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
春夜洛城闻笛
》
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诗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和具体的时间。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学习目标
1
、复习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
2
、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
、学习诗人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的语言风格。
4
、背诵、默写诗歌。
走近作者
李白(
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
李太白集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朗读诗歌
春夜
/
洛城
/
闻笛 李白
谁家
/
玉笛
/
暗
/
飞声,
散入
/
春风
/
满
/
洛城。
此夜
/
曲中
/
闻
/
折柳,
何人
/
不起
/
故园
/
情。
字词注释
⑴
洛城:
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
玉笛:
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
满:
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
闻:
听;听见。折柳:即
《
折杨柳
》
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⑸
故园:
指故乡,家乡。
翻译诗歌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
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
《
折杨柳
》
的乐曲,
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呢?
诗歌赏析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
《
折杨柳
》
,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分析诗歌
前两句(叙事):
客居洛城,
春夜闻笛。
后两句(抒情):
夜闻
《
折柳
》
,
触景思乡。
课堂练习
1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2
、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
、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艺术特色
全诗扣紧一个“
闻
”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此诗意境绵延深厚。诗人用隽永含蓄的笔调抒写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在那个春天的夜晚,诗人静静伫立,那悠扬的笛声满城飘扬,激荡起诗人无限的离愁。
小结
《
春夜洛城闻笛
》
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叙述了诗人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