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 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 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 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 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 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 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 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 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 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 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 “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 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 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 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 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 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 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 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 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 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 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 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 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 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 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 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 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 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 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 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 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 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 家庭伦理意义; C 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 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 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 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 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 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C 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点, 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并没有提到“自 觉自愿”。 故选 C。 【点睛】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凡是这类词 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 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7 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 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 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 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 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 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 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 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 资安排 6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 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 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 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 5G 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 4.0”过渡的基 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 4.0”》,《参考消息》2020 年 6 月 6 日) 4. 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 202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 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 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 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 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 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 2008 年 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 2020 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 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6.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6. 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 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慎选择。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 而判断正误。 B 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原文“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 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 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提及 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 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A 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 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 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 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原文“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可 概括出“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原文“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 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 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可概括出“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原文“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 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可概括出“我国重点投资支 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 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 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 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 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 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 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 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 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 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 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 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 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 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 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 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 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 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 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 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 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 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 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 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 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 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 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 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 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 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 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8.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9.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 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 及其效果。 【答案】7. D 8.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 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9.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 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 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 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 析。 D 项,“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错误,过度解读主旨,应该是表现了他们想通过滑雪摆脱现实 生活的牵绊。 故选 D。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需要学生紧密结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形象、动作、语言等进行分析。对话 表现了尼克和乔治对滑雪运动的喜爱,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以及对对以后没有机会滑雪的颓丧。 “我们要去滑,没错”“我们一定得滑”“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写出了二人对将来能再次滑雪的渴盼, 表达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写出了二 人想到以后很有可能没机会滑雪事,内心的颓丧、郁闷、惘然。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需要学生紧密结合文本,从小说的情节构成、情节手法、人物 形象、读者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说 1、2、9、10、11 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了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12-35 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 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它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 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文章 结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在 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引人遐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 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 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 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 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 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 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 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 “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 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 鲜矣。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 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 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 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 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 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 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 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2)他的 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析】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 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 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 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 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 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 断到上句,排除 BC 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 到上句,排除 D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 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 含义作答。 B 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 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 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 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 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 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减粜,减价出售; 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者,救活的人。(2)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 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 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 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 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的 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 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 出人头地。”苏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 创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 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 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 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 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轼以七品官身份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帝,就赐给他银印红绶,升迁为 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 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 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佑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 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 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 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 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提举 玉局观,恢复朝奉郎的官职。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核政绩请求升迁。所以官职就停留在这里。 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师从父亲苏洵学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苏轼)曾经自己说:“写 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 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 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 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A 15.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 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 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 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 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 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 A“与外界不通 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 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 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 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 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 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 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 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 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制芰荷以为衣兮 (2). 集芙蓉以为裳 (3). 座中泣下谁最多 (4). 江州司马青衫湿 (5). 又恐琼楼玉宇 (6). 高处不胜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 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 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芰荷,芙蓉,裳,座,衫,琼楼。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 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又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了却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 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 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 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 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木家在篆刻 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 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 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 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 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 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 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 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 神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 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 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①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强调事物独一无二、 与众不同的品性。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这种门类的独特,而非“篆刻”技艺的精巧,所以第一空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应选用“十分独特”。 ②才思敏捷: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意思是很有才 华。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 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空应选用“才华横溢”。 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指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强 调流派风格的突出表现,所以第三空选用“异彩纷呈”。 ④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句中用于修 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重要性,所以第四空选用 “不可或缺”。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 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画横线的句子“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 味”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由于……使”,因为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首先排除选项 A;选项 B,句子简 化后是“技艺,增加了意味”,主语有问题,排除 B;选项 C 和 D 句式相同,此时需要考生只需甄别“承揽” 和“传承”哪一个更合适一些,“承揽”指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传承”侧重于传授和继 承,而句中更强调印章艺术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所以使用“传承”更合适一些,排除 C。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作答时,注意前后句子的关系,了解破折号常见的用法。破折号常见的作 用有: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 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 明。 选项 A“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 选项 B“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选项 C 属于转移话题; 选项 D 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故选 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 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 30 名 被试人员(平均年龄 66 岁)参与了研究,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 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 12 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 时进行的记记力测试显示,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答案】 (1). 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 (2). 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 (3). 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 提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 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 第①处空缺,上文有“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 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的引领,下文有“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改善的对象应 为“记忆力”;前文又有“即使进入老年阶段”的表述,所以填入此处的句子应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情况有 关,故此处可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第②处,结合上文“有 30 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 66 岁)参 与了研究”、下文“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分析可知,“这两组人”应指上文所说的“30 名被 试人员”,故此处可填写“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第③处,结合下文“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分析,“而”表转折,可推断内容上应和上文是相对的,也就是“有氧运动组的成绩”相对较好,故此处 可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2020 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 4 月 24 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 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 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 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 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案】2020 年 4 月 24 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举行。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 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 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 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0 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 4 月 24 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 件是:2020 年“中国航天日”于 4 月 24 日启动。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 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 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 不必压缩。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 70 个字。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 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 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 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 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齐桓公的方寸内心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有这次发言机会,我发言的内容是“人的磨练,不只在星辰大海,更在于内心方寸”。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更是之首,他是第一个霸主。但今天梳理他的功绩,似乎找不到一场淋漓痛 快的胜利。牧野之战、垓下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就过历史的巨人。但齐桓公,似乎找不到一 个“代表作”。 所以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九次会盟诸侯的功绩,靠的不是武 力。孔子还有一句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孔子大概要披着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披发左衽,这是当时中原人眼中“夷狄”的装扮,如此穿着,意味着华夏文明衰败了。 从孔子的话也能看出,齐桓公与管仲的尊王攘夷,功绩不在于刀光剑影、武功赫赫,而在于捍卫了文 明。孔子相距齐桓公与管仲,隔了一百多年,提起他们,着眼点却是发型与衣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 是文明的象征物,映照着华夏的延续。 虽然孔子把功绩归美于管仲,但显然的,这是齐桓公与管仲共同成就的霸业。而且在我看来,齐桓公 的故事更值得玩味。在关乎文明存续的重大历史进程里,起点或许就在于齐桓公的几次选择。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须知,管仲最早是作为齐桓公的对手出现的,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他还射了齐桓公一箭,让桓公险 些丧命。桓公继位后,对与他有生死之仇的管仲,他选择了原谅;不仅原谅,他还对管仲委以重任,管仲 在齐国的改革更张力度非常之大,对与他有生死之仇的管仲,他选择信任。 我常想,在这些关口,齐桓公如果小心眼一点、多疑一点,心理状态发生点变化,历史会不会改写? 孔子会不会就真的“披发左衽”了?华夏文明的进程,会由此产生什么走向? 推而广之,是不是多少崇高、显赫、荣耀,挫折、失败、堕落,其根源都在个人的闪念之间,在一次 内心纠结后的选择?大历史的画卷,点睛之笔与败笔,或许就在于些微点墨。 从历史记载看,春秋五霸里,齐桓公不算有特点的:晋文公颠沛流离,大器晚成;勾践卧薪尝胆,心 机尤深。倒是齐桓公,个人资质似乎平平无奇,也无甚出格举动,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信任管仲。但反过 来想,为了信任管仲,他需要克服多少猜忌、忐忑、惶恐?他管控自己的“情绪成本”,其意义未必小于 横刀跃马、顾盼自雄。 儒家经典《大学》从“正心”,一路推导到了“平天下”的高度,或许有它的道理。对于个体成功的 实现、人类文明的书写,那心里的细微波动,往往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人的磨练,不 只在星辰大海,更在于内心方寸。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 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 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 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命题方式:任务驱动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的主旨,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 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 立意。审题过程: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本次作文材料是叙事类,材料关涉三个历史 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考题创设了相关写作情景——班级读书会,规定了写作者身份和写作对象, 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哪个感受最深,文体应是发言稿。今年这个考题,所创设情境贴近 考生实际,作文材料考生熟悉,有话可说;要求明确,不易偏题。选择哪一个人物来写都是可以的,应具 体说出为什么对某一人物感触最深。比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不计前嫌、唯才是用,所以能成 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恪尽 职守、功勋卓著,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作文可以从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为出发点,分析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他们独特人格魅力和 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获得启发。 【立意】从齐桓公的角度: 成就大业,需有过人的胸襟; 只有不计前嫌,方能美美与共; 从鲍叔的角度: 朋友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互相信任; 为国家舍小家,无私; 为国立公,甘居人下; 从管仲的角度: 在其位,谋其政; 看重自我才华,绽放无限光采; 【素材】发现人才,而后重用之,能兴国安邦,造福一个朝代。周文王就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人,他发现 姜子牙有治国安邦之才,封姜子牙为专管军事的太师。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周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佐周武王一举打败了商朝,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姜子牙之所以成为齐 国的缔造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源于周文王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当然,周文王在成就姜子牙的同 时,也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帝业。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发现者 ,万不可忽视每一个有益的细节, 或许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能成就自己或成就他人,让一个“千里马”式的人物早日奔向成功的轨道。 稳坐中国电影界“头把交椅”的张艺谋不但引领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向国际舞台,而且他所培养出来的电影 演员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闪耀巨星。提到“谋女郎”章子怡,人们都知道她是叱咤影坛的著名演员,曾担 任《英雄》《我的父亲母亲》和《十面埋伏》的女主角。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面貌清纯、可爱,还有一双 会说话的明亮大眼睛,当她被导演张艺谋偶然发现后,便频频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银幕之上。黄金被埋 在土壤里,如果不被发掘,与土壤何异?章子怡自身潜藏着艺术能量,如果没有张艺谋的发现,这些能量 就失去了大放异彩的机会,还何谈叱咤影坛?因此,只有勇敢地向前跨一步,去展现自己,让那些炽热的 能量像火山一样喷发而出,才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结构】例文从反面着手,举了大量的史实来证明“齐桓公似乎找不到一个‘代表作’”,作者另辟蹊径, 指出齐桓公的功绩不在于武力征服,而在于捍卫了文明。且这是齐桓公与管仲共同成就的霸业,并且摆出 个人观点:齐桓公的故事更值得玩味:桓公继位后,对与他有生死之仇的管仲,他选择了原谅;不仅原谅, 他还对管仲委以重任,管仲在齐国的改革更张力度非常之大,对与他有生死之仇的管仲,他选择信任。而 这些选择的关口,更在齐桓公的“一念之间”,进而推出大历史的画卷,点睛之笔与败笔,或许就在于些 微点墨。最后以“人的磨练,不只在星辰大海,更在于内心方寸”收束全文。例文层层推进,结构严谨, 第一试卷网 Shijuan1.Com 提供下载 立意不俗。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 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 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 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 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 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 “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