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ppt课件及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5156edu-5443-16329.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ppt课件及教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孟子二章 2018 、 3 、 29 杨兴金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优秀品质。 5.理解“生于优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kē),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人, 战国 时期 思想 家、 教育 家。孔子之后 儒家 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最早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主张,呼呼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反对残暴之君,反对不义战争。孟子曾周游列国,不为诸侯所用,退而与弟子发挥孔子的学说,被推尊为“ 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勝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其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由于其文章巧于论辩,语言流畅,善于运用 比喻、排比、夸张 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于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膝文公下》,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 大丈夫之道 ”表现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 仁、义、礼 的坚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 说理散文 ,由 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 ,最后得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的结论。 古汉语知识: 一、通假字 1.往之 女 家(女: ) 2 曾 益其所不能(曾: ) 3.困于心, 衡 于虑(衡: ) 4人则无法家 拂 士(拂: ) 同“汝”,你 同“增”,增加 同“横”,梗塞、不顺 同“弼”,读“bì”,辅佐 二、一词多义 发: ① 舜 发 于畎亩之中( ) ② 征于色, 发 于声,而后喻( ) 戒: ① 往送之门, 戒 之( ) ②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 ,无违夫子!( ) 居: ① 居 天下之广居( ) ② 居天下之广 居 ( ) 之: ① 母命 之 ( ) ② 住送 之 门( ) 起,被任用 发出 告诫 谨慎 居住 住所 代词,她,代指女儿 动词,去、到 三,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大丈夫哉(古义: 今义: ) 2.以顺为 正 者,妾妇之道也(古义: 今义: ) 3,管夷吾举于 士 (古义: 今义 : ) 4.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 人也(古义: 今义: ) 真正、确实。 诚实、真诚 准则、标准。 正直,正义等 狱官。 士兵、士官 代词,这。 判断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淫” : ) 2.贫贱不能移(“移” : ) 3.威武不能屈(“屈” : ) 4.必先苦其心志(“苦” :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使……动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 屈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5.劳其筋骨(“劳” : ) 6.饿其体肤(“饿”: ) 7.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空乏”: “乱” : ) 8.所以动心忍性(“动”: “忍”: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惊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五、古汉语句式 倒装句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是 “ ” 的倒装。句意 : ) 舜于畎亩之中发 舜在田地之中被起用。 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能屈。 翻译: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 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富贵不能使他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他 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意志。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 4.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振作奋发有为 : ( 一个人的想法 )表现 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 , 然后 才能被人们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 在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往往 会因此灭亡。 主题思想 《富贵不能淫》一文论述了 大丈夫的优秀品质 。“大丈夫”在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节操俊迈的人的尊称。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表现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 仁、义、礼 的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终于担任重大任务的名人的事例,说明 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 接着,作者从 一个人的发展 、 一个国家的兴亡 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 忧患则生、安乐则亡 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的结论。这篇短文阐述了 造就人才 和 治理国家 的问题,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写作特点 《富贵不能淫》1.语言含著 幽默,讽刺 深刻尖锐。孟子通过言“ 礼 ”来引出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进而得出“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的结论,借此 讽刺 公孙行、张仪之流不以 正义 为标准,而是以 顺从 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2.运用 排比 ,增强文章的 气势和感染力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 千古名言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层层推进,结构严密 。孟子为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先列举历史上由卑微到显贵的人物为例,说明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并由此引申开去,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这个道理。接着文章将论证个別事例转向一般事例,由个人身世浮沉的角度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如果没有忧患,则往往会灭亡,自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既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如此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严密、紧凑,一气贯穿,浑然一体。 2. 善用修辞,气势磅礴 。本文编者加的题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身就是 对比和对偶 。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而用对比修辞,论点更鲜明。本文还多处运用 排比 的修辞。如第一段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时,连用了5个“举”和6个“于”,介绍他们经过种种磨炼之后终于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而较好地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而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炼、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 臣的良苦用心。层层的排比句式极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通人,横行无阻。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更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思考探究 题一: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题二: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题三《孟子》文章以雄瓣见长,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课文中举两三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题一: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通过言“礼”来引出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附,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幸福为理想。因此,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在孟子心目中,他认为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守自己内心的仁、义、礼的道德高尚、节操高洁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题二: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我认为,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就像课文中所论述的,人处于逆境中,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列举事例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生于优患”最好的阐释。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屈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列举事例二:人们往往会在安逸享乐中消磨了意志,最终“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李自成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于是开始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结果一败涂地。 题三《孟子》文章以雄瓣见长,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课文中举两三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举例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排比,论述了大丈夫的优秀品质,即富贵不能使之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之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之屈服意志。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举例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连用了5个“举”和6个“于”,列举了历史上的6个名人,说明他们都都出身卑微、经过种种磨炼之后终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气势磅礴,铿锵有力,从而较好地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接轨演练 一、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1-4题。 1.解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大丈夫哉( ) (2)往送之门, 戒 之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 (2)高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 译文: 3.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 是: 4.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答 1.(1)诚:真正,确实。(2)戒:告诚。 2.(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富贵不能使他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意志。 3.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 〔解析〕这句话出自“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为“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因此,这里的“道”应该是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 4.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已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4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叔敖游于郢 ①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② 。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 ③ 以听,方术 ④ 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 ⑤ ,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日:“期思 ⑥ 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 舆 ⑦”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 ⑧ 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节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 【注】①:古代楚国都城。②声问不知,修行不闻: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③说义:陈说道理。④方术:所持方策。⑤耦世接俗:随顺社会,附和世俗。⑥期期思:孙叔敖的故乡。⑦舆:车。⑧庄王: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又称称荆庄王。 孙叔敖和沈尹茎彼此交好。孙叔敖到郢都出游了三年,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沈尹茎对孙叔敖说:“陈说道理能使人听从,所持方策必定能够实行,能使君主上至于称王天下,下至于称霸诸侯,这方面我不如你。随顺社会,附和世俗,陈说道理调和其中,以投合君主的心意,这方面你不如我,你何不先回去耕田隐居呢 ? 我将为你在这里奔走。”沈尹茎在郢都奔走了五年,楚王想用他为令尹。沈尹茎辞让说:“期思有个叫孙叔敖的草野上民,是个圣人。请您一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于是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这是沈尹茎的力量啊!功劳没有比举荐贤人再大的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 王舆迎叔敖 以 衾拥覆 B.期思 之 鄙人有孙叔敖者 辍耕 之 垄上 C.征 于 色 所恶有甚 于 死者 D.吾将 为 子游士 士卒多 为 用者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舜 发 于畎亩之中 发: (2)荆王欲以 为 令尹 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 (2)此沈沈尹茎之力也 翻译: 4.【甲】文中孟子认为避免国家灭亡的条件是 【乙】文中强调国君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是 1.[解析]A两个“以”都是“用”“拿”的意思。B第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动词,“到、往”。C第一个“于”是“在”的意思;第二个“于”表示比较。D第一个“为”是“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被”的意思。 2.(1)发:起,被任用 (2)为:担任 3.(1)借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2)这是(凭借)沈尹茎的力量。 4.①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②举荐贤能,任用贤能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