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第 1页(共 8 页) 语文试卷·第 2页(共 8 页)
2019 年南宁十四中大学区九年级学科素养测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本卷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都给出 A、B、C、D 四个选项,其
中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5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炽.热(chì) 作揖.(yī) 正襟.危坐(jīn)
B. 瞥.见(piē) 秀颀.(qí) 间.不容发(jiān)
C. 弱冠.(guān) 譬.如(bì) 吹毛求疵.(cī)
D. 虬.枝(qiú) 筵.席(yán) 哄.堂大笑(hō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班斓 纯粹 销声匿迹
B.伶俐 私塾 箪食壶浆
C.桥墩 驰骋 由然而生
D.汹涌 旁鹜 锐不可当
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近日,朋友圈里传出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我市部分收费站将取消收费。
B. 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C. 张老师针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因材施教,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D. 习主席送出的这份厚礼让他喜出望外....,让他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 5G 技术的问世,使我们能够享受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更低的网络延迟,生活将发生
颠覆性的改变。
B. 我们能否真正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为人们所厌恶的不文明的现象,最关键是提升全体公民
的文明素养。
C.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
了新的增长点。
D. 每逢节假日,位于五象新区的南宁园博园,总是花团锦簇,人山人海,处处都洋溢着欢的笑
脸。
5. 下列句子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李阳回母校探望老师,保安拦住他说:“学校规定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校园,请出示您的
证件,感谢您的配合。”
B. 张宇得到刘明的帮助后,登门道谢,刘明说:“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区区
小事,不足挂齿。”
C. 在家庭聚会上,爷爷为儿孙们懂事孝顺、事业有成而感慨,爸爸说:“是您老教导有方,孩
子们才会如此孝顺乖巧!”
D. 小王得了慢性咽炎,医生说:“要注意清淡饮食,合理用嗓。不过这个病会反复发作,较难
根治,我们后会有期。”
6.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人也是如此,自己做好了,慕名而来的人也就多了,你的人脉自然会很好;
②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那么很多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时间久了,你就会变成
孤家寡人。
③ 有句话叫“花香自有蝴蝶来”。
④ 自己做好了,帮助你的人也多了,这样,你的力量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⑤ 可见,做好自己,种种美好都会奔你而来。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①③②⑤ C. ③④①⑤② D. ③①④②⑤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社戏》
选自《朝花夕拾》。
B.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分为“风”“ 雅”“颂”三部
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C. 《爱莲说》《陋室铭》《桃花源记》《出师表》四篇文言文标题里的“说”“铭”“记”“表”都
是古代的文体。
D.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桑梓”“汗青”“庙堂”“蛾眉”“垂髫”来指代家乡、史册、
朝廷、女子和小孩。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困难,拿起创作这个“新
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新的生活。
B.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是一个难逢的盛大庙会,“我”为能去观看时感到兴奋,但在去的
路上被父亲强迫背诵《古文观止》感到痛苦和扫兴。
C. 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
了生活的梦想,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借奇异的想象,对当时英国的君主政体、两党制以及政治、教育、
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现实做了尖锐的讽刺。
语文试卷·第 3页(共 8 页) 语文试卷·第 4页(共 8 页)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草根美食——红薯
①红薯,学名叫番薯,还有甘薯、地瓜之称,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被公认为味美价廉、粮
菜兼用、老少皆宜的健康长寿食品。它原产热带,但对气候的适应性奇佳,而且耐水、耐旱、耐
贫瘠。
②红薯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
寿食品”之誉,从营养的角度讲,红薯真算得上是一种健康的天然食物。据现代科学分析测定,
每 100 克红薯约可产生热能 122 千卡,含蛋白质 2.2 克、碳水化合物 28.9 克、脂肪 0.1 克、膳
食纤维 1.2 克、磷 50 毫克、钾 166 毫克、钠 71 毫克、铁 1.6 克、胡萝卜素 0.02 毫克;也含有
维生素 B1、B2、尼克酸、亚油酸等物质,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防止便秘、美容
减肥等多种功效。红薯中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C 和叶酸、植物纤维,还有一种名为“去
氧表雄酮”的生理活性物质,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促进脑细胞和内分泌腺素的活力,故能延缓
智力衰退,增加人体的抵抗力。红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这是一种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属
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对人体有特殊的功能:一方面可提高免疫力,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
脉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可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的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并对呼吸
道、消化道、关节腔和浆膜腔有很好的润滑作用。红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含
有大量可溶性纤维素,不仅食后能在肠内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重量和体积,预防便秘,而且
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③不过,红薯虽好,可不能贪食,食用过多也会有副作用。
④研究发现,红薯中含有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同时红薯含糖量也较高,如一次吃红薯过多,会使人产生腹胀、呃逆、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
因此,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者也不宜多食。
⑤同时,吃红薯应讲究科学,注意做到吃熟不吃生。红薯中含有大量淀粉,其细胞外面包裹
着一层坚韧的细胞膜,这是难以消化的物质,只有蒸熟煮透,才能被人体吸收。也只有如此,方
能将大部分氧化酶破坏掉,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使人减轻服食后的不适感。
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红薯发芽后千万不可生食,也不能食用有黑斑的红薯。发芽后的红
薯有剧毒。另外,黑斑里的病毒不易被高温破坏与杀灭,食用后容易引起中毒,出现发热、恶心、
呕吐、腹泻等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与此同时,红薯也不宜与柿子一同食用。红薯
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进食后会产生大量果酸,如果与柿子同时食用,果酸可与柿子的单宁、果胶
起凝聚作用,形成胃结石。如果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 5 个小时以上。
9.下列关于“红薯”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薯学名番薯,味美价廉、粮菜兼用、老少皆宜,它对气候的适应性奇佳,不仅耐水耐旱,
而且耐贫瘠。
B. 红薯被誉为“长寿食品”,是因为它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
多种矿物质。
C. 红薯中含有少量可溶性纤维素,食后能在肠内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重量和体积,可以预
防便秘。
D. 红薯进食后会产生大量果酸,果酸与柿子的单宁、果胶起凝聚作用,形成胃结石,所以不宜
与柿子一同食用。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题目直接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 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数据介绍了红薯的营养价值。
C. 第⑥段中加点词“至少”,起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红薯的种植、营养价值及副作用进行介绍。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红薯中含有一种氧化酶,且含糖量较高,因此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消化不良、胃
酸过多者也不宜多食。
B. 红薯中含有一种名为“去氧表雄酮”的生理活性物质,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还能减少皮下
脂肪,防止肝肾中的结缔组织萎缩。
C. 蒸熟煮透的红薯有利于人体吸收,且能够将大部分氧化酶破坏掉,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
减轻服食后的不适感。
D. 红薯发芽后千万不可生食,也不能食用有黑斑的红薯。发芽后的红薯有剧毒,黑斑里的病毒
不易被高温破坏与杀灭。
三、古诗文阅读(12—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6—19 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以及
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B. 全诗移步换景,从孤山寺写到贾亭西,尾句回到湖东白沙堤。第二、三联写了最能体现春色
的四种景物:莺、燕、花、草。
C. 在颈联中诗人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湖畔春花渐次开放,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刚刚能
淹没马蹄,处处生机盎然。
D.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湖东的无比喜爱;巧用白描,着意渲染了诗人对钱塘江美景的
依恋和赞美之情。
(二)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语文试卷·第 5页(共 8 页) 语文试卷·第 6页(共 8 页)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
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
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
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
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④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
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
知予者哉?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C. 未尝稍降辞色. 草色.入帘青
D.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东坡右手执.卷端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当余之.从师也 渔人甚异之.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皆以美于.徐公
C. 烨然若.神人 皆若.空游无所依
D. 足肤皲裂而.不知 杂然而.前陈者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嗜学”提挈下文,和“家贫”形成矛盾,引出作者求学的艰难,初步展现他勤奋刻
苦的学习态度。
B. 第①段“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几句从侧面描写突出作者求学虔诚、
谦恭的态度。
C. 第②段“同舍生”奢华的生活与自己贫寒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作者甘于敝衣、粗食是因为
“以中有足乐者”。
D. 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艰难求学和勤勉读书的经历,现身说法,勉励马生珍惜现有的优越
条件勤奋学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文:
(三)当止不止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①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
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②,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
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③顷死
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
【注释】①“故”:同“固”,本来;②窦:洞;③食:饭,这里指吃一顿饭。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遂蛇.行而入 蛇: (2)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以:
18.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译文: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 分)
四、古诗词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国人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学校开展了
“文明祭奠,传播文化”的活动。
(1)【观点论辩】过去,在清明节时国人大多返乡,以焚香、放鞭炮、祭拜祖先等形式来缅怀
先人。而今更多人选择以植纪念树、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方式进行文明祭奠。你如何看待这.....
种现代祭奠方式.......?请围绕话题,发表你的看法,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 字以内。(4 分)
语文试卷·第 7页(共 8 页) 语文试卷·第 8页(共 8 页)
(2)【事迹简叙】右图与我们所学过的文章有关,请结合图片,
简叙图中英雄人物的事迹。60 字以内。(3 分)
(3)【对联续写】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出下联。(1 分)
上联: 节日植树奠英烈
下联: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没有学生的老师
任章
①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就站在堂屋中间的八仙桌后。八仙桌上放着一根枝条。他表情严
肃,两手撑在桌的两角,身子微微前倾,环顾堂屋里一把把排列整齐的椅子,他喊:“同学们,
上课了!”
②表叔叹一口气,说:“三儿的课又开始了。”三儿是我表叔的儿子。我没看见过他上课时
的情景,我好奇地望着他。他迎着从门楣里投射进来的一束阳光,穿着整齐的中山服,很气派,
很儒雅,阳光勾勒出他的身影。
③他开始在八仙桌后踱步。我观察了好一会儿,他从堂屋的南头走到北头,再从北头走回南
头,沉思的样儿。我发现,他接近墙根的时候,绝不多停留一会儿,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
肤很白,不是那种没见紫外线的白皙,是病态的苍白。表叔告诉我,他走得那么准确。表叔说,
他的讲坛长度和堂屋宽度差不多,表叔叫我不要打扰他。
④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手里攒着教鞭,在巡视他的学生呢。
⑤表婶从房间里出来,身子擦动了堂屋门口的那把椅子。他发现了,他拎着教鞭走到那把椅
子跟前。他举起教鞭,向下点去。教鞭在椅子把手的上边突然停住,他说:“上课时,不要捣乱。
我的教鞭敲在你的脑袋上,会疼呢。”他的表情有些严肃,严肃中又带着微微笑意。
⑥表婶说,两年前,他师范学校毕业了,他坚决回到山村小学。去年,一场暴雨突如其来,
他在疏散学生时,屋顶一根虫蛀腐蚀了的脊檩断了,砸在他的脑袋上,他就这样了。
⑦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天阴了下来。他跑出堂屋抬头仰望,
旋即..又奔了回去,看着屋顶。他焦躁起来,说:“同学们,暴雨要来了,赶快出教室!”我看见
他忙乎起来,一把把椅子被他从堂屋搬到院子里。他一边忙乎一边喊:“同学们不要挤!不要怕,
有我呢。”我沉不住气了,我真想过去帮他一把。我瞧了表叔一眼,表婶低声说:“别过去,他
疯病发了,过一阵就会好了。”我真想过去支持他,他需要帮助。我看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堂
屋院子间疯狂..地穿梭,我真不忍心他那么孤独。
⑧太阳钻出乌云。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塌了,塌了,我们的教室塌了……”他
的声音低下来,似乎在叨念什么。我望着环绕小山村的山岭,好似表叔的房子在下沉,下沉。
⑨他的神色开始恢复正常,像是经历了一场风暴。现在,他表情呆滞、冷漠。他根本不看我
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走回他的屋子。
⑩我走到八仙桌的后面他的讲坛上。我学着他的样子,在讲坛上踱步,想体验当老师的感受。
踱步中,我无法不想着他这位没有学生的老师,我感觉我的步子越来越重!
(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22.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表现“三儿”情感态度的词语。(2 分)
23.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进行赏析。(4 分)
(1)我看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堂屋院子间疯狂..地穿梭,我真不忍心他那么孤独。(赏析加点词)
(2)他迎着从门楣里投射进来的一束阳光,穿着整齐的中山服,很气派,很儒雅,阳光勾勒出他
的身影。(从描写角度赏析)
24.第①④⑦段都写到太阳,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其作用。(3 分)
25.本文的标题“没有学生的老师”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 分)
七、作文(50 分)
26.人生就像一出戏,有开幕总有谢幕,有相聚总有分离。我们的生命中注定要有许多告别的时刻,
如告别某个人,告别某个地方,告别一段时光,告别一种心情,告别一种习惯……告别是个终结,
更是个起点;告别是痛苦,更是幸福。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 600 字以上;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②焦躁① 严肃中带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