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省青岛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保密★启用前 青岛九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 ‎ ‎ 2019.11‎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22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请将主观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0.5mm)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不得分。‎ 请注意书写认真,卷面保持整洁。卷面混乱者将被酌情扣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她并不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深度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容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是她的“原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容在她盛年时回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席慕容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遇合了。‎ ‎ 于是我们知道,在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还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的地方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能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感染的心灵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那一处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感”——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乡。‎ ‎ 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 ‎ (摘编自《解放日报》刊文《地方戏曲的“原乡意识”该醒了》 ,作者罗怀臻)‎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阿姐鼓》作者没有去过西藏,作品却感动国人,在于原乡情感让人们拥有共同的感受。‎ B. “原乡意识”深埋于子孙后代骨子里、比“原乡情结”更深刻、不受后人感知和经验左右。‎ C. 草原、马群、帐篷、长调演奏的旋律可能冷不丁就会激发蒙古裔人内心深处的“原乡意识”。‎ D. 只要作家追求将“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中国传统戏就能够复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论述层次清晰,由“家乡意识”引出“原乡意识”,由此接着论及“原乡情结”。‎ B. 文章通过列举台湾作家席慕容与家乡的遇合之事,充分证明了“原乡情结”的存在。‎ C. 文章在论述“原乡意识”特点时,侧重分析“原乡情结”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D.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逐一分析“家乡意识”“原乡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内涵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满足对于曾经家乡的记忆和联想,我们格外重视对家乡风土人情、俚俗趣味的表现。‎ B. 即使只是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也可让“原乡意识”蛰伏在潜意识中。‎ C.“原乡意识”使得远徙的后世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知道自已的源头和根。‎ D.“原乡情结”可能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它更开阔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 材料一:‎ ‎ 2018年的武大樱花季除了传统的樱花看点之外,就要数武汉大学在校园管理上的优化了。除了保持“实名限额、免费预约、双重核验”等基本政策外,还特别引入了人脸识别闸机,预约而来的游客需要“刷脸”才能进入校区。‎ ‎ 从2015年到2017年,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如今,坐车可以刷脸、支付可以刷脸、自动取款也能刷脸、甚至连公厕取纸都能够刷脸……没有一点点防备,“刷脸”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金融、交通、教育、安防、社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什么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落地与应用都如此迅速呢?‎ ‎ 首先,相比于指纹识别必须要采集指纹信息,人脸识别具有非强制性。它不需要被测者主动提供任何信息,只要你露出你的脸,它就能在不经意间对你完成识别。因此,人脸识别在便利性和隐蔽性方面更具优势。其次,因为人脸识别是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无需接触设备,因此不用担心病毒的接触性传染,在安全性和卫生方面更有保障。最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并发性特点让其在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 ‎ (中国智能制造网)‎ 材料二:‎ ‎ ‎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上周公布了iPhoneX应用脸部识别功能,就在几天前,杭州一肯德基餐厅宣布可以刷脸支付了;农业银行总行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人脸识别系统;旅游业界很多领域已经开始试水应用刷脸技术——“刷脸”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但不少人也对该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对此做专题报告,对齐爱民教授进行专访。‎ ‎ 记者:指纹、虹膜、面容甚至基因等个人生物信息被大量搜集存储,目前这些已经被采集的生物信息,其利用和保护现状如何?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 齐教授: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毫无疑问是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地址、电话号码等由社会生活经验等而形成的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这些生物信息直接采集于人体,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通常正是由于此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形下,指纹、虹膜、面容等此类唯一识别生物信息的收集,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造成的个人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 ‎ 鉴于此类个人生物信息可直接且唯一识别到个人,从个人信息理论分类角度,其敏感程度远高于一般信息,甚至可称之为“敏感信息”中的“敏感信息”。鉴于其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要高于“一般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是以上讨论还仅限于学术领域,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 ‎ 记者: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包括生物信息、健康数据、生活习惯等在内的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利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 ‎ 齐教授:由于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个人信息早就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成为各国竞争和关注的焦点。在当今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个人信息跨国传输问题早就超越个人信息保护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在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为他国厂商广泛收集的情况下,其除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外,同样可以了解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状况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2013年出现的斯诺登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但这只是被揭露出的冰山一角,事件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上述安全威胁却并未停止。在生物识别信息相关法律保护体系还未成熟之前贸然授予个人权限存在风险,尤其是在支付领域,因此较为稳妥的做法是保留个人权限或者为其设定上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数据人》第732期)‎ 材料三:‎ ‎ 用户上网产生的位置信息、购物历史、网页浏览痕迹等数据归谁所有?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规模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否合法?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论坛上,与会者就人工智能背景下数据财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现行《物权法》把物权分为动产和不动产,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财产,难以按照此种分类方法进行归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提到,有观点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没有任何主体指向的数据是公共资源,但人工智能收集、储存、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数据的占有和转移是无形的,也没有有效的权属证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并且建构起权利内容和权利转移制度,这些问题尚未解决,需要立法予以回应。‎ ‎ (财新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在便利性和隐蔽性、安全性和卫生方面以及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 B.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不同于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它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C.个人信息的“唯一对应性”虽然可以避免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 D.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说明“刷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鉴于个人生物信息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此讨论还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 B.唯一识别生物信息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 C.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对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还可能会给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 D.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 ‎6.请结合材料概括利用个人生物信息的利弊,并就个人生物信息在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给出建议。(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最后的电波 ‎ 行动开始了。‎ ‎ 我父亲原定走北路,担任掩护,由于李安本出马,结果被调至南路,随大部队行动。“要不是老李”,我父亲后来常说,“我说不定早就见马克思了。”“老李,外号‘飞锤’,不仅收发报样样娴熟,而且机务上也有一套。自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和我在新四军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共事,我这一辈子啊……”父亲之所以屡次这样感叹,皆因他的一套娴熟技术皆传自李安本。‎ ‎ 按计划大部队一路向南猛突,但电台始终保持静默。相反,北路小队频繁发报,他们把平时抄收的新闻稿都拿出来,反复发送。果然,敌人上当了,开始调集兵力向北围追堵截。旅长下令全速前进,争取时间。他说我们越快到达,北路的压力便会越早解除。据事后得知的消息,驻青城日军指挥官藤田五郎大佐曾多次接到南路发现我军大部队的报告,‎ ‎ 但他并不相信,以为这是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因为日军的情报部门一直在跟踪监听,并随时向他报告,证明新四军的电台就在北路。这一错误的判断使他错失良机,打好的算盘完全落空。‎ ‎ 白露过后第七天,我军终于突破重围,来到了江边,与江北前来接应部队胜利会师。部队到达时,已是深夜。旅长顾不上休息,下令立即架设电台,与北路联系。“那是一个十分炎热的夜晚”,我父亲清楚地记得,他们来不及找地方,就在江边一个渔棚边架起了电线。旅长和参谋长都站在我父亲边上,等候消息。我父亲连续呼叫,一连半个小时都没有回音。大家浑身是汗,心都焦烂了。“他们也许在行动中,没有架设天线。”我父亲这样说,手里攥紧了老李临行前送给他的烟斗。这时渡船已经陆续到了。旅长指示我父亲继续不停地呼叫,一刻也不要停。“一有消息,马上向我报告。”吩咐完了,他便和参谋长一起到江边指挥部队渡江。‎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亮了,东方泛起一抹淡淡的晨光。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声音。我父亲兴奋地大叫:“来了!来了!”‎ ‎ 有人立即前去报告旅长。不一会儿,旅长和参谋长都小跑着过来了。“怎么样,怎么样了?”旅长连声问道。‎ ‎ 可耳机里忽然出现了长时间的静默。我父亲一边调整波长,一边连续呼叫。“‎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怎么回事?是他们吗?”旅长问道。我父亲说是的,肯定是的。“他们情况如何?”团长又问,我父亲摇头道,“不知怎么突然断了……”‎ ‎ “呼叫,给我呼叫!”‎ ‎ 我父亲连续不断地敲击着电键,时间漫长得令人窒息。终于,嘀嘀嗒嗒,嘀嘀嗒嗒,耳机里传来熟悉的电波声。“老李!是老李!”我父亲叫了起来。众人一片欢呼。“嘘一一”我父亲做了噤声的手势。大家随即安静下来。我父亲急忙开始抄报。抄一句,参谋长就迫不及待地拿过去照着密码本翻译,可一句也翻不出来。“这不对啊。”他对我父亲说。我父亲抄完报后,接过来一看,头脑顿时嗡了一下。‎ ‎ “这是脑记密码!”‎ ‎ “什么意思?”参谋长问。‎ ‎ 我父亲解释说,这说明他们已经销毁了密码,因为脑记密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看来他们已非常危险,否则不会销毁密码。”我父亲说。‎ ‎ 好在李安本教过他脑记密码的方法,凭着这种方法,他把电文翻译了出来。大意是,他们已身陷重围,弹尽粮绝,密码已毁,电台也即将销毁。‎ ‎ 旅长说:“告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回来,我们等着他们!”我父亲把电报发出后,对方一下子没了声音。按照李安本的操作惯例,他每收完电报,都要给收据。可这次却是例外。‎ ‎ “收到没有?”旅长问。‎ ‎ 我父亲摇摇头。‎ ‎ “呼叫,给我呼叫!”旅长大声命令,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 我父亲不停地呼叫,身上大汗淋漓。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收报机又有了声音。我父亲扶了一下耳机,连忙抄收,没想到抄下来的却是一组明码:‎ 再见,战友……‎ ‎ “坏了!”我父亲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没容他多想,耳机里又跳出一串明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 随后,耳机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 旅长接过抄报,半天没有说话。他默默地摘下帽子。我父亲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在场的人也都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我父亲将烟斗放到胸口袋,默默将电报机重新背在肩上。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江风划过长空,发出尖厉的呼啸……‎ ‎ (摘编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了防止日军围追堵截,大部队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将我军兵分两路进行突围,但突围计划是以牺牲北线部队为代价的。‎ B. 小说采用了顺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手法不仅使文章情节安排张弛有度、灵动摇曳,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叙述时空具有纵深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 小说中环境描写着重表现了江边的自然气候,如炎热夜晚、淡淡晨光、江风划过长空等,既渲染了气氛,又反衬了新四军奋勇抗敌、不畏艰险的精神。‎ D. 小说刻画人物时,大量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传神地塑造了旅长、李安本、我父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8. 小说结尾老李发送两组明码“再见,战友……”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军……”请简要分析这两组明码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9. “老李”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他的英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自束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调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将荐改秩,常推其友刘琦,佐击节曰:“世无此风久矣。”并荐之。‎ ‎ 熙宁初,为秘阁校理。王安石与之善,以为三司条例检详官,改右正言、知谏院。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安石见之,遣所亲密谕意,常不为止。又言:“州县散常平钱,实不出本,勒民出息。”神宗诘安石,安石请令常具官吏主名,常以非谏官体,落校理、通判滑州。岁余复职,知鄂州,徙湖、齐二州。齐多盗,论报无虚日。常得黠盗,刺字为兵,使在麾下,尽知囊括处,悉发屋破柱,拔其根株,半岁间诛七百人,奸无所匿。‎ ‎ 哲宗立,改吏部,进户部尚书。或疑其少干局,虑不胜任。质于司马光。光曰:“用常主邦计,则人知朝廷不急于征利,聚敛少息矣。”常转对,上七事。时役法差、免二科未定,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乃折衷条上之。赦恩,蠲市易逋负不满二百缗者,常请息过其数亦勿取。‎ ‎ 拜御史中丞,加龙图阁直学士。论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为两科,以尽所长。初,河决小吴,议者欲自孙村口导还故处,及是,役兴,常言:“京东、河北饥困,不宜导河。”诏罢之。谏官刘安世以吴处厚缴蔡确诗为谤讪,因力攻确。常上疏论以诗罪确,非所以厚风俗。安世并劾常,徙兵部尚书。辞不拜。出知邓州。徙成都,行次陕,暴卒,年六十四。 ‎ ‎ (选自《宋史·李常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 B. 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 C. 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 D. 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要将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 B. 谏院:朝廷设立舆论机关,可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提出意见,规谏朝政缺失。“正言”和“御史中丞”都是谏院所属的官员。‎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C. 刺字:文中指针对犯罪之人的刑罚,也称“墨刑”。在犯人皮肤上刺字,再涂以墨使字迹明显,之后根据罪行轻重可为兵卒,也可发配至边远地方。‎ D. 加官:在原有的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衔。加领的官职没有实际权力,只增加荣显,厚重身份,表示皇帝给予恩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常为人谦让,有君子之风。发运使杨佐向朝廷推荐李常,李常反而推荐好友刘琦。杨大为赞叹,将二人一起推荐。‎ B. 李常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他与王安石关系友好,却上书反对青苗法收息;即使王安石派人私下跟他表明自己的意思,他也不罢休。‎ C. 李常心系百姓,为民排忧解难。他捉盗贼,毁贼窝,保一方百姓平安;黄河决堤,他力主不要给京东、河北的饥困百姓摊派劳役。‎ D. 李常坚持正义,直言敢谏。修订役法时,他提出法无新旧,以方便百姓为好。刘安世诬陷蔡确,他上疏维护蔡确,因此被弹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或疑其少干局,虑不胜任。质于司马光。(5分)‎ ‎(2)谏官刘安世以吴处厚缴蔡确诗为谤讪,因力攻确。常上疏论以诗罪确,非所以厚风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韩仲止 ‎ 戴复古 ‎ 何以涧泉号?取其清又清。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 ‎ 杯举即时酒,诗留后世名。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 ‎【注】韩溉,字仲止,自号涧泉,南宋诗人。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从所寄对象的自号入手,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明韩仲止是一个清高绝俗的人。 ‎ B. ‎“孩视几公卿”意思是把公卿看得如同孩童一样,写出韩仲止不慕荣华的高士形象。‎ C. ‎ 颈联赞美韩仲止既要享受现世的生活乐趣、又要留给后世不朽声名的精神追求。 ‎ D. ‎“丘壑”即指自然,意思是说作者游于山林丘壑之间,自得其乐,突出了其隐者形象。‎ 15. 尾联是如何表达思想情感的?与前面内容有什么关联? (6 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是作者仰望明澈的一轮孤月时触动深远的思绪所发的“天问”之语。‎ (2) ‎《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描写出了作者弃官还乡时轻舟快水的舒畅心情。‎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1) ‎《赤壁赋》中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于是同苏轼“ ”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每小题3分)‎ ‎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的话语,揭示了创造“中国奇迹”的朴素哲理,(  )。只有拼与干,才能杀出筑梦圆梦的“血路”。位列世界500强的青岛海尔,曾在改革开放之的初一度濒临倒闭。1985,掌门人张瑞敏当众抡起大锤,砸烂76台劣质冰箱,拉开了管理革新、技术创新的帷幕;20年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使他又抡起改革大锤,试行“人单合一”,推动海尔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一大批中国优秀企业不甘弱后、不甘平庸,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杀出血路、     。‎ ‎ 只有拼与干,才能闯过筑梦圆梦的“险滩”。创业是披荆斩棘的开拓,创新是   的攻坚。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公关者,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被中国建设者标定了6个“世界之最”。神舟飞天,蛟龙潜海,“天眼”傲世……今日之成就,为开创未来铺就了前行之路,激励着人们时刻赓续勇立潮头、实干苦干。‎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掷地有声    浴火重生    绝处逢生   横空出世 B、 铿锵有力    东山再起    九死一生   脱颖而出 C、 掷地有声    浴火重生    九死一生   横空出世 D、 铿锵有力    东山再起    绝处逢生   脱颖而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得以宣示 B、宣示的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 C、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宣示了坚定的意志 D、宣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20年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他又抡起改革大锤,试行“人单合一”模式,推动海尔多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的进程。‎ B、20年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他又抡起改革大锤,试行“人单合一”,推动海尔多年连续蝉联白色家电全球第一品牌的进程。‎ C、20年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使他又抡起改革大锤,试行“人单合一”模式,推动海尔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D、20年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他又抡起改革大锤,试行“人单合一”模式,推动海尔多年蝉联白色家电全球第一品牌。‎ ‎20.在下列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按理说,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__①__ 。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__②__ ;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大摇大摆,我行我素。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路权是人人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对路权的争夺,__③__ ,而是要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道路资源共享,进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①‎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②‎ ③‎ ‎21. 请将下面这段文字压缩为一句话新闻。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 字。(5分)‎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圣火火种采火仪式现场设置在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革命旧址。2019年8月1日上午7时许,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烈士的曾孙女方铭璐身着白色长裙,在礼兵的护卫下缓步走向革命先烈雕塑并行注目礼,随后手握采火棒将其伸向银色的凹面镜。约10秒后,采火棒被成功点燃。‎ ‎  火炬传递启动仪式现场设置在以南昌起义为主题的八一广场。在1500多名军民的见证下,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执行委员会主任杨剑,用来自人民军队诞生地的火种,点燃了安放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前的圣火盆。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秘书长曼比·科伊塔点燃第一支火炬,江西省委书记刘奇从曼比·科伊塔手中接过火炬,交给第一棒火炬手彭勃。与此同时,2019只和平鸽腾空而起。沿着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8块军史主题浮雕,军运会火炬在广场内进行了20棒的传递。‎ 答:‎ 四、写作(60分)‎ ‎22. 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新高考改革在全国逐渐展开,引导每个高中生对自己做好生涯规划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常常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此,中西方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有较大的不同。‎ 中国从孔子时代起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保持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 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他们的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平等,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 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看法?结合上述材料,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8 页 共10页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