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关汉卿
,
号一斋
,
老年又号已斋叟
,
大都
(
今北京
)
人
,
生活于
1210
左右
--1300
左右年间
,
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出世三个世纪,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
1956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他一生创作的杂剧多达六十余种,约占元人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他的散曲,今存小令五十多首,完整的散套十二篇。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
《
窦娥冤
》
。
《
窦娥冤
》──
元朝关汉卿
《
赵氏孤儿
》──
元朝纪君祥
《
精忠旗
》──
明朝冯梦龙
《
清忠谱
》──
清朝李玉
《
桃花扇
》──
清朝孔尚任
《
汉宫秋
》──
元朝马致远
《
琵琶记
》──
明朝高则诚
《
娇红记
》──
明朝孟称舜
《
长生殿
》──
清朝洪升
《
雷峰塔
》──
清朝方成培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
救风尘
》──
元朝关汉卿
《
西厢记
》──
元朝王实甫
《
看钱奴
》──
元朝郑延玉
《
中山狼
》──
明朝康海
《
墙头马上
》──
元朝白朴
《
李逵负荆
》──
元朝康进云
《
幽闺记
》──
元朝施君美
《
绿牡丹
》──
明朝吴炳
《
玉簪记
》──
明朝高濂
《
风筝误
》──
清朝李渔
中国古代十大喜剧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
三国演义
》
《
水浒传
》
《
好逑传
》
《
平山冷燕
》
《
玉娇梨
》
《
西厢记
》
《
琵琶记
》
《
花笺记
》
《
斩鬼记
》
《
三合剑
》
中国古代十大才子书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
《
越调
·
天净沙
·
秋思
》
。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元杂剧的发展, 以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杂剧中心在大都,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伟大的戏剧家
关汉卿(代表作
《
窦娥冤
》《
救风尘
》《
单刀会
》
)
,重要的杂剧作家还有
王实甫
(
代表作
《
西厢记
》)
、马致远
(
代表作
《
汉宫秋
》)
、白朴
(
代表作
《
墙头马上
》《
梧桐雨
》)
、杨显之
(
代表作
《
潇湘夜雨
》)
、康进之
(
代表作
《
李逵负荆
》)
、高文秀
(
代表作
《
双献功
》)
、纪君祥
(
代表作
《
赵氏孤儿
》)
、尚仲贤
(
代表作
《
柳毅传书
》)
等人。 前期杂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元杂剧的发展
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作家作品的数量比前期减少,这与南方人习惯于南曲而对北曲尚未适应不无关系。由于后期杂剧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日趋严重,在他们的创作中逐渐失去了前期作家那种战斗的锋芒,作品的质量也不如前期。后期杂剧比较重要的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人。郑光祖
(
代表作
《
倩女离魂
》)
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成就还是相当高的。总的看来,元代杂剧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以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
《
西厢记
》
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
《
窦娥冤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
,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
C
调
D
调等。
曲牌
,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
《
窦娥冤
》
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
【
正宫
】【
端正好
】
,表示这一折自
【
端正好
】
以下各曲均属
【
正宫
】
。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在内容上,杂剧的每一折均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包括宫调曲牌名称和曲词。剧本里唱词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
[
正宫
·
端正好
]
、
[
商调
·
集贤宾
],“
正宫”、“商调”是宫调名称
,“
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即曲子的名称。曲谱是固定的,戏曲家按谱填词即可。元杂剧规定一折戏只能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首尾一韵;还规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其他演员只有道白。男主角唱的叫末本,女主角唱的叫旦本。但也有变例,如
《
西厢记
》
第四本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流唱的情况。这说明元杂剧在发展中逐渐突破了它自身的局限。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白
又叫宾白,即剧中人物的台词、道白。因杂剧以唱为主,故把道白称为“宾”。元杂剧的宾白,除一般的独白、对白外,还有定场白、冲场白、背白和带白。定场白是角色第一次上场时作的自我介绍,一般用韵语。 如
《
窦娥冤
》
第一折里赛卢医第一次上场念:“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份之类。这是元杂剧的一种程式,可以看出话本说唱的影响。冲场白是角色再次上场的说白。背白是角色背着同台其他角色向观众的独白。带白是插在曲词中的道白。
科
又叫科范,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把盏科”。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
末、旦、净、杂
四类。
末
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
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
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杂
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
元杂剧的角色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
窦娥冤
》
--关汉卿
《
汉宫秋
》
--马致远
《
梧桐雨
》
--白朴
《
赵氏孤儿
》
--纪君祥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
拜月亭
》
--关汉卿
《
西厢记
》
--王实甫
《
墙头马上
》
--白朴
《
倩女离魂
》
--郑光祖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流行于元代的
南戏四大奇书
《
拜月亭
》
《
白兔记
》
《
荆钗记
》
《
杀狗记
》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
《
屈原列传
》
司马迁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译: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
淮南子
·
览冥训
》
的一则传说,应是最早的雏形:“庶女叫天,雷电下击,(齐)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有一个平民女子,因为冤屈而向上天呼告,天上的雷电击中了齐景公的台子,并击伤了齐景公的身体,海水也发生涨潮,涌出来。)春秋时期的这则传说有三个构成要素:庶女含冤
—
冤结叫天
—
上天感应谴告人间。
《
淮南子
》
未写成冤过程,只记述“天人感应”引出的灾异。
《
淮南子
》
高诱注,把原书所略的含冤情由补叙了出来,是由于小姑争夺财产继承权而杀死母亲诬告寡妇,妇不能自明,冤结叫天。
《
窦娥冤
》
的故事来源和演变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西汉刘向的
《
说苑
》
和
《
汉书
·
于定国传
》
也记叙了这个故事,但按统治者的胃口改造过一番。冤屈的起因,是“姑自经死”(婆婆自己上吊死了),小姑误以为是寡妇所杀而告状。“冤结叫天”被说成是孝感格天。寡妇的抗争精神没有了。寡妇也干脆改成了孝妇。从“齐之寡妇”变成“东海孝妇”。东晋干宝的
《
搜神记
》
强调了寡妇临刑立誓,颈血逆流,抗争精神与
《
淮南子
》
相通,而与
《
汉书
》
异趣。关汉卿的
《
感天动地窦娥冤
》
沿着民间传说的道路走。
由于元世祖采取了许多发展生产的措施,元朝初期的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只使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地主官僚得到好处。为了满足蒙古贵族过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元世祖还任用了一批管理财政的大臣,帮助他搜刮财富。这批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元王朝还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叫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叫南人,就是原来在南宋地区的各族人民。四个等级的人政治地位和待遇不同,汉人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
关汉卿 代表作
《
窦娥冤
》
马致远
代表作
《
汉宫秋
》
白朴 代表作
《
墙头马上
》 《
梧桐雨
》
郑光祖 代表作
《
倩女离魂
》)
元曲四大家
能力要求
识记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了解
:
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
理解
:
“天”的意象
分析
:
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
《
滚绣球
》
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
窦娥的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天”隐喻的是什么?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在这种现实中,窦娥又能怎么做?她所代表的是什么样的人?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
《
滚绣球
》
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