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学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学案.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逍遥游》学案(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逍遥游》学案(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庄子及》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庄子名、时期等相关情况;‎ 2. 了解《庄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 熟读、体会并学会运用《庄子》中的部分寓言故事;‎ 4. 熟读《逍遥游》;‎ 5. 理解、积累《逍遥游》中的重点字词及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语法知识;‎ 6. 理解《逍遥游》思想内容,会总结各段大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庄子名、时期等相关情况;‎ 2. 了解《逍遥游》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 熟读、体会并学会运用《庄子》中的部分寓言故事;‎ 一、 庄子、《庄子》、《逍遥游》简介 1. 庄子,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____________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_______”。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_________”,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2. ‎《庄子》又称___________,现存____篇。有内篇___篇,外篇____篇,杂篇____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散文最富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3. ‎《逍遥游》创作背景。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二、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 拈蝉者 7‎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犹掇(duō)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jué)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达生》‎ ‎【译文】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寓意】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井底之蛙 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jué)泥则没足灭跗(fū);还(“环”)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zhí)矣。于是逡(qūn)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秋水》‎ ‎【译文】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涸辙之鲋(fù)‎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 7‎ 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选自《庄子·外物》。‎ ‎【译文】庄周家贫,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监河候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忿然作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望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来,你是做什么的呢?’回答说:‘我,东海的波臣。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忿然作色说:‘我失去了我不能离开的水,困在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题旨】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后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矢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chù)然有恂(xún,担心的样子)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 ‎——《庄子·田子方》‎ ‎【译文】列御寇为道家师长伯昏无人表演射术。他拉满弓弦,在肘上放一杯水,然后发射。一箭接一箭,连中靶心,而杯不动,水不洒,姿势稳健,神色不变,好像木偶一般。伯昏无人看了,说:“你这里为射而射,还不是忘我之射。我试与你登高山,踩险石,临百丈深渊,你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登极踏险,转身背深渊,徐徐后步,直到脚底二分悬空,然后请列御寇上这儿来射箭。列御寇却吓得趴在地下,冷汗淋漓,不敢动弹。伯昏无人见他这样,笑道:“射术精深的人,上观青天,下测黄泉,纵横八极,神态自若。而你瞻前顾后,胆战心惊,自然很难射中目标了。” ‎ ‎【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理解《逍遥游》第1、2段:重点字词、内容大意。‎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 ‎(一)第一段原文:‎ 北冥有鱼,其( )名为( )鲲。鲲之( )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 )而飞,其翼若( )垂天( )之云。是鸟( )也,海运( )则( )将( )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怪者也。《谐》之言曰:‎ 7‎ ‎“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 )扶摇( )而上( )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 )以( )息( )相吹( )也。天之( )苍苍( ),其( )正色邪?其( )远而( )无所( )至极( )邪?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 )矣。且( )夫( )水之( )积也( )不厚( ),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覆( )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 )之舟。置( )杯焉( )则胶( ),水浅而( )舟大也。风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 )培( )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者,而后乃今将( )图( )南( )。蜩与学鸠笑( )之曰:“我决起( )而飞,抢( )榆枋,时( )则不至而( )控于地( )而已( )矣,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 )为( )?”适( )莽苍( )者,三餐( )而反( ),腹犹果( )然( );适百里者,宿( )舂粮;适千里者,三月( )聚粮。之( )二虫又何知( )!‎ ‎1、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体硕大无比的辊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是非逍遥的?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蜩、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 答:笑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提问:蜩与学鸠“枪榆伤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 ‎ 答:讲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段原文:‎ ‎ 小知( )不及( )大知,小年( )不及大年。奚以( )知其然( )也?朝菌不知晦( )朔(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 )南有冥灵者,以( )五百岁为( )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 )以( )久( )特闻( ),众人匹( )之,不亦( )悲( )乎!汤之问( )棘也,是( )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 )‎ 7‎ 数千里,未有知其修( )者( ),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 )云气,负( )青天,然后图南,且( )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 )且( )奚适( )也?我腾跃而( )上( ),不过( )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 )至( )也,而( )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 )也。‎ ‎8、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 答: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子。‎ ‎9、除去彭祖,本段还提到的两个人,作者想借此说明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三)第三段原文:‎ 故夫( )知( )效( )一官,行( )比( )一乡,德( )合( )一君,而( )征( )一国者,其自视( )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且( )举( )世誉( )之而( )不加( )劝( ),举世而非( )之而不加沮( ),定( )乎( )内外之分,辩( )乎荣辱之境,斯( )已( )矣。彼其( )于( )世( ),未数数( )然也。虽( )然( ),犹有未树( )也。夫列子御( )风而行,泠( )然善也,旬有( )五日而后反( )。彼于( )致( )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 )行,犹( )有所待( )者也。若( )夫( )乘( )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 ‎10、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哪种人能达到种境界?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 A、决起而飞 (快速的样子) B、腹犹果然 (充实之态,此处为食饱之状)‎ 适莽苍者 (往) 朝菌不知晦朔 (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 C、众人匹之 (对比,相比) D、未有知其修者 (长) ‎ ‎ 穷发之北 (指草木) 而征一国 (使……信任)‎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宇。‎ ‎ (1)旬有五日而后反( )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3)御六气之辩 ( )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 ‎3、对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 (1)之二虫又何知(2)汤之问棘也是已(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A•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7‎ ‎ C•1与2相同,3与4不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 4、下列句中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C、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奚以知其然也。‎ ‎ 5、指出下列各句中“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 ‎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燕雀安和鸿鹊之志哉 C•博闻强志 D•此其志不在小 ‎ 6、找出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 ) ‎ ‎ (1)海运则将徒于南冥(2)《齐谐》者,志怪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 (4)野马也,尘埃也 ‎ ‎(5)奚以知其然也 (6)众人匹之,不亦悲乎(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8)圣人无名 ‎ A•1、3、5、7 B•2、4、6、8 C•1、4、6、7、 D•3、5、7、8‎ ‎ 7•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 (1)彼且奚适也(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南冥者,天池也( )‎ ‎9•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 A•旬有五日而后反 B•夫列子御风而行 C•而征一国者 D•而御六气之辩 ‎10•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定乎内外之分 B•小年不及大年 C•犹有所待者也 D•辩乎荣辱之境 ‎11•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 ‎ A•奚以知其然也 B•彼且奚适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辩乎荣辱之境 ‎12•下面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 ‎ (1)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彼于致福者 ‎ A•(1)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过去一样 (2)列子对于求福的事 ‎ B•(1)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鸦一样 (2)列子对于求福的事 ‎ C•(1)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过去一样 (2)他们对于寻求幸福的事 ‎ D•(1)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鹤一样 (2)他们对于寻求幸福的事 ‎13•下面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 ‎ 虽然,犹有未树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A•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树立起威信 他这样做,即便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 B•虽然如此,他还有未能树立的 他这样做,即使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凭借呀 ‎ C•虽然如此,他还有未能树立的 他这样做,虽然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凭借呀 ‎ D•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树立起威信 他这样做,虽然免去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凭借呀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庄子认为:"知效一官,行比一岁,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着",就像那蜩、学鸠一样;"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御风而行"的列子,就像那乘大风南徒的大鹏一样•‎ B•大鹏能南徒天池。但无扶摇之风也不能高飞,宋荣子"犹有未树也。•列子也得乘风而行。大鹏、宋 荣子、列子都不是"逍遥游"。‎ C•如果顺着天地自然的正气,驾驭着"六气"以游于无穷的宇宙,他就没有什么依待的了。这样的人是至人、神人、圣人。庄子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当是圣人,"圣人"比"神人"、"至人"为高。‎ 7‎ 7‎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