。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答案】(1)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七八岁,刚开始换牙,蹦蹦跳跳地前往帮助他们。
13
(2) 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答案】(2)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到了泰山的北面。
【解析】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孀妻”“遗男”“始龀”“越”“绝”“泰阴”,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2分)
【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解析】《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二叟登泰山》表现了乐观,奋进不懈的精神,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有志者事竟成!。
【考点定位】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D鉴赏评价。
(三)议论文阅读(6分)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① 近日,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发微博抱怨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礼仪,点名批评北京一所 小学——该校学生随地乱扔垃圾。该条微博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被点名的小学公开道歉。这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②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镜像,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社会秩序的投射,公共场所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公德教育的学校。比如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飞机上有一个孩子尿急难忍,由于飞机临近降落,厕所关闭,家长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让其方便,招致网友一片指责。
③ 公德规范的问题不能置换为道德滑坡,梁启超说:“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有“私德”而无“公德”,才是问题所在。可能在多年以后,对于闹出风波的孩子们来说,早已不记得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但这场公德教育课是不会忘记的。公德教育没有比公共场所更好的学校了,公共场所是孩子们体会群己边界最直观的场合。试想我们置换场合,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乱丢垃圾,可能是一个“不讲卫生”的私德评价;孩子随地方便,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可见,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解决好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落实公德教育,法律法规要找到可操作的落脚点,个人的道德约束要找到可以契合的标准,让公德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成为更具有界定与实践意义的行为标准。
⑤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
(选自2016年5月10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17.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
【答案】举例论证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13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通读全文,找找我们的公共场所缺少公德的原因。(2分)
【答案】①公共场缺少明确细致的规则;②舆论监督不力;③行政执法力度小;④社会团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从第③段末“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和第④ 段“解决好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和第⑤段“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得到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第⑤段提出了许多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措施,除此之外,请你再提一条。(2分)
【答案】给公共场所制定明确细致的管理规则。(或其他,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说明文阅读(8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
13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有改动)
20.“细菌发电前景广阔”,请从原文找出依据。(3分)
【答案】①细菌发电效率高:“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②不污染(无污染):“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
③成本低(低成本)“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解析】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第④段运用了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答案】举例子(1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和日本利用细菌进行磷酸燃料电池发电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2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说明方法的判断。回顾所掌握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根据文句内容关键信息点如第④“美国”“日本”可知其用举例子。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第⑤段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说明理由。(2分)
【答案】不能删去,“大约”是几乎差不多的意思,表约数,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所接受的能转化成化学物质的的阳光比重为10%左右。删去后表示阳光比重为10%,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说明文语言的掌握,这种题型一般不能去掉,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思考作答。答题模式“解释词语的意思+解释句子的意思+去掉后句子的意思+如果去掉,则不符合文意(过于绝对化、不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 记叙文阅读(18分)
枯萎的蒲公英(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13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2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①“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为什么用“铁”来修饰“绿”?
【答案】①用“铁”来修饰“绿”,一是因为当时蒲公英的颜色既有黄、绿,也有如铁一般得黑色,二是为了突出蒲公英生命力的顽强。
②“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我为什么心疼
【答案】②为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而心疼,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词语的含义。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再根据语境分析词语所表现的有关“蒲公英”的颜色、内在精神品质和母亲伟大的品格。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 根据本文的行文思路,9个段落,应该分为几个部分,请用“/”隔开。(正确之外,每画错一处倒扣1分,知道扣完为止)(4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结构层次即作者的思路。① ②描写眼前的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③ ④ ⑤ ⑥ ⑦由蒲公英联想到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⑧ ⑨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本文由蒲公英联想到母亲,他们的品质有怎样的共同点?请简要归纳。(4分)
【答案】①生命力顽强(或刚强与坚毅); ② 无私奉献。
13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象征意象和人物形象的赏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6. 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2分) 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2分) 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2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象征意象和人物形象的赏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还要掌握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写作(60分)
27.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一个家庭用来团聚、纪念或祭祀的日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此外,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老人祝寿的日子是节日,孩子出生的日子是节日,爸妈结婚的日子是节日------
请以“我家的节日”为题习作。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欣喜若狂,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
此作文题是来考查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和“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以写好真的不容易!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2]
13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审题立意】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题目,人物言行都要折射“和谐”“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例文】
我家的节日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下午,爸爸会在老家的大门挂上大红灯笼,贴上喜庆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全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团圆饭,也就是年夜饭。我家的饭桌上少不了年糕,年糕音似“年高”,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猪蹄肉炖香菇、魔芋、芥菜根(也叫长命菜)这道菜是妈妈的拿手好菜。炸带鱼妈妈不准我们全部吃完,因为“年年有余”。
饭桌上大人们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吃完年夜饭,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即越晚睡代表来年越有福气。十二点前,大人们坐在沙发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淘气的小孩就忙着吃瓜果、糖品。当然吃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最期待的是长辈发压岁钱!过年收到红包让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大家有说有笑感到很幸福。终于熬到了十二点,“轰轰轰”的烟花爆竹声准时响起,我们马上许愿。虽然我们家只燃放很少的烟花,但是我周围的天空到处绽放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的气息。热闹非凡,烟花璀璨,好看极了!随着“嗖——”烟花飞上天空炸开了的一阵阵声响,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兴高采烈地喊着,欢笑着……
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俗称“过年”。
这天各家各户燃放鞭炮、烟花。家家户户门前堆着燃放过的爆竹红纸皮、烟花箱。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全家男女老少换上喜庆的新衣服、新鞋子,显得精神焕发!
早饭是妈妈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听奶奶说,过年吃饺子是我们村的老传统。爷爷呢,一吃饺子就要说那耳熟能详的典故: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难怪每年的饺子宴是我家必不可少的。
中午摆家宴:糖醋鱼、红烧肉、红酒鸡、炒白果、清蒸排骨、苦菜汤、苦笋炒肉片、豆芽鱿鱼等数之不尽的美味佳肴全部端上桌。晚上便吃一些甜食,如甜果、米果、年糕、汤圆、豆腐花等一些美味。妈妈教育我们初一一整天不准吵嘴、打架,要和和美美的。如果摔破了碗碟,要补一句“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大街小巷人们见面,都会互相道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