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前知识专题13 图像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3 图象问题.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高考物理考前知识专题13 图像问题》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考物理考前知识专题13 图像问题》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13  图象问题 方法专题 网络构建 考题二 图象的综合应用 栏目索引 考题一 图象的识别 考题一 图象的识别 1. 会识图:理解图象的意义,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并列出公式 . 2. 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 . 3. 会用图:能结合物理公式和图象解决物理问题 . 知识精讲 解析 例 1   a 、 b 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 t = 0 时刻, b 车在 a 车前方 500 m 处,它们的 v - t 图象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 b 加速时,物体 a 的加速度等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 、 b 两车可以相遇两次 C. 在第 60 s 时,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 D. 在第 40 s 末, a 、 b 两车相距 900 m 图 1 √ 典例剖析 解析  由图可知, a 车加速度为 a 1 = 1.5 m/s 2 , b 车加速度为 a 2 = 2 m/s 2 , A 错误 ; 第 20 s 时, a 车位移为 x 1 = × 20 m = 500 m , b 车没动 x 2 = 0 m ,则 x 1 = x 0 , a 车追上 b 车;第 60 s 时, a 车位移为 x 1 ′ = x 1 + 40 × 40 m = 2 100 m , b 车位移为 x 2 ′ = = 1 600 m ,则 x 1 ′ = x 2 ′ + x 0 , b 车追上 a 车,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车相遇两次, B 正确, C 错误 ; 在第 40 s 末, a 车位移 x 1 ″ = x 1 + 40 × 20 m = 1 300 m , b 车位移 x 2 ″ = = 400 m ,则两车相距 Δ x = x 1 ″ - ( x 2 ″ + x 0 ) = 400 m ,则 D 错误 . 故选 B . 1. 一个质量为 1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但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 3 s. 若要使物体在 3 s 内运动产生的内能最大,则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应为 (    ) 解析 [ 变式 训练 ] 1 2 3 √ 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体在 3 s 内运动的位移最大时,产生的内能最大 . 物体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μmg = 2 N ,当 F = 5 N 时, a 1 = = 3 m/s 2 ,当 F = 3 N 时, a 2 = = 1 m/s 2 ,当 F = 1 N 时, a 3 = =- 1 m/s 2 . 根据四个图象的情况,作出对应的 v - t 图象如图所示,可知 B 图在 3 s 内的面积最大,即物体位移最大,故内能最大 . 故选 B . 1 2 3 2. 在 “ 蹦床 ” 娱乐活动中,从小朋友下落到离地面高 h 1 处开始计时,其动能 E k 与离地高度 h 的关系 如图 2 所 示 . 在 h 1 ~ h 2 阶段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 h 3 对应图象的最高点,小朋友的质量为 m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 B. 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 最 低 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小朋友处于 h = h 4 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 为 E p = mg ( h 2 - h 4 ) D. 小朋友从 h 1 下降到 h 5 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E pm = mgh 1 解析 √ 1 2 3 图 2 √ 解析  小朋友接触蹦床后,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故整个过程中小朋友 的机械能不守恒, A 错误; 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蹦床对小朋友的 弹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正确; 由题图知,小朋友在 h 2 处和 h 4 处动能相等,根据蹦床和小朋友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小朋友处于 h 4 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 E p = mg ( h 2 - h 4 ) , C 正确; 小朋友从 h 1 下降到 h 5 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E pm = mg ( h 1 - h 5 ) , D 错误 . 1 2 3 3. 如图 3 所 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 CD 、 EF ,导轨上放有一金属棒 MN . 现从 t = 0 时刻起,给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 I = kt ,其中 k 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 且接触良好 . 下列关于棒的速度 v 、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 的是 (    ) 解析 返回 1 2 3 图 3 √ √ 解析  从 t = 0 时刻起,金属棒通以 I = kt 的电流,由左手定则知,安培力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使其紧压导轨,导致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增大,加速度减小,因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 当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当安培力继续增大时, 滑动摩擦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加速度 增大的减速运动, v -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 返回 1 2 3 1. 物理图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物理量的大小、方向,而且图线的斜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也有特定的物理意义 . 在解题时要充分理解图象反映的信息,挖掘图象中隐含的条件 . 2. 通过分析图象,能够根据相应的物理知识来建立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以直接读出或求出某些待求的物理量,还可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或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 3. 掌握用物理图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物理图象的分析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 考题二 图象的综合应用 知识精讲 例 2   如图 4 甲 所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 h = 0.80 m 的平台上有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 m = 0.50 kg 、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相接触 ( 不粘连 ) , OA 段粗糙且长度等于弹簧原长,其余位置均无阻力作用 . 物块开始静止于 A 点,与 OA 段的动摩擦因数 μ = 0.50.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 F ,大小随位移 x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 物块向左运动 x = 0.40 m 到达 B 点,到达 B 点时速度为零,随即撤去外力 F ,物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从 M 点离开平台,落到地面上 N 点,取 g = 10 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典例剖析 √ 图 4 A. 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外力 F 做的功为 6.0 J B. 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6.0 J C. 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4.0 J D. MN 的水平距离为 1.6 m √ 解析 解析  根据 F - x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力 F 做的功,则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外力 F 做的功为 W F = × 0.2 J + 18 × 0.2 J = 6.0 J , A 正确 ; 物块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W f = μmgx = 1.0 J ,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最大弹性势能为 E p = W F - W f = 5.0 J , B 错误; 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 f 总 = 2 μmgx = 2.0 J , C 错误 ; 设物块离开 M 点时的速度为 v ,对整个过程由能量守恒得 : = W F - W f 总 ,解得 v = 4 m/s ,物块离开 M 点后做平抛运动,则有 h = , x = v t ,解得 x = 1.6 m , D 正确 . 4. 一摩托车在 t = 0 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 a - t 图象 如图 5 所 示,根据已知的信息,可知 (    ) A. 摩托车的最大动能 B. 摩托车在 30 s 末的速度大小 C. 在 0 ~ 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 D.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 运动 解析 4 5 √ [ 变式 训练 ] 图 5 6 解析  由图可知,在 0 ~ 10 s 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 10 ~ 30 s 做减速运动,故 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 v = 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最大动能, A 错误; 根据 a — t 图象与 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 3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 由于初速度为 0 ,则可求摩托车在 30 s 末的速度大小, B 正确; 在 10 ~ 30 s 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求出位移,也不知道摩托车的质量,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 C 错误 ; 根据 “ 面积 ” 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 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 D 错误 . 故选 B. 4 5 6 5. 如图 6 所 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关于原点 O 对称放置,下列能正确描述其位于 x 轴上的电场或电势分布随位置 x 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 解析 图 6 √ 4 5 6 解析  由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结合 “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 的原理,可知从左侧无穷远处向右,电势从零逐渐升高,正电荷 所在位置处最高,然后电势再减小, O 点处电势为零,故 O 点右侧电势为负, 同理到达负电荷时电势最小,且电势为负,从负电荷向右,电势开始升高, 直到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A 正确, B 错误 ; 根据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可知,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但 O 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 C 、 D 错误 . 4 5 6 6. 如图 7 所 示, abcd 为一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 cd 边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 2 l , 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线框在一垂直于 cd 边的水平恒定拉力 F 作用下 沿水平方向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 . cd 边刚进入磁场时记为 x = 0 ,线框开始匀速 运动 . 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时为正,则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 a 、 b 两端 的 电压 U ab 及导线框中的电流 i 随 cd 边的位置坐标 x 变化 的 图线可能是 (    ) 4 5 6 图 7 √ 解析 返回 返回 4 5 6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