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镇江市语文中考试卷(ZH-05)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2分)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倫lǎn( )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岀抑扬倾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痛疾的文字。
(摘自鲁迅《藤野先生》)
2.默写。(8分)
①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②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 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国亭有怀》)
⑥ 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⑦ 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
⑧ 子曰:“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专寧里的一项是(2分) ( )
A. 我有充分的证据认为小王子来自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发现的,比一幢房子大不了多少。
B. 想到没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又不愿家业被祥子占有,得知多数祝寿礼金数目很小,刘四爷开始咒骂,并与虎妞吵起来。
C. 格列佛醒来发现自己被利立浦特人缚在草地上,后来,士兵们让他吃肉喝酒,他再次陷入昏睡,被抬上机器捆紧送往京城。
D. 将一轮带学生捡麦穂,在返回学校的途中被大河阻挡,桑桑跳入河中,游到对岸,请来了毛鸭的船,载着大家过了河。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写出一个四字成语。(1分)
那老看到兜率官,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来,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異、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官”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煼(chǎo,熏的意思)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 ”。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何题。(3分)
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声,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
①林冲为什么来庙里安身?(1分)
②简要概括划线句中“这条计”的内容。(2分)
4.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 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0.7克左右°②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③在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④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 844.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缺帯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
(1)第①处语意重复,应把 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把 删去。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5.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 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16日,法国消防部门宣布,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全部扑灭,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估阶段。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
(摘自201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自2019年4月16日圖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
材料三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
4
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摘自雨果《给巴特物的信〉)
(1)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怎样的反响?(2分)
(2)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
(3)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2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題。(共6分)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①
闲居昼掩摩,门柳荫蔬哇。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渓。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②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注】①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②萧洒:同“潇洒”。
6. 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1分)
7. 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3分)
8. 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 12题。(共13分)
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①鱼苗二千。比年②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③。伺之,见一獭④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许,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粪清数桶入池中,乃止。至冬则二年矣,举网捕之,余谓当得鱼数千斤,时有西乡人在旁曰:“广可得三百斤耳。”网之,果得三百斤。余问其故,曰:“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问鱼苗几何,余调一千八百石。西乡人日:“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担。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躯,冬长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无所损。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夂长矣。”
西乡人盖养鱼为生者,故知之甚悉。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若非西乡人言,獭亦寃哉。
(选自明•冯汝弼《佑山杂说》,有改动)
【注】①畜(xǔ):畜养。②比年:到了一年。③隈(wēi):山或水弯曲的地方。④獭(tǎ):水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头可一斤许( ) ②网之,果得三百斤( )
③问鱼苗几何( ) ④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
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2分)
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3分)
11 .“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1分)
12.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述西乡人的养鱼经验。(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共10分)
训练语感(节选)
4
叶圣陶
①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②夏丐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兩”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 “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③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④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
都像销融了那样地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⑤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⑥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改动)
13.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15.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加点的字回答问题。(5分)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
——萧红《呼兰河传》
(榆树怎么会“啸”呢? “冒烟”是怎么回事?)(2分)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院子里怎么会有“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共16分)
塑料花
路明
① 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中午大家回家,换白衬衫、白球鞋,每人带一束塑料花来,下午有外宾。
② 我们都欢呼起来。外宾的到来意味着停课。那几年,合资、独资企业一家一家入驻小镇。每年总有一两次,有重量级外宾来我们小学访问,我们穿上整齐的服装,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
③ 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样,我爸妈卧室里挂着一幅结婚照。我妈身披婚纱,捧一束白色马蹄莲。这束马蹄莲,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
④ 我抓起马蹄莲,有一支脱落了。我哇哇大叫,妈,花坏了。
⑤ 我妈皱眉说,要不,用胶带贴一下?
⑥ 我大声抗议。身为中队学习委员,两条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带一支伤兵一样的花去?
⑦ 我妈为难地说,那怎么办?
⑧ 办法肯定有。问题是,让我妈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去买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话。
⑨ 我妈灵机一动说,你去隔壁照相馆借借看,他们一定有。
⑩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国照相馆,很不幸,道具花已经被另一个小学生借走了。老板娘去仓库翻了半天,总算又找出一束来。我向老板娘行了个队礼,捧着花,喜笑颜开地去学校了。
4
⑪学校后边是一片农田,可以抄近路。我走在田痍上,风吹动我的头发。春天,油菜花盛开,望去一片金黄。我看见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嘛?
⑫咸菜瓶挥挥手,朝我走过来。她的左手攥着一把鲜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牵牛,有太阳花,还有几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斓的。她的右手提着几支油菜。咸菜瓶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
⑬她松开橡皮筋,把油菜插进花束,调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来。
⑭我说,老师不是讲要塑料花吗?
⑮咸菜瓶小声说,我家没塑料花……她结结巴巴地解释,全村只有两户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这两家都有小学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来代替了。
⑯我说,咸菜瓶,老师会骂你的。
⑰我的同学显然被吓到了。我不满地说,你这样做,是给我们的班级抹黑。
⑱咸菜瓶看看手里的花束,又看看我的,可怜兮兮地问,是不是……也差不多?
⑲差多了,我摇摇头,一点都不像。
⑳我不再理会咸菜瓶,自顾自走了。
㉑黄潇潇也没带塑料花。黄潇潇声称,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买的,拿出来容易弄脏。她大摇大摆地走到我们跟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
㉒我们乖乖照做了,黄潇潇一下子拥有了一束最大最好看的花。黄潇潇有资格这么做,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还是大队长、三条杠,级别比我还高。何况这一回,本来安排黄潇潇给外宾献红领巾的,临时换成高年级的两个女士。此刻,黄潇潇正憋着一肚子的火,谁还敢惹她?
㉓我们列队集合,咸某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开了班主任的眼睛。大家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外宾快到了。教音乐的小周老师走过来,指挥大家最后的练习。她用好听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举起花束,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喊口号。突然,小周老师快步走到咸菜瓶身边,严彩萍同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给老师看看。
㉔操场一下子安静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成菜瓶手上。咸菜瓶涨红了脸,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来。
㉕哇!小周老师叫起来,好美的花!
㉖小周老师高高举起花束,眯起眼睛,欣赏那含苞的牵牛、怒放的野菊和饱满的油菜。她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的笑容。这是老师今天看见的最漂亮的花了,她大声地问咸菜瓶,一会儿结束后,可以送给老师吗?可以吗?
㉗可以的,成菜瓶用力地点头。然后她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
(逸自2019年5月5日《丈汇报〉,有删改)
16.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故事情节。(2分)
班主任要求带塑料花→我借塑料花→严彩萍 →黄潇潇____________→小周老师赞美野花
17. 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句式特点赏析第㉑段划线的句子。(3分)
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周老师为什么说严彩萍的花“最漂亮”?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5分)
20.文末严彩葬“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请具体分析她此刻的复杂心情。(3分)
三、作文(共50分)
21.请以“难得这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